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2021版中考语文试卷D卷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2021版中考语文试卷D卷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2021版中考语文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解答题 (共2题;共19分)1. (8分) (2020七下·宁波期中) 古诗词填空。

(1)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2) ________,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3)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体现诗人的思乡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4)《木兰诗》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军旅生活悲壮严酷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

(5)古诗词中的风花雪月皆是诗人描绘的对象,请写出连续两句带“雪”的描绘:________,________。

2. (11分) (2017九上·南平期中)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这学期,我们又开始了新的语文之旅,我们在北国(甲)惟余莽莽的雪景,在静谧的深夜qīng听星星变奏曲,在傅雷的家中一个父亲对儿子的舐犊之情,在雨果的故乡欣赏伏尔泰ruì智的微笑……一篇篇精美的课文,是一道道精彩的风景。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qīng ruì静谧舐犊________听________智(2)在语段“甲”处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A . 领略B . 寻找C . 瞻仰(3)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方法。

二、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3. (12分)(2020·安徽模拟) 校社团开展“奋斗有我,为梦发声”系列比赛活动。

请你参与。

(1)文学社举办《校园诗词大会》比赛,你抽到了下面的题目,请按要求答题。

①请根据下面的图画答出三句宋词。

②请根据以下线索答出两句唐诗。

A.诗句中有一位风流多智的才子B.诗句中有两位芳名远播的美人C.诗句中有一场借东风的好戏(2)学习社举办百科知识竞赛,你抽到了下面的题目,请选出搭配不正确的一项()A . 韩愈—字梦得—倡导古文运动—《昌黎先生集》B . 鲁迅—周树人—弃医从文—小说集《彷徨》C . 莫泊桑—法国—现实主义作家—《我的叔叔于勒》D . 高尔基—苏联—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自传体小说《童年》(3)文艺社举办《我是主持人》比赛,你抽到了《校园朗诵者》节目,请为下面两个节目撰写串场词。

三、阅读理解 (共4题;共64分)4. (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潮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乙】此石经始禹凿① ,河中漱广② ,夹岸崇深③ ,倾崖返捍④ ,巨石临危,若坠复倚。

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

”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⑤。

其水尚崩浪万寻⑥ ,悬流千丈,浑洪赑怒⑦ ,鼓若山腾⑧ ,浚波⑨颓垒,迄于下口。

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⑩。

(选自郦道元《孟门山》)【注】①经始:开始。

禹:治水的大禹。

②广:开阔。

③崇深:高深。

④捍:捍卫。

⑤深:深处。

悸:惊动。

魄:心魂。

⑥寻:古代八尺为一寻。

⑦浑洪:水势浩大。

赑(bì):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

⑧鼓:鼓荡。

山腾:像山腾起。

⑨浚(jùn)波:大的波浪。

⑩慎子:慎到,战国时人,著有《慎子》,说:“河下龙门,流驶竹箭,驷马追之不及。

”(1)解释文中划线的字。

①略无阙处________②哀转久绝________③河中漱广________④窥深悸魄________(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水流交冲,素气云浮。

(3)侧面描写是两文共有的写作手法,请从两文中各找一句,并说说其作用。

(4)【甲】【乙】两文都写了水,试比较两文中水的特点的异同。

5. (5分)(2012·淮安) 在“周恩来读书节”活动中,体们班围绕《西游记》开展两项语文实践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①【大画西游】某同学根据第五回内容画了一幅画,并用“乱蟠桃行者偷丹”来命名。

有同学指出“行者”应换成“大圣”。

请你说说理由。

②【大话西游】鲁迅评价《西游记》“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下面这段文字写的是唐僧取经途中的什么磨难?你从这段文字中读出了什么“人情世故”?这妖精是牛魔王的儿子,我与他父亲相识,若论将起来,还是他老叔哩,他怎敢害我师父?我们趁早去来。

6. (12分)(2019·福建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阅读的真正意义①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从书本中获得的巨大愉悦,足以让人废寝忘食。

一个角落、一本书,就能筑起一个完整而缤纷的世界。

这也是阅读有别于其他文娱活动的根本特征,即它是不依赖其他感官的、高度个人化的精神活动。

通过阅读,我们最终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并在这种周行而不殆的智识训练中使精神日益丰富。

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

在一次次的刷新中,勤于阅读的人将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丰富心灵层次、心智成熟的现代人。

所以说,阅读带来的精神刷新,会促使内心日渐丰富。

②古人讲“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

这并不仅仅在讲旁观者的感受,更是在提醒自己,不读书就会让灵性蒙尘。

那些带着墨香的书页在你指尖哗哗流淌,或记载着高深玄妙的思想,或传递着历史深处的信息,在你的脑海中排列为奇妙而华美的文字城堡。

我们手捧书本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过程。

由此可见,阅读,让我们重新发现自己,并让我们与自己很好地相处。

③如果说和他人相处是一项必备的社会能力,那么与自己相处则体现一种可贵的精神定力。

太多人习惯了众声喧哗,却无法和自己平静地相处片刻。

只有阅读才能给人这种能力。

我们在阅读中学着和自己对话,正如我们在终极的意义上独自面对人生一样。

在某种意义上,阅读是对庸常生活的救赎,让我们得以暂时跳脱出琐碎的眼前之事,对永恒之物进行片刻的凝望。

而这,正是精神人格养成的过程。

④阅读也是为了和这个世界更好相处。

我们提倡阅读,并非为了闭门不出、与世隔绝。

阅读不是为了逃避世界,而是为了更好地拥抱世界、热爱他人。

从阅读中,我们不仅在与高尚人物的灵魂对话,更能见识到比眼前的世界更深邃、更辽阔的另一个世界。

这个世界不仅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也包括历代经典作家们营造的精神空间。

通过这种思接千载、神游八荒的精神活动,我们将学会谦卑,也将变得柔和、平淡;学着更深地理解他人与世界,更具包容心和同理心地看待这个世界上的诸种缺陷与不足。

⑤阅读是一项几乎没有门槛的活动,人人都可领略文字之美;阅读又是一项由浅入深的精神历练,需要持之以恒才能登堂入室、窥其堂奥。

这个世界需要书籍的火种来点亮,而一个追求内心丰富的人,也总有赖于阅读带来的精神刷新。

(摘《人民日报》)(1)对文中“刷新”一词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 阐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自我教育、自我升华,达到内心丰富。

B . 是学会与自己相处,在智识训练中重新发现自己,使精神日益丰富的过程。

C . 是对庸常生活的解救,对永恒之物的凝望和思索,能促进精神人格的养成。

D . 能见识到另一个世界: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和经典所营造的精神空间。

(2)如何理解第③段划线句子,请简要分析?(3)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7. (28分)(2017·宜昌) 名胜楹联藏机趣,山水云月醉乾坤山水云月一沙鸥田宗伟①在幽默机趣的对句中抒发性灵、体悟人生,是典型中国文人的特殊生命情调。

这是楹联不同于一般名胜联语,或是寄兴托志,或是咏事抒怀,总要表达一种内在情绪。

它往往只是借助对联这种形式,以山水云月为依托,含蓄曲折地表达某种意兴或感受,同时也展现出智力上的灵巧和聪慧,读之令人耳目一新。

②在昆明昙华寺院子里两殿门上各有一块匾,前匾是“听鸟说甚”,后匾是“问花笑谁”。

两匾相对,正好组成一副绝妙的对联。

寥寥八字,机趣洋溢,禅味深长。

河北作家雪泥在欣赏此联时说:“仅于艺术而言,窃以为,(A)穿行于红尘,能够停下来,听鸟说甚,问花笑谁,为初窥艺术之门境;(B)处山水间,听鸟说甚,问花笑谁,在艺术的道路上苦苦追寻,深得艺术之精髓,为第二境界;(C)在千山鸟飞,万花盛开的时候,能够把“听鸟说甚,问花笑谁”改为诘问句,不执著于物象,飘然而过,才是艺术最高境界。

”③“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

”此为杭州西湖孤山竹素园一联,为清人吴恒所题。

寥寥十字,山水之清幽雅致与联家之精神意趣无不毕现。

此联最有味者乃在“读”“谈”二字。

谈天,本为人事难及鸟也;读月,于人少有而况鱼乎?然虽近荒唐,细思则殊为有趣,似是作者在代鱼“读月”,代鸟“谈天”,又似水清月现鱼真可读之,山静无声鸟真可谈天。

此乃奇趣,反常合道,妙不可言。

④“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此联挂于扬州廋西湖小金山月观亭内“月观”匾额之下,为清人郑燮所书。

小金山乃瘦西湖中一小岛,岛上东端之“月观亭”系清初所建,坐西朝东,四面皆为格扇,推窗赏月,天上水中两月同收,实乃赏月佳处。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新奇空灵,机趣洋溢。

寥寥十字,两幅画面:。

如此凝练概括又如此生动新奇,实非大手笔难出此语。

⑤“无怪倏尔而秦,倏尔而汉,到此地小坐片时,便成旦暮;看来何必有洞,何必有花,与诸君清谈半晌,即是神仙。

”此联见与吴恭亨《对联话》,“小坐片时便是旦暮”,几近桃花源人之“不知有汉”;“清谈半晌即是神仙”,仿佛人人皆可为神仙矣。

吴恭亨言此联机趣洋溢,有化堆垛为烟云之妙,洵不诬也。

⑥这类楹联非关情感,非关寓意,只关乎生命情调,于物我同化,神超理得中显示了中国文人生命中那种自然纯净的精神世界。

山水云月一沙鸥——在这类对联中,作者是自由愉快的,从不带任何沾滞。

(1)幽默机趣类对联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雪妮在欣赏对联时所提到的艺术“三境界”,与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曾提到过的人生“三境界”,大有意趣相通之处,若以艺术观人生,请将雪妮的“三境界”与王国维的“三境界”对应填空。

(只填序号)①“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②“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③“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3)请找出第③自然段的中心句。

(4)细读第④自然段,用散文化的语言,把画线的句子描写成两幅画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