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备维修保养作业指导书

设备维修保养作业指导书

设备维修保养作业指导书核准: 审批: 拟订:目录1.行车维修保养作业指导书2.焊机维修保养作业指导书3.车辆维修保养作业指导书4.锯床维修保养作业指导书5.喷沙机维修保养作业指导书6.发电机维修保养作业指导书7.配电房维修保养作业指导书8.折弯机维修保养作业指导书9.剪板机维修保养作业指导书10.空压机维修保养作业指导书11.火焰切割机维修保养作业指导书12.数控激光切割机维修保养作业指导书13.数控转塔冲床维修保养作业指导书14.螺杆式空压机维修保养作业指导书15.转床维修保养作业指导书16.旋臂吊维修保养作业指导书17.顶弯机维修保养作业指导书行车维修保养作业指导书为确保行车的可靠性与寿命,必须对行车定期检查、润滑保养。

在日常检查、月检、年检中,凡不符合要求的均应立即维修,调整或更换零件。

维修应做到以下要求:1)维修时更换件应与原材料性能相同;2)结构件需焊修时,所用的材料、及焊接质量等均符合原结构件的质量标准;3)行车处于工作状态时不许进行保养维修。

1.日常检查:一般有现场使用人员在上班前检查并记录;1.1.检查内容:1.1.1.按钮装置(控制手柄):是否运行灵敏,准确;1.1.2.限位器:是否准确可靠;1.1.3.吊钩装置:是否转动灵活,滑轮转动正常,吊钩螺母是否松动,安全扣是否安全可靠;1.1.4.钢丝绳:按GB5972中2.4.1.1条件进行日常观察;1.1.5.制动器:上升,下降运行制动是否灵敏可靠;1.1.6.导绳器及其他安全装置:是否动作正常,安全可靠。

2.月检查:根据行车各部分结构在安全运转上的重要程度,使用频繁程度以及是否易损件等来确定检查周期,一般分为三个等级:Ⅰ级,每月必须检查一次;Ⅱ级每三个月必须检查一次;Ⅲ级每六个月必须检查一次。

2.1.Ⅰ级检查内容:2.1.1.运行轨道(工字钢):2.1.1.1.运行范围内与建筑物及其它设备的最小间距应不小与100mm;2.1.1.2.轨道端部止档不准有变形、破损等缺陷,其连接螺栓不得松动、采用焊接连接的焊缝不得有裂纹;2.1.2.吊钩装置:2.1.2.1.滑轮槽不得有异常磨损,轮缘完整不得有伤害;2.1.2.2.滑轮外壳不的有损伤,挡轴板挡圈及销不得有松动,钩口安全扣应动作正常。

2.1.3.钢丝绳:2.1.3.1.钢丝绳各尾端固定应牢固可靠,不得有异常;2.1.3.2.不得有扭结、灼伤及明显松散、腐蚀等缺陷,绳上应有润滑油脂;2.1.3.3.使用标准:按GB5972中2.5.1~2.5.11条执行。

2.2.Ⅱ级检查内容:2.2.1.齿轮:2.2.1.1.开式齿轮表面应定期加油脂,闭式齿轮应定期加机油。

2.2.2.电缆:2.2.2.1.电缆不得有外伤,异常的弯曲或扭转、老化等缺陷。

2.2.3.集电器(滑触器):2.2.3.1.滑触器轮回转应灵活,不得有明显磨损。

2.3.Ⅲ级检查内容:2.3.1.运行轨道(工字钢):2.3.1.1.固定轨道的螺栓不得有松动;2.3.1.2.轨道接头焊缝不得有裂纹等缺陷;2.3.1.3.轨道与车轮踏面及轮缘接触处不得有局部异常变形及磨损。

2.3.2.吊钩装置:2.3.2.1.吊钩滑轮回转应平滑、灵活。

2.3.3.平衡滑轮:2.3.3.1.滑轮回转不得有损伤,装配连接牢固;2.3.3.2.墙板连接螺栓不得有松动;2.3.3.3.车轮踏面和轮缘不得有异常的磨损和伤痕。

2.3.4.电缆:2.3.4.1.电缆与开关、连接器、接线端子连接不得有松动,连接器接口固定锁应关闭。

2.3.5.集电器(滑触器):2.3.5.1.滑触器连接螺栓不得有松动,绝缘体不得有松动和损坏,弹簧不得失去弹性。

3.年检查:正常使用的行车应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

3.1.检查内容:3.1.1.运行轨道(工字钢):3.1.1.1.踏面不得有附着的油污及大量灰尘;3.1.1.2.倾斜度不得大于1/1000mm;3.1.1.3.接头焊缝与轨道不得有裂痕,上下及两侧偏移量不得大于1mm;3.1.1.4.踏面磨损量不得大于原尺寸的10﹪,宽度磨损量不得大于原尺寸的5﹪。

3.1.2.车轮:3.1.2.1.轮缘厚度的磨损量不得超过原厚度的50﹪,轮缘与轨道的侧向总间隙应小于车轮踏面宽度的50﹪;3.1.2.2.踏面直径磨损量应小于原尺寸的5﹪,踏面直径差应小于公称直径的1﹪,圆度差应小于0.8mm。

3.1.2.3.车轮外观不得有裂纹,损伤。

3.1.3.制动器:按月检要求重复检查。

3.1.4.钢丝绳:按月检要求重复检查。

3.1.5.齿轮:3.1.5.1.起升机构齿轮第一齿轮允许磨损量应小于原齿轮厚度的50%,于20%;3.1.5.2.运行机构齿轮第一齿轮允许磨损量应小于原齿轮厚度的15%,其他应小于25%,开式齿轮应小于30%;3.1.5.3.齿轮齿部不得有裂纹、断齿,齿面点蚀化损坏不得大于啮合面的30%,且深度不得超过原齿厚度的10%。

3.1.6.吊钩:3.1.6.1.吊钩表面不得有裂纹,罗纹部分,危险断面及颈部不的有塑性变形,缺陷不得补焊;3.1.6.2.危险断面磨损量不得超过原尺寸的5%;3.1.6.3.开口度不得超过原尺寸的5%;3.1.6.4.扭转变形不得超过10°。

3.1.7.滑轮:滑轮轮槽不均匀磨损不得小于30%,轮槽壁厚磨损量不得小于原壁厚的20%,轮槽底部磨损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25%,不得有其他损伤钢丝绳的缺陷。

3.1.8.轴:3.1.8.1.齿轮轴的磨损量不得超过原轴颈的1%;3.1.8.2.其他轴的磨损量不得超过原轴颈的2%。

3.1.9.卷筒:表面不得有裂纹,筒壁磨损量不得大于原壁厚的10%。

3.1.10.键:键与键槽连接不得有松动和变形以及异常磨损。

3.1.11.花键:不得异常磨损及变形。

3.1.12.滚动轴承:不得有破损及裂纹。

3.1.13.油封:配合面不得有裂纹。

3.1.14.电缆:按月检要求重复检查。

3.1.15.继电器(滑触器),开关:按月检要求重复检查。

3.1.16.回路的对地绝缘电阻:不得小于1.5兆欧。

3.1.17.带电体与接电螺钉间电阻:不得大于0.1兆欧。

4.油脂润滑焊机维修保养作业指导书在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凡不符合要求的均应立即维修,调整或更换零件。

维修应做到以下要求:1)维修时更换件应与原材料性能相同;2)需焊修时,所用的材料、及焊接质量等均符合原结构件的质量标准;3)机器带电状态时不许进行保养维修。

焊机检修保养分三部份:日常检修、定期检修和绝缘测试。

1.日常检修:检修内容:以焊枪、送丝装置中各种零件的磨损、变形、气孔是否堵塞为重点,依次检查以下部件。

1.1.焊机电源1.1.1操作控制面板:1.1.1.1.开关的操作,转动以及安装情况;1.1.1.2.验证电源指示灯的亮灯。

1.1.1.3.仪表是否损坏。

1.1.2.冷却风扇:检验电源是否有风及声音是否正常,如否、则进行内部检修。

1.1.3.电源部分:1.1.3.1.通电时是否发生异常振动及蜂鸣声;1.1.3.2.通电时是否产生异味;1.1.3.3.外观上是否有变色等发热现象。

1.1.4.外围:1.1.4.1.送丝管路有无破损,连接处有无松动;1.1.4.2.外壳及其它紧固部位是否有松动。

1.1.4.3.气管有无破损老化。

1.2.焊接用焊枪1.2.1.喷嘴:1.2.1.1.装是否牢固,前端是否变形;1.2.1.2.是否附着飞溅。

1.2.2.导电嘴:1.2.2.1.安装是否牢固;1.2.2.2.端头损伤、孔的磨损堵塞。

1.2.3.送丝软管:1.2.3.1.检查送丝软管L部分的尺寸。

1.2.3.2.焊丝直径和送丝软管内径是否吻合;1.2.3.3.局部的弯曲和伸长;1.2.3.4.送丝软管内污垢,焊丝镀层残渣的堵塞。

1.2.3.5.热缩管的破损,O形圈的磨损。

1.2.4.气体分流器:忘记插入或孔的堵塞,或更换新配件。

1.3.送丝机1.3.1.压把:是否按焊丝直径调到了加压指示线以上。

严禁将∮1.2mm以下的焊丝损伤。

1.3.2.SUS管:检查SUS管接口中心和送丝轮槽中心是否错位。

1.3.3.送丝轮:1.3.3.1.检查有无送丝轮槽堵塞。

1.3.4.加压轮:检查转动的平衡性,焊丝加压面的磨损及接触面的变窄。

1.3.5.矫正轮:检查因油污、油尘、丝渣等堆积而引起的矫正轮的运转不良等。

1.4.电缆1.4.1.焊枪电缆:1.4.1.1.焊枪电缆弯曲程度是否太大,1.4.1.2.与CC安装用的金属连接部位是否发生松动。

1.4.2.输出电缆:1.4.2.1.电缆绝缘物的磨损、损伤,1.4.2.2.电缆接头处的裸露(绝缘损伤)和松脱(焊接电源端子部位、母材连接处的电缆)1.4.3.输入端电缆:1.4.3.1.配电箱的输入保护设施的输入、输出端子的连接是否牢固;1.4.3.2.保险装置的线缆连接是否可靠;1.4.3.3.焊接电源的输入端子连接是否牢固;1.4.3.4.输入端电缆在配线过程中,其绝缘物是否发生磨损、损伤而露出导体部分。

1.4.4.接地线:1.4.4.1.焊接电源接地用地线有断路,连接是否牢固;1.4.4.2.母材接地有无断路现象,连接是否牢固。

2.定期检修:对焊机内部进行深入细致的检修,包括焊接电源内部检修和净化;二个月进行一次检修。

2.1.电源内部的除尘:2.1.1.拆除焊机的两个侧板和顶板,用除去水分的压缩空气(干燥空气)将焊机内部堆积的飞溅物和尘埃吹净。

2.1.2.拆装方法:顶盖4个螺栓,;两侧左右个有9个螺栓。

2.2.焊接电源整体及周围的检修:2.2.1.检查气味、变色、发热迹象和内部连接是否牢固;2.2.2.重点检查在日常检修中未检修项目。

2.3.电缆:2.3.1.输入、输出端子电缆在日常检修的基础上检修;2.3.2.接地线检修。

2.4.线路板:2.4.1.检查线路版表面有明显破损、开列变形;2.4.2.各电器元件有无明显气味、变色、发热变形现象,连接是否牢固;2.4.3.反面烫金线路有无变形、断开和损伤;2.4.4.各插件连接是否牢固可靠。

3.绝缘耐压实验和绝缘电阻测量的注意事项:3.1.将焊机三个端子有导线连成一体,使之短路;3.2.将交流接触器三个输入端子与输出端子各自连接,呈短路状态;3.3.拆下二输出端子上的电缆,用导线将而输出端子短路;3.4.用导线连接晶闸管(SCR1-6)的阳极和阴极,形成短路;3.5.以上所用短路导线相同,应不小于1.25 m m2;3.6.拆掉外壳接地线(9#)KH-350 在底板两处用快速接头,KH-500在磁性安装板和底板分别使用快速连接接头接地;3.7.拆除送丝机等所有外围结构,使焊接电源独立。

车辆维修保养作业指导书2.1.日常检查保养项目2.1.1.检查手制动和脚制动2.1.2.检查照明、仪表信号系统及各种指示工作情况(机油压力、贮气筒压力、空滤器保养指示灯、电指示灯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