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下古诗赏析试题

八年级下古诗赏析试题

八年级下古诗赏析试题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垒垒。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杂树,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1.诗中主人公离家归家的年龄分别是多大?2.用诗中的句子回答:主人公的家现在怎样?3.全诗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参考答案:1.十五、八十 2、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3.全诗通过对一个久别家乡重归故里的老兵回家时所见情景的描述,表现了他的孤独和凄凉,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无情,也体现了人民对战争的厌恶和憎恨之情。

1.“十五”“八十”是____的手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主人公归家后,看到家中凄凉破败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此诗抒发了老翁怎样的心情?通过哪句诗体现出来的?《十五从军征》阅读答案:1.夸张暴露封建社会兵役制度的极端的不合理。

2.兔从……葵。

3.抒发了老翁孤独凄凉的心情。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

泪落沾我衣”在兵役严苛的封建社会,这首十五从军征里道不尽的心酸与批判,诉衷情宋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7.诗中“觅封侯”用了(人名)投笔从戎、立功异域的典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使用了____修辞手法。

(2分)8.“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采用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答:(―)(4 分)7. 参考答案:班超排比评分标准:2分。

每空1分。

8. 参考答案:抒情(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

评分标准:2分。

表达方式1分,感情1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6.“何处望神州”中的“神州”指什么地方?(1分)答:7.作者说孙权是英雄的依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述。

(2分)答:8.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3分)答:6.(1分)“中原地区”或“中原”或“中原大地“或”中国“。

7.(2分)年纪轻轻就做了上万士兵的统帅,不满足占有东南一方,敢于和盛大的曹操、刘备抗衡,连一代之雄的曹操也赞叹、佩服他。

(一点1分,满分2分为止,意思对即可,若照抄原文,不得分)8.(3分)①借古讽今,抒发作者对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求收复失地的投降路线的愤懑之情(若只答“借古讽今“不得分);②希望能有像孙权那样有才略的人来领导抗金斗争,统一祖国(或: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

(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四)满江红(8分)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独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夫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19、下列句子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句是()(2分)A、《满江红》作于1903年,作者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著名活动家,妇女解放运动先驱秋瑾。

B、“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本句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C、《满江红》是题目,作者是浙江绍兴人,别号“易安居士”。

D、“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

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怨幽之情。

20、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分)答:21、试简要赏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3分)答案:19、C 别号是鉴湖侠20、表达了作者对外国列强进逼,中华大地前途危殆的忧思。

21、本句引用典故,抒发了词人知音难觅,不禁潸然泪下的苦闷心情。

(或本句引用唐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诗义,抒发了词人对自己前途的担心和忧虑。

(意思相近,酌情给分)10、朝天子·咏喇叭王磐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1.《朝天子•咏喇叭》体裁是散曲,朝天子属曲牌名,咏喇叭属散曲题名。

作者王磐是明代(朝代)散曲家。

词中用锁呐的特征,用!表现了喇叭、唢呐吹奏的结果。

2.《朝天子•咏喇叭》借物咏怀,讽刺和揭露了,表达了明代宦官大摆威风,残害百姓的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3.这首诗从内容上可分为劳动的地点及结果、、三层意思。

(2分,每空1分)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这首五言诗,语言朴素,意境恬淡,体现了作者悠然的心境。

B.诗人以田园中最寻常的物象人手,营造的却是醇美的诗意。

C.“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的农耕生活,实情实景,生动感人.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D.作者沉溺于美好的田园生活,乐于做一个隐士而忘却一切世俗的烦恼。

诗的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无欲无愿的心境。

15.“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赏析。

(3分)答::13.劳作的艰辛、作者的志趣。

(2分,每空1分)14.D(2分)15.“带月荷锄归”,月下的诗人,肩扛一把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怡然自得。

(3分)二)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6——17题。

(5分)归园田居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6、请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为例,赏析本诗的语言特点。

(3分)17、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本诗中哪句与此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志趣?(2分)答案:二、古诗词鉴赏(5分)16、本诗语言平淡自然而又富于情趣。

(1分)这两句诗写耕作生活,“晨兴”写早起,“带月”写晚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叙家常,语言平实不见四号修饰(1分)同时,“带月荷锄归”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逸兴,于平淡中又富有情趣。

(1分)17、本诗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与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1分)表现了诗人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或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的人生志趣。

(1分)(2010·上海市,二,4分)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问题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诗中“太清”的意思是。

(2分)2、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八月湖水平”写出了洞庭湖的水面平静。

B、“波撼岳阳城”描写了岳阳城摇摇欲坠的景象。

C、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愿望。

D、全诗委婉表达了作者希望一展才华的政治抱负。

【答案】1.天空 2.D。

2014年四川省绵阳市10.阅读下边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本诗标题与全诗内容是什么关系?请简要说明。

(2分)答:(2)本诗尾联中的“徒”字有哪几层意思?(4分)答:2014年湖北省鄂州市(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9―10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9.诗的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说,看着人家垂钓,自己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

这里隐喻自己,言外之意是。

(2分)10.“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

请作简要赏析。

(3分)答:(一)9.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希望张丞相能助一臂之力(共2分。

每空1分,意近即可)10.云梦大泽水气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运用对偶,表现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

(共3分。

意近即可)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4.这首诗的颔联为世人传诵,成为千古名句,请简要分析它的妙处。

(2分)【答案】(2分)颔联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1分),描写了云梦泽水气蒸腾,洞庭湖波涛汹涌,摇撼岳阳城的景况,表现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

(1分),(或:从视觉、听觉和触觉角度描绘了洞庭湖雄浑壮阔的博大气势,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尤其是“蒸”字展示了洞庭湖丰富的贮蓄,“撼”字衬托洞庭湖的浩阔激荡,气势宏大。

)(意思对即可)【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语言的理解能力。

三四两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继续写湖的广阔,但目光又由远而近,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云、梦”是古代两个湖泽的名称,据说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后来大部分都淤成陆地。

西南风起时,波涛奔腾,涌向东北岸,好像要摇动岳阳城似的。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王维的诗句“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

但两句仍有区别: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

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阔,而且还充满活力。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5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2分)【答案】(2分)本诗委婉地表达了诗人想做官而没人引荐,不能为民谋利的苦衷;(1分)希望能够出仕,一展才华,做一番事业。

(1分)(意思对即可)【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与诗歌的主题有关,品味语言,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四句中可以得出作者想做官而没人引荐,不能为民谋利的苦衷;希望能够出仕,一展才华,做一番事业。

诗中“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两句转入抒情。

“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

对方原是丞相,“舟楫”这个典用得极为得体。

“端居耻圣明”,是说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

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事,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还是心焉向往的,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

言外之意希望对方予以引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