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装饰构造的设计原则:
建筑装饰是指建筑物主体工程完成后,对其表面所进行的饰面装饰与装修。
建筑装饰构造是指使用建筑装饰材料和制品对建筑物表面及某些特定部位进行装饰与装修
的构造施工做法。
建筑装饰工程的构造设计是方案设计的深化过程。
在这里,我们不妨将建筑装饰设计分为两个部分。
其一是方案概念设计,是反映方案的纯艺术的、感性的想法。
其二是构造设计,即施工图设计,是在方案概念设计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工程施工的实际问题。
如材料的选用,材料的色彩、质感的定位,采用什么构造方法达到工程效果等。
装饰构造的设计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满足使用功能要求,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其次是确保建筑及其构件坚固、耐久、安全可靠;第三是合理的装饰材料选择,合理的工程造价等。
建筑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在当前欣欣向荣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热潮中,无论是开发者还是设计者,对于建筑实体的功能造型甚为关注,然而对这些建筑赖以立足的场地设计却常常忽略而过,因而类似“成功的单体建筑,失败的整体环境”这样的状况屡见不鲜。
整体观念的忽略
在目前的设计中,只注重建筑的外表而忽略场地形象。
建筑内部功能研究透彻但场地功能流线组织混乱、环境设计与建筑缺乏联系等不尽如人意的状况较为普遍,这些都反映出一种整体性思维的缺失。
造成建筑设计与场地设计整体性缺乏的部分原因在于分段式的工作模式。
目前国内的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几乎都是由规划师和建筑师先完成规划范围内的总体布局和建筑单体的设计,然后由园林师完善环境小品、植物配置的工作。
这种分段式的工作模式由于缺乏设计者对设计流程自始至终的参与,往往容易造成建筑与场地环境的脱节。
功能组织的忽略
场地的功能组织是场地规划设计中至为重要的部分,它是对人流、车流、货流等诸多活动在空间上的合理安排,是衔接建筑与城市空间的重要环节。
但是
在目前的一些场地规划设计中,对交通组织、功能分区以及相关功能的忽视使得规划设计在相当多的时候仅仅成为一张缺乏细致考虑的图样,片面强调视觉效果却忽略了场地基本的功能组织,其结果是剩下混乱肤浅的表皮,在使用时有着诸多的不便。
使用者的心理感受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规划设计中不可置疑的原则。
自20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兴起于西方、至今仍具有深远影响力的“环境—行为”学科一直致力于研究使用者心理和物质环境之间的关联,以此营造契合使用者心理的宜人环境。
场地环境作为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的重要连接,尊重使用者的心理感受,依据不同的需求营造适宜的环境氛围是场地规划设计中必须注重的基本问题。
然而在一些建成的场地中,对使用者的人文关怀并没有得到真正体现。
为此,也引发了笔者关于场地规划设计的一些思考:
场地规划设计的整体理念
场地规划设计要求设计者在构思最初就有一个整体的设想并且综合考虑经济、技术等可行性,在设计过程中全面考虑整体的空间关系、整体的功能组织、整体的风格特色等。
场地设计的功能组织
在场地规划设计中,由景观设计师和建筑设计师共同处理场地设计的功能问题,这要求设计者对场地的功能组织有着透彻的了解,对交通流线、基础设施以及场地布局等等有着熟练的掌握,正如同建筑师在设计建筑时需要对其功能流线组织了如指掌一样。
场地设计的工作方式
以往分段式的工作方式致使场地规划设计成为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中最为薄弱的一环,因而笔者建议在设计流程上改变以往割裂的模式,由景观师、建筑师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共同组成设计小组,在景观规划师的统领下进行方案的构思和深入,各方及时沟通和商议能够尽可能地避免各自为政的局限,以确保方案的整体性。
设计师的社会责任
设计者在进行场地设计的时候,不仅仅对业主负责,更应当在设计过程中担当起自身的社会职责。
场地设计往往只是城市环境中的一个部分,设计者应当从城市整体出发,建立起更为整体的价值观念和空间观念,尽可能地以自身的设计推进周边地区的环境改善。
德国哲学家谢林曾说:“唯有整体的美才是真正的美”,促进城市的整体和谐无疑是设计者应有的更高目标与职责。
从场地周边环境出发整体的考虑问题,往往会引起对该场地价值的重新认识,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此外,设计者在设计中应当持有促进社会公平的价值观,良好的场地设计不仅仅在塑造城市景观、完善城市功能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它更是促进城市公众生活的良好媒介,在可能的情况下为公众塑造更多的开敞空间,让不同的群体能够参与到其中。
建筑设计与建筑装饰有什么区别呢?
建筑设计指的是设计建筑的主体结构,俗称硬设计
建筑装饰指的是建筑完成后的内部和外部的装饰,也就是大家说的外部装饰和内部装修
建筑装饰分室内装饰和室外装饰
建筑装饰构造涉及装饰材料、施工技术与工艺做法,以及水、电、暖、设备等相关专业的高密度交叉,同时受到政策法规、生态、环保、安全、经济、可行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是实现设计意图的惟一途径。
在当前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并开始尝试用立法的手段保障建筑装饰向“绿色、环保”
建筑装饰构造有哪些基本类型?
建筑装饰构造是建筑装饰设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装饰设计落到实处的具体细化处理.是将抽象概念转化为现实的过程和技术手段。
在装饰工程实践中某一千部位的某一个饰面都可能有多种构造方法。
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中从工程的造价上、材料的特性上、工艺
技术上。
施工复杂程度上、机械加工的难易程度上及施工环境的可行性上多方面考虑比较.选择确定采用其中较优的一种构造做法,才能达到理想的装饰效果。
一个工程的方案设计只是设计的一部分.如果方案没有继续深化.没有细部构造设计.施工便没有依据.会使施工产生很强的随意性,即使是工程监理人员也只能从基本标准和基本法规来监控,而不能体现个案设计的特殊性,造成对整体结果的控制失真,因而很难保证设计方案完美的落实到位。
在装饰工程项目的设计中,若构造处理得不尽合理,不但会直接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和美观,而且还会造成维修困难,缩短使用寿命乃至不安全因素的产生,所以,建筑装饰设计虽然隶属于艺术设计的范畴.但与其他纯艺术有着较大的区别.其中之一就是在于它无法建立在想像的基础之上.它必须借助于技术的支撑.
有关建筑构造的一些名词解释
1。
建筑工业化:建筑构件标准化,用工业流水线的方式生产建筑物。
主要指装配式建筑,就是将工厂预制好的构件运到现场组装,提高建筑施工效率。
2。
排架体系:相对于框架体系,柱顶和梁的节点是铰接的。
3。
刚性防水:相对于柔性防水,一般指钢筋混凝土防水层。
4。
双向现浇板: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尺寸比不大于2,两个方向都可以传递荷载的现场浇筑的钢筋混凝土楼板。
5。
礓嚓:坡度较陡的坡道上设置的防滑条纹。
6。
庑殿顶:中国传统宫殿建筑的屋顶形式。
7。
硬山搁檩:山墙处的屋面没有伸出墙外,屋面檩条搁置在山墙上。
8。
“三合一”屋面板:防水、保温、承重功能三合一的屋面板。
9。
消防电梯:火灾发生时能够继续安全运行的电梯,万一建筑内发生火灾,可以用于消防救生。
10。
体型高宽比:建筑物的高度与宽度(平面较窄方向)的比例。
11。
透光率:光线能通过透光材料的比例。
12。
MU30:砌体材料的强度等级为30MPa。
13。
绝对标高:相对于标准黄海海平面的高度。
14。
地耐力:地基土壤承载荷载的能力。
15。
三毡四油:三层油毡和四层沥青间隔铺设的防水做法。
16。
构造柱:浇筑的砌体墙内的钢筋混凝土柱,作用是加强抗震能力,保证设计范围内的地震发生时,房屋不会倒塌。
一、普通住宅建筑混凝土用量和用钢量:
1、多层砌体住宅:
钢筋30KG/m2
砼0.3—0.33m3/m2
2、多层框架
钢筋38—42KG/m2
砼0.33—0.35m3/m2
3、小高层11—12层
钢筋50—52KG/m2
砼0.35m3/m2
4、高层17—18层
钢筋54—60KG/m2
砼0.36m3/m2
5、高层30层H=94米
钢筋65—75KG/m2
砼0.42—0.47m3/m2
6、高层酒店式公寓28层H=90米
钢筋65—70KG/m2
砼0.38—0.42m3/m2
7、别墅混凝土用量和用钢量介于多层砌体住宅和高层11—12层之间
以上数据按抗震7度区规则结构设计
二、普通多层住宅楼施工预算经济指标
1、室外门窗(不包括单元门、防盗门)面积占建筑面积0.20—0.24
2、模版面积占建筑面积2.2左右
3、室外抹灰面积占建筑面积0.4左右
4、室内抹灰面积占建筑面积3.8
三、施工功效
1、一个抹灰工一天抹灰在35平米
2、一个砖工一天砌红砖1000—1800块
3、一个砖工一天砌空心砖800—1000块
4、瓷砖15平米
5、刮大白第一遍300平米/天,第二遍180平米/天,第三遍压光90平米/天
四、基础数据
1、混凝土重量2500KG/m3
2、钢筋每延米重量0.00617*d*d
3、干砂子重量1500KG/m3,湿砂重量1700KG/m3
4、石子重量2200KG/m3
5、一立方米红砖525块左右(分墙厚)
6、一立方米空心砖175块左右
7、筛一方干净砂需1.3方普通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