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人心肺复苏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课件

成人心肺复苏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课件


如何呼叫?
现场呼叫
电话呼叫
如何呼叫?
事件位臵 事件类型 患者人数和情况 需要何种救助? 是否需要指导? 挂电话!!
胸外按压
2010新观点
复苏顺序由 A-B-C 变更为 C-A-B
理由
血流依赖按压 A-B-C启动困难,C-A-B更容易启动 对通气的延迟有限
心脏骤停和生存链
心脏骤停的概念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停止 常见引起心脏骤停的心律包括四种: 心室颤动 无脉室速
心室停搏
无脉电活动(PEA)
可电击心律
• 室颤(VF)代表心室肌无序的电活动, 不能产生有效的前向血流
可电击心律
无脉室速(VT)时心室肌仍有有序的电
活动,但二者均不能产生有效的前向血
患者两侧
单纯徒手胸外按压( 2010 新增)
如果旁观者未接受 CPR 培训,旁观者 应对循环衰竭的受难者时实施单纯徒手
按压
如果培训过的施救者能实施通气,按压
通气比为 30∶2
推荐理由
复苏率低(不到30%) 方法简单,易于施行 容易接受 (无需口对口) 增加血流(包括冠脉、大脑和肺循环) 不降低存活率(与传统模式相比) 对培训过的复苏者仍推荐胸外按压和人 工通气的联合
基础上实施通气
团队合作时,应同时施行胸外按压和通气
基础生命支持的基本环节
早期识别心脏性猝死(SCA) 启动急救系统
早期心肺复苏
早期除颤(使用AED)
骤停的识别
如何识别心脏骤停?
非专业施救者 无反应 无呼吸无正常呼来自 (临终喘息) 接受调度员指导
专业医务人员结 合专业知识判断
临终喘息(Gasping)
摒弃呼吸判断 从基础生命支持流程中摒弃“看、 听、感觉”等步骤
不推荐“看、听或感觉呼吸”来识
别心脏骤停
不强调脉搏检查
非专业施救者不检查脉搏 专业医务人员脉搏检查不超过10秒,10
秒钟内不能肯定触到脉搏,施救者则应
开始胸外按压
呼叫
先呼叫还是先复苏?
有目击者猝倒的院外心脏骤停 先呼叫、同时开始 CPR 和尽快 AED 除颤 溺水者 先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完成一个周 期后再呼叫
按压暂停和中断
非专业施救者在AED到达、患者苏醒或 EMS人员接管心肺复苏之前持续实施胸 外按压 医务人员在行特殊操作(如插管或除颤)
时,尽量将中断时间控制在10秒之内
按压疲劳
按压超过1分钟,出现按压疲劳和按压变浅 2名或以上施救者时,每2分钟互相替换胸外 按压,以防止胸外按压质量的下降 替换尽量在5秒内完成,2名施救者最好位于
心室的充盈减少
按压时的心输出量也会减少 如何保证胸部充分回弹 ?
按压下冲时间比(duty cycle) 是指胸外按压周期中,按压下冲过程所 花费时间占一个按压周期的比例 20%~50% 按压下冲时间比可以保证冠 脉和大脑充分灌注
按压期 放松期
20-50%
50-70%
按压下冲时间比(duty cycle)
在循环系统内形成
前向血流
放松期
肋骨和胸骨回弹 形成负压,将血 流回吸到心脏
回流到心脏的血 液越多,下次按 压时所形成的前 向血流也就越大
按压的效果:冠脉灌注压的变化 一旦胸外按压中断,血流就会停止,冠 脉的灌注压也会急剧下降
30∶2
为什么要确保胸部回弹?
如果胸部不能回弹: 静脉回心血量减少
停搏是各种骤停心律的最终表现
不管是院外还是院内心脏骤停,不可除 颤骤停的心律占约占25%
影响存活的主要因素
现场目击 旁观者CPR
骤停的原因
除颤的时间(决定存活的主要因素)
2010 生存链
CPR的人员技术构成分布图
人人都是施救者
所有施救者都应实施胸外按压 受过培训或专业医务人员可在胸外按压的
胸外按压——按压者体位和姿势
胸外按压——按压者体位和姿势
“心泵”——按压期
按压时胸骨和脊柱挤 压心脏排血,形成每 搏的前向血流
在CPR的早期可能起 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骤停时间延长时, 瓣膜的作用减弱)
“胸泵”——按压期
按压时胸腔内压力
增加,在心脏和静
脉瓣的协助下,将
肺内血流挤入心脏,
2010 成人心肺复苏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
生命之吻
案例 • ×××,女性,21岁,北京某大学学生 • 在讲台上准备课件时,突然摔倒肢体抽 搐,紧急呼叫校医院和120 后…… • 经过复苏之后,自主循环恢复,但两天
后死亡
主要内容
• 心脏骤停和生存链 • 基础生命支持 –骤停的识别 –呼叫 –胸外按压 –人工通气 –AED的应用

非电击心律
无脉电活动(PEA)包括一组不同的有 序电活动,但无心室的机械运动,或者 机械活动强度不足以产生可触及的脉搏 宽QRS波群
如大面积心梗,高钾血症、低体温、低氧 血症、酸中毒、药物过量
窄QRS波群
低血容量、感染、肺栓塞、心包压塞、张 力性气胸
不可电击心律
停搏是心室不能检测到电活动停搏,心 房有或没有电活动
50% 的按压下冲时间比在实际操作中更 容易实现,而得到推荐(Ⅱb,证据C)
按压期 放松期
50%
50%
按压暂停和中断
中断越少,预后越好 中断时间平均占总骤停时间的 24%~ 57% 施救者尽量减少因检查脉搏、分析心律
或其他操作所致的胸外按压中断,尤其
是在除颤前后的瞬间(Ⅱa,证据B)
重点强调高质量的CPR
按压速率至少100次/分钟(而不再是每 分钟“大约”100次) 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不再用4-5厘米) 每次按压后确保胸部回弹 尽量减少胸外按压中断 避免过度通气
胸外按压——按压部位
胸外按压——按压手法
掌根臵于胸部正中(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不要压迫肋骨(避免骨折)
按压和通气哪一个更重要?
大多数成人心脏骤停,胸外按压恢复循 环最为重要 成人心脏骤停的主要原因为心源性病 因 对心脏骤停的儿童患者来说,人工呼吸 更为重要 大多数儿童心脏骤停患者为窒息所致, 因此需要通气与胸外按压同时进行, 以达到最佳结果
开放气道
开放气道——仰头提颏法
将一只手臵于患者 的前额,用大拇指 轻压患者的头部 将另一只手的指尖 放于患者颏部的下 方,提起下颏开放 气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