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5小题)1.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A.花香四溢﹣﹣分子不断运动B.一滴水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C.氢气燃烧﹣﹣分子发生变化D.汽油挥发﹣﹣分子体积变大2.下列对原子、分子、离子的认识,错误的是()A.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B.相同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C.在原子中,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3.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式。

下列是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八月桂花飘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干冰升华﹣﹣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D.硫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更剧烈﹣﹣在氧气中硫接触到的氧分子更多4.小明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在T形三通管的粗玻璃管里,固定一根湿润的酚酞纱布条,将浓氨水滴入T形三通管的细弯管处,然后用橡皮帽封闭管口。

一会儿,就观察到ba段纱布条变成红色。

以下有关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图2比图1的实验更环保、更节约B.图2中bc段纱布始终不会变红C.图1和图2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D.若将图2中装有浓氨水的细弯管处浸入冰水中,纱布变红的时间会变长5.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则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B.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同种元素可以组成纯净物,则不同种元素只可以组成混合物C.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则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一定不同D.分子、原子不显电性,由他们构成的物质也不显电性,而离子带电,则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显电性的6.物质都是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B.带正电的离子是阳离子C.只有分子能构成物质D.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属于同种元素7.有一种铀原子核内有92个质子、143个中子,则该铀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A.235B.143C.92D.518.镆(Mc)是115号元素,该元素名称与2017年5月9日正式发布,镆有多种同位素原子,如Mc﹣288和Mc﹣287等,下列关于镆的说法正确的是()A.Mc﹣288中含有115个中子B.Mc﹣288和Mc﹣287最大的不同是质子数不同C.Mc﹣287中含有115个电子D.镆原子如果失去1个电子则可以变成另一种元素9.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水B.河水C.二氧化锰D.氯酸钾10.菠菜、红萝卜富含铁,这里的“铁”指的是()A.分子B.原子C.元素D.离子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Si B.O C.Cl D.Al12.某同学认为“O2”表示的意义有以下几种说法:①表示氧元素;②表示氧气这种物质;③表示1个氧分子;④表示2个氧原子;⑤表示氧气是一种无色气体;⑥表示1个氧分子里有2个氧原子。

其中正确的是()A.②④⑤B.②③⑥C.②③④⑤D.②③⑤⑥13.下列各组都是非金属元素的是()A.S、Si、Fe B.P、H、O C.Cu、C、Cl D.Al、C、Ca 14.陈女士在微商处购买了一款价格高昂的美白系列化妆品,使用后脸部发生溃烂,经相关机构检测发现该化妆品中汞元素远远超过安全值。

下列关于汞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非金属元素B.相对原子质量是200.6gC.质子数为80D.与其他元素的根本区别是中子数不同15.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该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m=10C.该原子的大小主要决定与核外电子的运动空间D.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16.水被称为“生命之源”,双氧水被称为“绿色氧化剂”.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含有2个氢原子B.都含有氢元素C.都含有氢分子D.都含有氢气17.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分子,下列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水和冰是两种物质B.降温时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C.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发生变化D.电解水生成H2和O2说明水分子可分18.根据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其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⑤19.下列关于Na、Na+两种粒子的判断,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化学性质相似;④质量几乎相等;⑤质子数相等;⑥Na+比Na稳定,其中正确的是()A.①④⑤⑥B.①③④⑤⑥C.①④⑤D.②③④20.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是自然界中最小的粒子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C.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由质子、中子构成D.分子、原子不显电性,离子显电性21.钚是第94号元素,钚﹣238原子的中子数为14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钚属于金属元素B.钚原子质子数为94C.钚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44D.常用的钚相对原子质量为23822.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一些叙述正确的是()①原子只能构成分子,分子才能构成物质;②分子是可分的,而原子是不能再分的;③分子有一定大小和质量,而原子没有;④同种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⑥分子和原子都永远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⑦分子、原子之间都有一定间隔.A.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C.①③⑤⑦D.②④⑤⑥23.关于CO2、SO2、NO2、O2四种物质中,叙述正确的是()A.都含氧分子B.都含氧元素C.都含2个氧原子D.都含氧气24.下列化学符号既表示该种元素,又表示该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还可以表示该种物质的是()A.O B.H2 C.He D.H2O25.不同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电子数不同D.质量大小不同二.填空题(共8小题)26.将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或电子,分别填入下列有关空格内:(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多种,有的物质是由构成的,如铁、汞等;有的物质是由构成的,如氮气、水等.(2)氧化汞是保持氧化汞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氧化汞分解成汞和氧,汞直接构成汞,每两个氧构成一个氧,无数个氧构成氧气.(3)氧原子中心有一个带8个单位正电荷的,核外有8个在一定范围的空间里作高速运动,由于每个带一个单位负电荷,每个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不带电,所以整个不显电性.(4)由于和的相对质量约为1,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可知氧的原子核内有8个和8个个中子.27.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分子的特征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回答有关问题:烧杯A中盛有10mL浓氨水;在烧杯B、C中分别盛有20mL蒸馏水,并分别滴加3滴酚酞试液于蒸馏水中,得到无色溶液。

用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罩在一起,几分钟后,观察现象。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请你用分子的知识解释出现该现象的原因。

(2)由该实验可知氨水具有的性质是:。

(3)实验中烧杯C的作用是。

(4)该装置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是,你的改进建议是。

28.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这些粒子中选择符合条件的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是氧,能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是铁;(2)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3)不显电性的是。

29.如图是金属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徵观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钠原子在反应中(填“失去”、“得到”)电子;(2)构成氯化钠的粒子是;(3)由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相同可知,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应排在第周期。

30.请用微观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钠原子和钠离子两者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2)H2O和H2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31.用“分子”、“原子”“元素”“离子”填入下列空格.(1)水是由水构成(2)铜是由铜组成(3)氧气是由氧构成(4)氧分子是由氧构成(5)氯化钠是由钠和氯构成.32.用化学符号填空:(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2)生物体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其次是。

33.据《自然》杂质报道,科学家研制出一种以元素锶的原子做钟摆的钟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

如图A是锶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B是锶元素形成的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锶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图B中X=,该粒子的符号是。

(3)如图1表示的微粒中,与Sr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填序号)。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34.图Ⅰ是小娅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

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a.向B、C、E三支试管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3)由此可以得到的有关分子的性质是①;②;(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5)小婷认为还需加对比试验排除是水是否参加反应的干扰,你认为小婷的说法(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四.解答题(共1小题)35.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3)带正电荷的粒子是.(4)不显电性的粒子是.(5)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主要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