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照相机专题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照相机专题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照相机专题1.(2019南充,11)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他把蜡烛放在距透镜30cm 时,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缩小的像,此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_____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现将蜡烛向透镜方向移动10cm,要使光屏上再次形成清晰倒立的像,应将光屏___________透镜(填“远离”或“靠近”)。

【答案】 (1). 照相机 (2). 远离2.( 2019深圳,2)下列与照相机成像原理相同的设备是()A. 放大镜B. 近视眼镜C. 监控摄像头D. 投影仪【答案】 C3.(2019北部湾,8)为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在校内安装监控摄像机。

来自物体的光经过摄像机的镜头后形成()A.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答案】A4.(2019潍坊,8)小明通过透镜观察“美丽潍坊”四个字,看到的情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B.该透镜可以用作近视眼镜C.该透镜可以用作照相机镜头D.字到透镜的距离小于此透镜的焦距【答案】C5.(2019咸宁,23)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调整物距u,测量对应的像距v,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如果u=27cm,移动光屏可得到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选填“幻灯机”或“照相机”)应用了这一原理。

【答案】10;缩小;照相机6.(2019株洲,14)为使倒车更安全,车辆通常会配置倒车可视和倒车雷达。

倒车时,可视系统自动接通车尾摄像头,将车后状况显示在液晶屏上(图甲):保险杠上的超声波探头(图乙)探测到障碍物进入危险距离时,蜂鸣器就开始鸣叫,提醒司机及时停车。

关于摄像头和探头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B.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C.探头相当于声呐D.探头相当于喇叭【答案】AC。

7.(2019北海,8)为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在校内安装监控摄像机,来自物体的光经过摄像机的镜头后形成()A.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答案】A。

8. (2019衡阳,5)当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监控摄像头就会拍下照片,摄像头相当于一个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监控摄像头和近视眼镜的镜片都对光有会聚作用B. 拍照时,汽车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C. 当汽车远离摄像头时,影像传感器上的像变大D. 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虚像【答案】B9.(2019株洲,5)图为某同学游酒埠江时拍下的一张照片。

根据这张照片可推断()A.山峰有多高,湖水有多深B.照片中实景在上,倒影在下C.群山通过照相机镜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D.倒影通过照相机镜头成倒立、缩小的虚像【答案】B。

10.(2019成都,B卷2)如图.成都锦江之上.夜色中的安顺廊桥流光溢彩,让游人流连忘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小张看到廊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因为光从水中射人空气,再进人小张的眼睛B.小郑取下近视眼镜,看到廊桥变模糊了,是因为廊桥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面C.小陈拿出携带的放大镜观看远处的廊桥,看到了廊桥倒立的像,这个像是实像D.小李用手指组成方框“取景”,方框离眼睛越远,“取景”范围越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答案】A11.(2019安顺,7)小军同学在中考开考时听到“开始答卷”的指令后立即答卷,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小军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生活中使用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来工作的。

【答案】信息;照相机。

12. (2019泰州,13)如图,用铁丝围成一个内径约4mm的圆环,在清水中浸一下后取出,布满圆环的水膜犹如透镜,用这个水膜透镜贴近课本上的字,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像,此像为____(实像/虚像);透过水膜透镜看远处的楼房楼房倒立缩小了,这种成像情况与_______(照相机/幻灯机)成像原理相同;轻轻甩去一些水(保持水膜完好),透过水膜透镜看远处的楼房成正立缩小的像,此时水膜透镜相当于_______(凸透镜/凹透镜)【答案】 (1). 虚像 (2). 照相机 (3). 凹透镜13.(2019襄阳,12)照相机是利用了凸透镜可以成倒立、_____的实像的原理来工作的;小明在游玩古隆中途中,为父母拍摄时发现武侯祠没有完全进入取景框,为了将父母和武侯祠都拍摄下来,他向后退一段距离,并将照相机的镜头__________(选填“向前伸”或“向后缩”)一点。

【答案】(1). 缩小(2). 向后缩14.(2019自贡,5)小明同学在第二届农博会上用数码相机(可调焦距)拍摄下了同一盒新品种彩色花菜的两张照片。

如图所示,结合图片分析,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照相机的镜头与老花镜属于一类透镜B.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C.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小一些D.在物距相同的情况下,拍摄乙照片时,镜头焦距需调得大一些【答案】C。

15.(2019江西,4)校园内安装了许多监控探头,监控探头中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它能成倒立、缩小的_____像。

【答案】(1). 凸 (2). 实16.(2019娄底,13)娄底高铁站的进站通道采用了人脸识别系统(如图所示),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1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照片传递给设备识别。

此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透镜,它的焦距应_____50cm(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凸;小于。

17.(2019吉林,8)“5G时代”已经来临,手机功能日益强大。

人们在使用手机通话是是靠来传播信息的,使用手机拍照是利用来成像的。

【答案】电磁波、凸透镜;18.(2019怀化,14)小强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下列器材工作时运用上述成像规律的是A.放大镜B.投影仪C.照相机D.平面镜【答案】C19.(2019遂宁,11)为保障市民的出行安全,交管部门在很多十字路口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车辆的现场照片,拍照时,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当车辆远离摄像头时,所成的像将会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凸缩小变小20.(2019河南,9)【答案】C21.(2019淄博,21)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

(1)如图甲所示,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蜡烛的像,这个像是图乙中的________,利用此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_。

(选填“照相机”、“幻灯片”、“放大镜”)(2)小明把蜡烛依次放在A、B位置,在坐标纸上记录了光屏上像的大小。

如图丙所示(A’、B’分别表示蜡烛在A、B处所成的像)。

跟同学们交流后发现:①成倒立放大像的条件是________;②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________。

(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小明又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8cm处,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________。

聪明的小明拿起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处,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则小明拿起的眼镜是________。

(选填“近视镜”或“远视镜”)【答案】 (1). D (2). 照相机 (3). f>u>2f (4). 增大 (5). 像在100cm之外 (6). 远视镜22.(2019重庆A卷,16)小薇同学探究凸透镜和平面镜的成像规律:(1)先将光具座上蜡烛的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至____________;(2)移动蜡烛,光屏上呈现了烛焰的清晰像,如图所示,生活中的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3)她想用大小合适的玻璃板替换凸透镜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现有厚、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较_______的玻璃板;(4)再取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关系;光具座上的刻度可以方便比较像与物到玻璃板的___________关系。

【答案】(1).同一高度 (2).照相机 (3).薄 (4).大小 (5).距离23.(2019宁夏,19)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1)蜡烛在2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烛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________的(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倒立的像,生活中________(填光学仪器)利用此成像特点制成;(2)在上一步找到清晰的像后,保持蜡烛和透镜位置不变,将透镜换为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光屏应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________(与上次成像相比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的像。

【答案】(1)缩小照相机(2)右变大24.(2019齐齐哈尔,24)小伟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1)小伟在组装器材时,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这样做的目的是:。

(2)实验过程中,凸透镜始终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

当蜡烛距离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3)接下来小伟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为了能在光屏上再次看到烛焰清晰的像,他应将光屏向透镜方向移动(选填“靠近”或“远离”)此时的像与步骤(2)中的像相比,大小将变。

(4)如图乙所示,小伟将蜡烛固定在光具座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利用该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

小伟发现,随着蜡烛燃烧变短,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会向移动。

【答案】(1)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放大;(3)靠近;小;(4)照相机;上。

25.(2019鸡西,31)某小组用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①如图所示,将光具座上点燃蜡烛的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节到同一高度的目的是。

②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移动到A处,移动光屏可得到倒立、(填“放大”或“缩小”)的像,根据此原理制成了。

此时小明将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到B处,为了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填“左”或“右”)移动。

【答案】(1)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2)缩小;照相机;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