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大革命
(3)允许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2)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意义:标志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国民革命兴起,新三民主义诞生。
1、北伐目的:打倒列强,除军阀
北 3、开始时间: 1926年7月 伐 4、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5 、北伐的三个战场: 江西、福建、湖南和湖北 战 (其中,两湖是主战场) 6、战争经过: 争
国民革命运动时期(1924年——1927年)
也称: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大革命时期
共产党与国民党第一次合作 建立 革命统一战线,领导国民革命运动
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1927) 1、两党合作的背景(合作的可能):中共、国民党 2、开始标志: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国民
党“一大”) (1)建立黄埔军校(“中国国民党陆军 3、合作的成果:
失败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的表现: (两次反革命政变)
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
①“四一二政变”(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 上海)
②“七一五政变”(1927年7月15日 汪精卫 武汉)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和“宁汉合流”,标志 着国民党专制统治的建立
7、北伐战争取得的胜果:
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取得巨大成功。
2、北伐的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张 作 霖
兵力35万
北京
黑 吉 辽
直 隶
山东
郑州 河南 安 江苏
上海
湖北
湖 武汉
江
西
徽 浙江 福建
北 伐 战 争 前 形 势 图
孙 传 芳
南 广西
广东 广州
吴佩孚
兵力20万
兵力20万
4、合作的结果:
军官学校”)
(2)高潮:北伐战争
4、合作的结果: 5、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三 大”) 时间、地点: 1923年6月 广州 (1)决定与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 内容: 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 组织上保持独立性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时间、地点: 1924年1月 广州 内容( : 1)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失败原因: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主观: 中共年幼缺乏经验,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 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教训: 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 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客观:
5、意义:性质: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打击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主义侵略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