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维与陆游作品对比

王维与陆游作品对比

2)不用雕饰及华丽的词藻
王维的许多作品都不用华丽的词藻,例如广为人知的《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只靠一些似乎是虚幻的声音和光影浮动着,山林因此显得更加的幽静沉寂。
再看《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本诗用语清浅,而意境不凡。
2)好对偶,结构严谨,好用典故
城南倒社下湖忙,阿姥龙钟七十强。
犹有尘埃嫁时镜,东涂西抹不成妆。
只寥寥浅白数语,便把一个农村老妇人在喜庆之日匆匆装扮自己的情形刻画出来。
-在陆游的晚年创作中,有许多粗浅而直白的诗句,如“洗脚诗”《泛舟过金家埂赠卖薪王翁》:
老人不复事农桑,点数鸡豚亦未忘。
洗脚上床真一快,稚孙渐长解烧汤。
除了口语,还有大量的民间农谚和民间俗语入诗,如“六十日白最先熟”(《喜雨》)“家家户户作梅忙”(《项里观杨梅》)等。这都是由于陆游长期在农村中居住,深入农村生活与频频与农民接触为基础,也使陆游的诗充满了生活化的气息。
-在他的作品中,表面平静而内心激愤是不胜枚举的。如《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爰。
依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虚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这里写出了诗人那种安适恬静的生活,但作者在这安适闲静的纱罩上深深的藏着一种不平、忧郁和愤怒。接舆是古时的隐者,于当时不合作。五柳先生是指晋朝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归隐。用这两个人来自比,用大醉来抒发自己的不平,用狂歌来倾吐心中的愤懑,这是“静”吗?这是他对坎坷生活不满,这是他对官场的厌恶。由此可见,王维对田园风光的赞美是和他对仕途厌恶联系在一起的,对自由恬淡生活的描绘是对现实黑暗的映衬,是对现实的不满和否定的一种形式。
思想感情
1)避世厌俗的思想
-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业,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念佛。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营造了别墅和在终南山上,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他的作品中解流露出了对世俗的厌恶。
-王维一生坎坷,虽为朝廷命官,但政局动荡,使他有了厌俗、避世、信佛的思想,这首诗道出了王维晚年的处境和心态,淡漠仕途,隐居于终南山,心向佛门,随遇而安,醉心于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
-陆游的爱国思想是深沉的,陆游的山水田园诗由于其浓厚的爱国思想之贯注而显得更加恢弘。在那恢弘的意境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诗人的拳拳报国心,盈盈赤子情。
例如《金山观日出》:
系船浮玉山,清晨得奇观。
日轮擘水出,如觉江面宽。
遥波蹙红鳞,翠霭开金盘。
光彩射楼塔,丹碧浮云端。
-陆游山水田园诗的这种雄浑的气势是与他胸怀天下的人文情怀分不开的。很显然,对祖国自然山水的倾情描绘,是陆游爱国情愫在另一方面的寄意表达。就是在梦中,诗人也未曾忘却祖国的自然山水
-陆游喜在诗句中使用对偶。刘克庄云:“古人好对偶被放翁用尽。”元人吴师道云:“对偶工切,必曰陆放翁。”律诗中在中间两联,而这正是陆诗之所长。工整精致而又新鲜活泼的对偶层出不穷。陆游在对偶句中,喜欢运用数字和迭字对。有些数字是巧用地名数字对,例如“三公府”对“五老庵”。因迭字具有强调、加深词义的效果,陆游运用迭字时,多半强调其感觉,如“悠悠”、“忽忽”等。这样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修辞技巧的对偶句,也具有视觉上的美化效果,使诗歌在形式上更为整齐、优雅。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这首诗把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兴致来了就独自信步漫游,走到水的尽头就坐看行云变幻,这生动地刻画了一位隐居者的形象,如见其人。同山间老人谈谈笑笑,把回家的时间也忘了,何等自由惬意。这首诗意在极写隐居终南山之闲适怡乐,随遇而安之情。本诗第三联,也是倍受后人推崇的一联,古今多少人都赞叹了这句的神来之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行到水穷处,是作者随意散步至水边,写出了他游玩纯属随心而至,走到哪便欣赏哪里的风景。没有路可走了便坐下来看云卷云舒,多么逍遥自在啊。而“坐看云起时”,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示。
的《渭川田家》、《新晴野望》等都是有着永恒艺术魅力的田园诗珍品。
1)自然平淡
以细腻冲淡的笔法,闲适的情调,白描的手法随兴所至地描写自然山水景色和乡村田园生活,是陆游山水田园诗的一大特色。
例如《七言梅花绝句》之十:
小亭终日倚阑干,树树梅花看到残。
只怪此翁常谢客,元来不是怕春寒。
2)绘声绘色,动静相生
-王维的诗中有丰富的色彩美。据统计,在王维的诗歌中,用颜色词354次,经常出现的颜色有“白”“青”,其中白色出现了107次,青色出现了83次。如:《终南山》中的句子“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此句在色彩的视觉效果上给人以美的享受。整幅画面的主色调是一种介于青与黑的苍色,慢慢的,人开始变得飘渺起来,远处的白云一团团,富有灵气的变换着多样的造型。远处那一团团的白渐渐地聚成了青,青褪去,又渐渐怀来了白。此句中,色彩不停断地在青白苍之间转换。呈现了绮丽的色彩美。
王维与陆游作品对比
对比项目
王维
陆游
艺术特色
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维山水田园诗淡雅优美,意境清远,特别追求画意。他把绘画的技法,如色彩、构图、光线等运用到山水诗创作中,造成一种“诗中有画”的艺术效果。他的代表作《终南山》、《山居秋暝》都体现出这些特色。王维以画家的眼光和绘画的笔调来描绘田园风光的淡雅优美,着色不浓,而意境清远。他
例如《田家》:
旧谷行将尽,良苗未可希。
老年方爱粥,卒岁且无衣。
短短四句揭示出农村中缺衣少食的窘境。农民们终日起早贪晚,辛勤不辍地耕作种地,为什么会落到这等地步?这个问题是诗人王维无法答复的,也是他无法找到根本原因的。
-虽然也描写了农民生活的困苦,但总的来说,由于王维没有直接加入农民们的生活,所以有关田园的诗作诗中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朦胧感。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仗候荆扉。
王维在此诗中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照”“归”“念”“候”,使得诗中所构建的画面具有动态的连贯性,静态的墟落与动态的阳光相照应,静态的灰白的穷巷与动态的回归的牛羊相照应,静态的野老与动态的牧童相照应。质朴纯真的农夫在回家的路上与相识的人热情的打着招呼,画面不仅动静结合,还穿插了人们热情的招呼声,使得画面的真实感增加,给读者以和谐闲适之感。此情此景不禁让拥有佛
1)执着的爱国主义精神
-陆游从小受到父亲强烈爱国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养成了忧国忧民、渴望国家重建的品格。陆游生活的时代,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金国频频向宋朝发动战争,人民生活在战乱和动荡之中。少年时代的陆游就不得不随着家人逃难,饱尝流离失所的痛苦。为了实现自己报效祖国的理想,他特别注意学习兵书,希望自己有一天能亲临战场、杀敌报国。然而直到四十多岁时,他才有机会在军中做一名军官,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愿望。
1)擅写七言古体、七言绝句与七律
-与王维相同,陆游的诗也包含了各种诗体,有五言古诗、五言绝句、五言律诗、五言排律、七言古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六言绝句等。
-陆游的好诗以七言为多,其中七言古体写得热情奔放,七言绝句或雄快斩截,或轻灵含蓄,而最受人称道的七律,在描写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时,则偏向简淡古朴,清丽真淳。极富盛名的《游西山村》、《九月三日泛舟湖上作》、《溪上坐》等,都是典型的七律。
又如《过香积寺》: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于一片清冷幽远荒僻的境界中让人参悟生命的真谛。类似的还有《秋夜独坐》: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
则写出了一个思想觉悟即禅悟的过程,从情入理,以情证理,禅趣盎然。
4)浓厚的童稚情趣及乡土气息
例子有《东村(卷四十一)》:
野人喜我偶闲游,取酒匆匆劝小留,
舍后携篮挑菜甲,门前唤担买梨头。
这种相逢而喜,殷勤款待的纯真感情,决定了陆游诗中古朴淳厚的意境。
3)隐居生活中的闲适情怀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许多都展现了在隐居生活中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例如著名的《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如。
-王维在敏锐地感受大自然的画面意象之外,其对自然界一些动人的音响的捕捉也是特别独特的,所以他的山水诗善于将各种声音有机地融入到画面中。如《秋夜独坐》中:“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青溪》中“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都将声音融入了诗中。
-王维诗中有画之动态美。例如《渭川田家》:
教色空寂灭意识的诗人王维产生了归隐田园的心境。
2品味生活时,充满了对人生的热情和对生活的挚爱。这使他对山水田园景物的观察特别细致入微,能够捕捉到许多不为常人所注意到的生动景象。例如《西村劳农》:“片片飞花随步远,离离芳草上墙生”《幽事》:“水生初涨一溪绿,花落已浮半点红”等等,都是让人耳目一新,精神气爽的山水田园诗句。此外,陆游的山水田园诗题材十分多样,举凡一草一木,一鱼一鸟皆可入诗,因而能写出与前人不同的山水田园诗句。
陆游山水田园诗中的爱国情怀,是厚实的,也是炽热的,是魏晋以来山水田园诗的又一次自我拓展和完善。
2)对自然山水与农村风光的向往与赞美
-王维笔下的山水田园,永远静远清幽,风景如画,仿佛充满安祥和乐的世外桃源。那是一种凝结着文人对自由恬静,和平安乐的向往与追求。王维田园诗中所描写的和平安乐生活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历来为人称道的《渭川田家》就是一篇杰出的代表作。
2)关注百姓,与百姓同忧共乐
-陆游不仅向往田园生活,而且还亲身体验农民的生活,在对农民的苦难与不幸倾注深切同情的同时,也对农村的民俗民风有浓厚的兴趣。
-较之王维,陆游与农民的交往要来得频繁深入得多。他自称“身杂老农间”(《晚秋农家之五》),可以说每天都与当地村民往来接触。老农、妇女、樵夫等等形形色色人士皆有交情,所以与农家的感情非常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