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DB12390-2008轻型电动三轮自行车安全通用技术条件

DB12390-2008轻型电动三轮自行车安全通用技术条件

DB12390-2008轻型电动三轮自行车安全通用技术条件ICS 43.19><>50Y14天津市地方标准DB12DB12/390—2008轻型电动三轮自行车安全通用技术条件Light electric tricycle for delivery use―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2008-10-20发布 2009-01-01实施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2/390-2008I前言本标准的第4章、第<>5章的<>5.1.1、<>5.1.3、<>5.1.4、<>5.2.1、<>5.2.2、<>5.2.3、<>5.2.4、<>5.2.<>5、<>5.2.6、<>5.2.7、<>5.2.8.2、<>5.2.9、<>5.2.10、<>5.2.11、<>5.2.12.1、<>5.2.12.3、<>5.2.12.4、<>5.2.12.<>5、<>5.<>5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市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技术研究院、国家自行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天津大安电动车有限公司、天津市飞鸽电动三轮车制造有限公司、天津市中天机电产品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关新、马国富、张云龙、赵贵森、魏强、刘春风DB12/390-20081轻型电动三轮自行车安全通用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轻型电动三轮自行车的定义、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载重量不超过1<>50kg,其作用主要用于代步或家用载物的轻型电动三轮自行车。

本标准不适用于残疾人轻型电动三轮自行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要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56<>5-200<>5 自行车安全要求GB/T 3<>566-1993 自行车装配要求QB/T 1716-1993 自行车链条QB 1881-1993 自行车前叉QB 2191-199<>5 自行车反射器3 定义3.1 轻型电动三轮自行车 Light e lectric tricycle以蓄电池为辅助能源,具有一个方向轮和两个驱动轮,能实现人力骑行和电动骑行的特种三轮车,其作用主要用于代步或家用载物,载重量不超过1<>50kg。

4 基本参数基本参数见表1表1 基本参数项目单位数值后轮径 mm ≤<>510前后轮轴距 mm ≤1700车厢尺寸(长度×宽度) mm ≤12<>50×900脚蹬离地高度 mm ≥70载重量(包括骑行者重量) kg ≤1<>50<>5 要求<>5.1 整车主要技术性能要求DB12/390-20082<>5.1.1 最高车速轻型电动三轮自行车的最高车速应不大于18km/h。

<>5.1.2 续行里程轻型电动三轮自行车一次充电后的续行里程应不小于2<>5km。

<>5.1.3 电动机功率轻型电动三轮自行车的电动机额定连续输出功率应不大于<>500W。

<>5.1.4 脚踏行驶能力轻型电动三轮自行车必须具有脚踏骑行功能,曲柄长度应不小于127mm。

<>5.2 整车安全要求<>5.2.1 制动性能轻型电动三轮自行车以最高车速电动骑行时(18km/h),其干态制动距离应不大于4m。

<>5.2.2 前叉吸收能量对前叉加力至挠度为6<>5mm时,应能吸收能量≥60J,且各部位不得出现裂纹、折断等现象。

<>5.2.3 车把<>5.2.3.1 把立管按GB 3<>56<>5-200<>5中6.2的规定。

<>5.2.3.2 把立管力矩按GB 3<>56<>5-200<>5中6.<>5的规定。

<>5.2.3.3 把立管弯曲按GB 3<>56<>5-200<>5中6.<>5的规定。

<>5.2.3.4 把横管和把立管的力矩按GB 3<>56<>5-200<>5中6.<>5的规定。

<>5.2.3.<>5 把立管和前叉立管的力矩按GB 3<>56<>5-200<>5中6.<>5的规定。

<>5.2.4 车轮<>5.2.4.1 防脱落装置车轮应装有防脱装置,如止退垫圈、止退锁母等。

<>5.2.<>5 足趾间隙按GB 3<>56<>5-200<>5中11.2.2的规定。

<>5.2.6 鞍座<>5.2.6.1 鞍管按GB 3<>56<>5-200<>5中12.2的规定。

<>5.2.6.2 鞍座调节夹紧强度按GB 3<>56<>5-200<>5中12.3,12.4的规定。

DB12/390-20083<>5.2.7 反射器和鸣号装置轻型电动三轮自行车应装有前灯或前反射器、后反射器、侧反射器,还应装有鸣号装置。

反射器反射镜面积应符合QB 2191-199<>5中<>5.1.4的规定,反射器耐冲击试验应符合QB 2191-199<>5中<>5.<>5.2的规定。

<>5.2.8 链条<>5.2.8.1作动力传递用的链条,在链轮和飞轮上运转应灵活。

<>5.2.8.2链条的拉断力应不小于8000N。

<>5.2.9 最小回转半径轻型电动三轮自行车应在回转半径2.<>5m的范围内顺利回转。

<>5.2.10 倾斜稳定性轻型电动三轮自行车前后(纵向)或左右(侧向)倾斜20时应能保持稳定。

<>5.2.11 整车静载荷整车在2倍额定载荷情况下,保持静压16h,车体任何部位不得产生开焊和影响使用的变形。

<>5.2.12 电器部件<>5.2.12.1 绝缘性能轻型电动三轮自行车应对其电器系统采取防雨措施。

系统的所有接线均不应裸露。

轻型电动三轮自行车的车体和电器部件的外壳均不应带电,其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2MΩ。

<>5.2.12.2 蓄电池密封性轻型电动三轮自行车的蓄电池应有良好的密封性。

在正常安装位置条件下,充放电时不应有渗漏现象。

<>5.2.12.3 蓄电池的标称电压蓄电池的标称电压应不大于48V。

<>5.2.12.4 制动断电装置轻型电动三轮自行车应装有制动断电装置,在制动时应能自动切断电源。

<>5.2.12.<>5 欠压、过流保护功能轻型电动三轮自行车的控制器应具有欠压、过流保护功能和短路保险装置。

在电动骑行时,调速应稳定、可靠。

<>5.3 整车装配要求<>5.3.1 总体要求a)轻型电动三轮自行车应按其型号要求组装,不得有错装和漏装;b)轻型电动三轮自行车各紧固件应紧固到位,各转动部件应运转灵活;c)各对称部件应与车体中心面左、右对称,不得有明显的偏斜;DB12/390-20084d)制动系统应装配正确,操纵灵活;e)轻型电动三轮自行车的不动件不允许与运动部件相碰擦。

<>5.3.2 轮辋径向、端面圆跳动量按GB/T 3<>566-1993中13.1的规定。

<>5.4 整车外观要求a)轻型电动三轮自行车各外露零、部件的表面应清洁、无污渍、锈蚀;b)商标、贴花应完整、清晰、位置应正确;c)轻型电动三轮自行车各塑料件的表面应色泽均匀,无明显的飞边、划伤、裂纹和凹陷。

<>5.<>5 说明书每辆轻型电动三轮自行车必须附有说明书,至少应有下列内容:a) 包含附录A的内容;b) 使用前的准备:怎样调整鞍座及车把的高度,以适合骑行者的身材,对鞍座和把立管的警告标记应予以说明;c) 对把横管、把立管、鞍座、鞍管和车轮的紧固件应推荐旋紧力矩;d) 润滑—润滑部位、润滑周期及推荐润滑用油;e) 正确的链条张紧度和调整方法;f) 车闸的调整和闸皮调换的建议;9) 车身长度:长×宽;h) 额定载重量;i) 三包规定。

<>5.6 标记每辆三轮车上应明显耐久地标上生产厂名称或商标。

6 试验方法6.1 整车主要技术性能试验6.1.1 最高车速试验6.1.1.1 试验条件a)骑行者质量(重量):7<>5kg,载重量7<>5kg;b)试验环境:温度为-<>5C~30C;风速不大于3m/s;试验时应避免雨雪天气;c)试验路面:平坦的沥清或混凝土路面。

6.1.1.2 试验步骤a)在试验跑道上设置100m的测试区间,两端应有足够长的辅助骑行区;b)轻型电动三轮自行车在电动骑行到测试区间之前,应完成全部加速过程,达到其最高车速,并以此速度通过测试区间;c)用秒表测定轻型电动三轮自行车往返通过测试区间的时间;DB12/390-2008<>5d)按下列公式计算最高车速:V=720/t式中:V——最高车速,km/h;t——往返通过测试区间的时间,s。

e)该项试验应连续往返电动骑行两次,取其试验结果的平均值。

6.1.2 续行里程试验6.1.2.1 试验条件续行里程的试验条件见6.1.1.1条。

当试验结果发生争议时,可在环境温度为(2<>5±<>5)C条件下,进行仲裁试验。

6.1.2.2 试验步骤按本公司的说明书对蓄电池充足电,以最高车速电动骑行到欠压保护装置做出反应为止,记录其骑行里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