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泄漏与扩散925
•
•
•
•
•
A-------小孔面积
•
T-------初始温度
•
Cp------液体的热容
•
ΔHv------液体的蒸发热
•
vfg-----液体的比容,m3/kg.
• 在闪蒸蒸气喷射时会形成一些小液滴,这些
小液滴很容易就被风带走,离开泄漏发生
第五节液体蒸发
• 饱和蒸气压高的液体蒸发较快,蒸发速率更一般
第六节扩散方式及影响因素
•
1.扩散方式
• 物质泄漏后,会以
烟羽(如图3-7所
示)或烟团(如图
3~8所示)两种方
式在空气中传播、 扩散。泄漏物质的
最大浓度是在释放
发生处(可能不在 地面上),由于有
毒物质与空气的湍
流混合和扩散,其
•
2.影响因素
• 影响有毒物质在大气中扩散的因素有以 下几个方面。
• (1)风速。随着风速的增加,图中的烟 羽会又长又窄,物质向下风向输送的速度变 快了,但是被大量空气稀释的速度也加快 了。
第三章 泄漏与扩散
本章学习目标
• 1.了解化工企业中的常见泄漏源。 • 2.熟悉液体、气体和蒸气泄漏的泄漏速率计
算方法。 • 3.掌握液体闪蒸率及两相泄漏速率的计算方
法。 • 4.掌握液体蒸发(沸腾)速率的计算方法。 • 5.熟悉扩散模式及扩散影响因素。 • 6.熟悉高斯模型及扩散系数的计算方法。 • 7.了解重气云扩散的计算方法。 • 8.了解释放动量和浮力对扩散行为的影响。
• 对于中性稳定度,地面上方的空气暖和,风 速增加,减少了输入的太阳能或日光照射的 影响,空气的温度差不影响大气的机械湍 流。对于稳定的大气情况,太阳加热地面的 速度没有地面的冷却速度快,因此地面附近 的温度比高处空气的温度低,这种情况是稳 定的,因为较高密度的空气位于较低密度空 气的下面,浮力的影响抑制了机械湍流。
第一节 常见的泄漏源
• 泄漏机理可分为大面积泄漏和小孔泄漏。
•
大面积泄漏是指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
物料泄漏出来,储罐的超压爆炸就属于大面
积泄漏。
•
小孔泄漏是指物料通过小孔以非常慢
的速率持续泄漏,上游的条件并不因此而立
即受到影响,故通常假设上游压力不变。
• 如图3-1所示 为化工厂中常 见的小孔泄漏 的情况。对于 这些泄漏,物 质从储罐和管 道上的孔洞和 裂纹以及法 兰、阀门和泵 体的裂缝或严 重破坏、断裂 的管道中泄漏 出来。
• 对于自由扩散泄漏,假设可以忽略潜能的变化, 没有轴功,则质量流量的表达式为:
•
Qm C0 Ap0
2M RgT0
1
(
p )2/ p0
(
p p0
)(
1) /
• p0——容器内介质压力(绝压),Pa; • p——环境压力(下游压力),Pa;
• γ——气体的绝热指数(热容比)
3-23
泄漏后密度发生变化 可压缩流体
• •
qs
ks (Tg T )
(ast )1/ 2
3-70
• 式中qs——来自地面的热通量,W/II12;
•
ks——土壤的热导率,W/(m.k);•Βιβλιοθήκη Tg------土壤温度,K;
•
T-------液池温度,K;
•
as——土壤的热扩散率,1112/s;
•
t--------溢出后的时间,s。
• 假设所有的热量都用于液体的沸腾,则沸 腾速率的计算如下:
考虑到因惯性引起的截面收缩及摩擦引起的速度减小,引入孔流系数C0。 C0=实际流量/理论流量
C0约为1
薄壁小孔C0约0.61
厚壁小孔或孔外伸有一段短 管C0约0.81
通常情况下C0难以求取,为保持足够的安全余量,可取1.
•
流出系数Co为:
• ①对于锋利的小孔和雷诺数大于30 000, Co近似取0.61;
• 各种气体的热容比y的值在表3-3中给出。
• 例3-2 装有氮气的储罐上有一个2.54 mm 的小孔,储罐内的压力为1 378 kPa,温 度为26.7℃,计算通过该孔的液体质量流 量。
• 二、通过管道泄漏
• 气体经管道流动的模型有绝热法和等湿法。 绝热情形适用于气体快速流经绝热管道,等 温法适用于气体以恒定不变的温度流经非绝 热管道,真实气体流动介于绝热和等温之 间。
• 的表达式Qm如下M:KAR( pgTsaLt p)
3-65
• 式中 psat——液体温度下纯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Pa
•
p-位于液体上方静止空气中的蒸气分压,
Pa
•
Qm——蒸发速率,kg/s;
•
M一易挥发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
K-面积A的传质系数,m/S;
•
对大多数惰况,psat 》p,式(3-65)可简化
(2)大气稳定度。大气稳定度与空气的垂直 混合有关。白天,空气温速下降,促使了
• 空气的垂直运动;夜 晚,空气温度随高度 的增加下
• 降不多,导致较少的 垂直运动。白天和夜 晚的温度变化如图3-9 所示,有时也会发生 相反的现象。相反情 况下,温度随着高度 的增加而增加,导致 最低限度的垂直运
• 大气稳定度划分三种稳定类型:不稳 定、中性和稳定。对于不稳定的大气情 况,太阳对地面的加热要比热量散失得 快,因此,地面附近的空气温度比高处的 空气温度高,这在上午的早些时候可能会 被观测到,这导致了大气不稳定,因为较 低密度的空气位于较高密度空气的下面, 这种浮力的影响增强了大气的机械湍流。 对于中性稳定度,地面上方的空气暖和, 风速增加,减少了输入的太阳能或日光照 射的影响,
(势能变化忽略) 定义孔流系数:
令
• 对于许多安全性研究,都需要通过小孔流出蒸气 的最大流量。引起最大流速的压力比为:
pckoked ( 2 ) /( 1)
•
p0
1
3-24
• 塞压pchoked是导致孔洞或管道流动流量最大 的下游最大压力。当下游压为小于pchoked 时,①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在洞口处流体的 流速是声速;②通过降低下游压力,不能进 一步增加其流速及质量流量。这种类型的流 动称为塞流、临界流或声速流。
• •
Qm
qs A H y
3-71
• 式中Qm——质量沸腾速率,kg/s;
•
qg-——地面向液池的热量传递,由式(3-
70)确定
•
A———液池面积,m2;
•
ΔHv————液池中液体的汽化热,J/kg。
无锡海力士气体泄漏
• 1984年,印度博帕尔市(Bhopal)美国联合 碳化物(Union Carbide)属下的农药厂发生 了严重的毒气泄漏事故,一夜之间有40多 吨异氰酸甲酯溢出,造成20000多人丧 生,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生的最惨重的 化学工业事故。
• (3)地面条件。地面条 件影响地表的机械混 合和随高度而变化的 风速,树木和建筑物 的存在加强了这种混 合,而湖泊和敞开的 区域,则减弱了这种 混合,
•
图3-10地面情况
对垂直风速梯度的影
响
• (4)泄漏位置高度。泄 漏位置高度对地面浓 度的影响很大,随着 释放高度的增加,地 面浓度降低,这是因 为烟羽需要垂直扩散 更长的距离,如图3-11 所示。
漏或扩散出去时转化为动能,随着气体或蒸
气经孔流出,其密度、压力和温度发生变
化。
• 气体和蒸气的泄漏,可分为滞流和自由 扩散泄漏。
• 对滞流泄漏,气体通过孔流出,摩擦损 失很大,很少一部分来自气体压力的内能会 转化为动能,
• 对自由扩散泄漏,大多数压力能转化为 动能,过程通常假设为等熵。滞流泄漏的源 模型,需要有关孔洞物理结构的详细信息, 在这里不予考虑,自由扩散泄漏源模型仅仅 需要孔洞直径。
第四节液体闪蒸
• 闪蒸就是高压的饱和液体进入比较低压 的容器中后由于压力的突然降低使这些饱和 液体变成一部分的容器压力下的饱和蒸气和 饱和液。
• 存储温度高于其通常沸点温度的受压液 体,由于闪蒸会存在很多问题,如果储罐、 管道或其他盛装设备出现孔洞,部分液体会 闪蒸为蒸气,有时会发生爆炸。
• 如果泄漏的流程长度大于10 cm(通过 管道或厚壁容器),那么就能达到平衡闪蒸 条件,且流动是塞流,可假设塞压与闪蒸液 体的饱和蒸气压相等,结果仅适用于储存在 高于其饱和蒸气压环境下的液体,在此假设 下,质量流量由下式给出:
Qm AC0 2Pg
3.17105 0.61 2879.41 6.9105
674kg / s
二、通过储罐上的孔洞泄漏
•
小孔(面积为A)在液面以下hL处形成,储
罐中的表压为pg,外界表压为0,
• 且储罐中液体流速为0,则瞬时质量流量
Qm。为:
Qm uA AC0
2(
pg
ghL )
忽略阻力项 通过孔流系数C0修正
• 请估算流出来的苯的总质量。苯的比重为0.8794。
例3-1
• 解:下午1点观察到的压力降低是管道上出现
小孔的象征。假设小孔在下午1点到2:30之间,
即90分钟内,一直存在。小孔的面积为
A d 2 3.14 6.35103 2 3.17 105
4
4
苯的密度为: 0.87941000 879.4
• Qm AC0 2f ( p psat )
3-62
• 式中A----释放面积,m2;
•
Co-----流出系数,无量纲;
•
Pf-----液体密度,kg/m3;
•
p-储罐内压力,Pa;
•
psat——闪蒸液体处于周围温度情况下的饱
和蒸气压,Pa。
• 对储存在其饱和蒸气压下的液体,p一 psat,式( 3-62)将不再有效。考虑初始静止的 液体加速通过孔洞,假设动能占支配地位, 忽略潜能的影响,那么质量流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