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贸易与现代物流

国际贸易与现代物流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王力军,男,天津财经学院研究生。

国际贸易与现代物流王力军(天津财经学院,天津!""###)摘要:国际贸易与现代物流的发展是互动的,一方面国际贸易是国际物流生存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国际物流的科学化、合理化又是国际贸易发展的有利保障。

要加快我国物流的发展速度,必须实现现代物流与传媒经济的有效对接,进一步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快物流相关标准的制订工作,加快国际贸易与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与开发。

关键词:国际贸易;现代物流;传媒经济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世界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

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理念,被广泛地认为是企业降低物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而国际贸易与现代物流的发展是互动的,没有国际贸易的发展就没有现代物流的发展,没有高效和顺畅的物流也就没有国际贸易的高效益。

一、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关系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进出口总额由%’-+年的#"/0)亿美元增长至#""#年的/#"+亿美元。

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平均每年以%!0)1的速度增长,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从%’-+年的第!#位上升至#""#年的第$位,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国际贸易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要条件。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全球贸易一体化”和“物流无国界”的新趋势对现代物流提出迫切需求。

现代物流是在运输业实现集装箱化的革命性变革和集装箱多式联运有了长足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它要求把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结合起来,做到既安全可靠又快捷廉价,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

近年来,我国的交通运输条件和港口码头设施不断改善,运力不断增加,相关的运输服务配套行业(如货代、船代、仓储、物流中心、中转站等)不断发展,也给物流业创造了发展的必要条件。

国际贸易与现代物流是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

物流涉及领域很广,包括生产领域的物资管理、交通运输、流通领域的分拨配送和消费领域的服务等。

当今世界经济高速发展,发达国家均以“经济全球化”、“信息高速化”、“国际物流网络化”的战略构建新的世界经济结构。

国际贸易量的增速还要高于世界经济的增速。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物流得以不断完善和发展。

实践证明,国际物流作为国际贸易的工具和桥梁,必须最大限度地打破地域和国界限制,以求最大限度的降低国际物流成本。

一方面,国际贸易是国际物流生存的前提和基础,国际贸易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决定着国际物流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另一方面,国际物流的科学化、合理化又是国际贸易发展的有力保障。

物流对国际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在跨国公司的扩展上得以验证。

目前全球跨国公司约有)0$万家,其生产和贸易总值约占全球贸易量的$"1,它们伸向全球的触角就是现代物流业。

我国目前与物流相关的年总支出有%’2"""亿人民币,物流成本占345的比重为#"1*#$1,我国对外贸易的物流成本占集装箱交货价格的%$1*#$1。

现代物流业由于服务深度、流程长度、覆盖广度的不断增加,对提高产、供、销、运的整体经济效益、推动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现代物流的发展,为国际贸易带来三方面的优势,即降低国际贸易的总体成本、提高其核心业务上的竞争力、降低在贸易活动方面的投资。

国际贸易必将促使物流一体化。

随着物流向着规模化、网络化、专业化方向发展,特别是工业化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物流企业之间竞争也趋白热化。

物流企业必须向着规模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才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从而带来了物流的一体化。

物流专家们预言,在将来的6"年间,物流企业将朝着更大规模和更广泛的网络方向发展,欧洲物流市场+"1的份额将被#"家特大型的跨国物流企业所垄断。

二、我国国际贸易中发展现代物流的对策随着改革开放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国际物流业有了一定的基础,物流逐步被我国运输、仓贮以及生产、销售企业所认识,近年来引进部分外资,重点建立了几家中外合资的物流企业,社会对物流的认识逐步加深。

国际物流公司经营规模化、网络化,推动着我国朝着现代物流方向发展,特别是国外成功的物流经验得以借鉴,加快了我国物流发展的步伐,但物流业的综合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

面向#"世纪,我国国际物流业应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有关国际物流的基础建设、技术水平和现代化管理都应有很大的提高和发展,才能适应世界经济竞争发展的需要。

")实现现代物流与传媒经济的有效对接。

厂家、商家和传媒业一起关注物流,共同促进物流发展。

物流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上,开创一个良好的物流氛围,没有厂家、商家和传媒业的支持是不行的。

国外的经验表明,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协作,形成了物流产业,厂家、商家、传媒业的密切配合,是物流高速发展的必要条件。

正确把握现代物流概念,积极利用传媒效用宣传物流,实现现代物流与传媒经济的有效对接,才能创建新型物流操作平台。

现代信息技术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

物流技术是一门综合技术,是由运输、仓贮、装卸、配送、包装等技术综合而成,但又不是这些技术的简单叠加,而应是"*+,#。

除了这些硬技术外,还有物流管理的软技术。

物流管理在物流中占据重要地位,物流管理是将物流运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接口进行疏通,使得环节简单化、一体化,变成一个整体、一个系统。

人们又在传统的物流技术中融入了信息、通讯、模拟等技术,使得物流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技术。

如从基础应用层面的技术上讲,有互联网(-./01.0/)、地理信息系统(2-3)、全球卫星定位系统(243)、条码(561789:0)、射频技术(1;);在环境技术层面,有电子数据交换(1:-);在作业管理技术层面,有准时制技术(<-/)、分类管理技术(658);在销售管理技术层面,有销售时点信息系统(493)、有效客户信息反馈(081)、自动连续补货技术(6804)、快速响应(=1)等。

其中信息和通讯技术与物流紧密关联,如果没有现代信息网络作为依托,现代物流就难以实现,物流效益就无从谈起。

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绝不是形式上的赶时髦。

加大现代物流宣传力度,摆脱传统思维定式,正确认识现代物流是建设现代物流的前提。

企业管理者和有关部门应从自身和国家利益的角度认识尽快引进现代物流管理和规范物流市场的紧迫性,认清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使现代物流深入人心。

特别是广大工商企业要明确树立物流市场主体意识,领会现代物流所体现的系统观念和市场观念,既要更新“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传统观念,又要结合企业实际,探索创新物流重组的适宜形式,以适应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实现物流一体化。

#)进一步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国际贸易的发展平台是物流,只有物流渠道的畅通才能保证国际贸易的顺畅,而“高质量管理十优质服务十高效、快速、安全”是物流业赖以生存的基石。

物流企业要树立为用户服务的思想,用优质的服务质量占领物流市场,不断探索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和企业的组织形式,经营机制的变革是物流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用户的需要就是我们的职责,用户的困难更需要我们去帮助。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物流企业一定要克服“官商”作风,通过服务创新赢得市场,不断改善服务质量和提高管理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真正发挥物流作为国际贸易的工具和桥梁的作用。

!)加快物流相关标准的制订工作。

物流离不开标准化工作,物流与信息和通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应尽快制订物流信息代码、报文格式标准,着手准备制订与物流相关的设备、设施的标准,由交通部或其他有关部委牵头,制订物流标准体系表。

生产厂家、大型销售企业和物流企业联手各方支援,按体系表的要求开始制订物流标准,让物流发展的初期就进入标准化轨道。

做好物流技术的开发工作,以物流带动相关产品的发展,以物流产品形成新的产业带。

在制定相关标准的同时要注意与国际贸易有关标准的连接,如条形码的使用、运输标志的制定等。

>)加快国际贸易与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

从国外现代物流发展经验来看,企业要求国际贸易与物流管理人员应当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

国外国际贸易与物流人才培养机构非常发达,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国际贸易与物流产业教育培训系统。

我们应借鉴国外经验,建立起适合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

其中职业教育是其重要的培训形式。

参考文献:?"@王铁宁)对现代物流本质性的几点思考?<@)物流科技,#$$>,(%)) ?#@孙采)中国物流产业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对策?<@)财贸经济,#$$!,("))?!@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A@)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B"’’C) ?>@高飞)关于产业聚集的地理学思考?<@)经济地理,#$$#B(!))(责任编辑、校对:封俊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