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传统年画赏析

中国传统年画赏析

中国传统年画赏析
年画作为我国文化艺术的精髓,很早就有学者在研究。

以下是分享给大家的中国传统年画赏析,一起来看看吧!中国传统年画赏析1《神鹰捉妖》此画左右对称,图中分别表现神鹰捉住幻化成美女及书生之妖狐和黄鼠狼精怪。

旧时民间传说狐狸、黄鼠狼能附人体,使人精神失常。

而鹰可以捉食狐狸与黄鼠狼。

此画贴于后门或后吊窗旁,以使作祟的妖孽便不敢入内,具有神符性质。

2《镇宅神虎》图中猛虎守在聚宝盆旁,有守财聚宝之意。

虎是兽中王,民间常用老虎“镇宅避邪,消灾降福,祈求全家平安幸福。

图中猛虎守在聚宝盆旁,有守财聚宝之意。

3 《狮头衔剑》“狮头衔剑又叫狮咬剑、八卦剑狮,是闽南及台湾地区民宅常见的辟邪制煞的符镇物。

画中狮头红眉圆目,五彩鬣毛飞张,双目圆瞪,赤口锯牙,口衔七星剑,额间印有八卦,十分威猛此画为漳州年画代表作,多贴于大门门额或船舱门之上,人们希冀以此辟邪保平安。

4《立斧门神》图中立斧门神手持斧头,腰配利剑,肩背令旗,如戏出人物模样,虽横眉立目,也憨气可人,人物或为神荼、郁垒。

传说上古时,神荼郁垒俩兄弟住在度朔山上,每天早上,他们在
一棵桃树下检阅百鬼。

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

后来,人们在桃木板上画神荼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作为门神,用来驱鬼避邪。

该门神属于清代作品,此时国泰民安,武将门神的冷厉凶悍面貌向温和慈祥转变,其功能也由镇鬼驱邪向祈福纳祥转变。

一手持兵器,一手持金元宝,有了财神的寓意,这对武将门神呈现出人性化趋向。

年画下角两童子是和合二仙,被称为中国喜神。

如果说这幅《立斧门神》有一些喜感,那么下面这幅算是正经门神图。

如上图右为秦琼,左为尉迟恭。

相传唐太宗夜间听到宫门外有鬼魅嚎叫,便命秦琼和尉迟恭把守,果得安宁。

太宗怜二将辛苦,遂命画工绘二人像悬于宫门镇邪。

后世沿袭,二将遂成门神。

图中二将的坐骑为狻猊,传说是龙的九子之一,形似狮子,喜烟火,能食虎豹,可避猛兽恶鬼。

5 《一人一性,百鸟百音》此图为俄罗斯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收藏的一幅木版年画《一人一性,百鸟百音》,传达着对大千世界的包容心态,反映了普通中国民众对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追求。

年画介绍年画的种类约可分为版画、刻纸、纸绘、胶印、塑印等几种。

版画是以木刻、石刻等拓印线条图案,再按图上色而成。

多数的年画都是以此类为主,有代表性的该类年画是以天津的杨柳青、山东潍县的杨家埠、河南的朱仙镇、苏州的桃花坞及广东的佛山镇最为著名。

其特色因地而异,但是它们的用色活泼大胆、含意吉祥却是一致的。

刻纸是用刻刀在纸上雕镂图案,画面的设计极具巧思。

雕工细腻处,可以传达出极生动的姿态。

纸绘的年画内容以神像为主。

神荼、郁垒、钟馗、财神、天官赐福等,都是很受欢迎的题材。

在中国每经过年时多数地方都有张贴吉祥的年画、门神以及对联的习俗,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

并因一年更换,或张贴后可供一年欣赏之用,故称“年画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在我国是一种古老民间艺术。

它的起源另一说法是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据《山海经》载称: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时,梦里常听到鬼哭神嚎之声,以至夜不成眠。

这时,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自告奋勇,全身披挂地站立宫门两侧,结果宫中果然平安无事。

李世民认为两位大将太辛苦了,心中过意不去,遂命画工将他俩人的威武形象绘之在宫门上,称为“门神。

东汉蔡邕《独断》记载,汉代民间已有门上贴“神荼、“郁垒神像,到宋代演变为木板年画。

后来,民间争相仿效,几经演变,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便是现在的年画了。

中国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版《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图》。

猜你喜欢:1.中国传统年画欣赏2.中国传统年画艺术鉴赏3.中国传统年画欣赏组图4.中国传统年画的寓意5.中国年画作品欣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