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2012年10月自考毛邓三试题和答案解析

全国2012年10月自考毛邓三试题和答案解析

全国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试题和答案解析课程代码:0370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A.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B.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C.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D.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正确答案:D解析: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第一个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A和B显然涉及的范围太宽,C涉及的范围不对。

2.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地概括为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内容已成常识。

3.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A.反对封建主义B.无产阶级领导C.反对帝国主义D.资产阶级领导正确答案:B解析:民主革命都反对封建主义,所以A不对。

旧民主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如果新民主革命也由资产阶级领导,那就不是区别了,所以D不对。

领导旧民主革命的资产阶级始终不能认清帝国主义本质,甚至对帝国主义抱幻想,因为它们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C没有说明根本原因,所以不对。

新民主革命与旧民主革命有几个区别,根本的是领导权不同。

4.首先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概念,并对其做出科学概括的是A.马克思B.恩格斯C.毛泽东D.邓小平正确答案:D解析:这是邓小平同志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贡献。

5.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A.发展B.改革C.创新D.求实正确答案:A解析:BCD的目的都是为了发展。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B.我国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C.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D.从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正确答案:B解析:ACD都不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任何国家都必须经历的,是我国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要最终进入共产主义不可避免的发展阶段,但不可能由这个阶段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7.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A.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B.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C.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D.全面建设发达的社会主义正确答案:A解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从进入社会主义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B是十二大的提法,在十三大时已经更改。

C是21世纪头20年的任务。

D不对,到21世纪中叶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8.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不可分割,其中改革是A.目的B.动力C.基础D.条件正确答案:B解析: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条件,改革是发展的动力。

9.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是A.农业、农村、农民问题B.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问题C.工农、城乡、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问题D.沿海与内地、东部与中西部、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协调发展问题正确答案:A解析:农业是民生国计的基础。

10.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A.量的优势上B.主体地位上C.控制力上D.竞争力上正确答案:C解析:A太片面了,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仅在量上有优势,更要在质上有控制力。

B不对,占主体地位的是公有制经济,而非专指国有经济。

D不是国有经济的主要责任。

1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需要加以限制发展的所有制形式D.会逐渐消亡的所有制形式正确答案:B解析:这是党的十五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定位。

1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确答案:B解析:A是我国国体。

CD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的内容,但根本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正确答案:C解析:A是灵魂。

B是主题。

D是基础。

14.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是A.为人民服务B.集体主义C.为社会主义服务D.国际主义正确答案:A解析:B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

C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

D不是思想道德建设中内容。

1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落脚点是A.以人为本B.科学发展C.改革开放D.民主法制正确答案:A解析: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B是方针。

C是动力。

D是保证。

16.台湾问题的实质是A.中美之间的问题B.中国内政问题C.中日之间的问题D.中国外交问题正确答案:B解析: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只能由中国人自己解决。

17.当今时代的主题是A.战争与革命B.合作与共赢C.和平与发展D.改革与开放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内容已经成为常识。

18.当前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是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B.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C.资源问题和贫富差距D.恐怖主义和局部战争正确答案:A解析:各国人民总体上是维护世界和平的,由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总是将战争凌驾在人民头上。

19.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是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各民族共同繁荣D.宗教信仰自由正确答案:C解析:民族平等和团结都是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20.加强党的建设,放在首位的应当是A.思想建设B.组织建设C.作风建设D.制度建设正确答案:A解析:人的任何行为都由思想支配。

思想建设的状况直接决定党的各方面建设。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1.邓小平“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的内容包括,是否有利于A.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B.巩固社会主义制度C.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D.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正确答案:ACD解析:本题要根据邓小平的原话。

B不是“三个有利于”标准中的内容。

2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是A.坚持改革开放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自力更生,艰苦创业D.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正确答案:AB解析:党的基本路线一般简称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23.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体现在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B.公有资产在所有地方和产业中都占优势C.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D.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正确答案:ACD解析:B不对,公有制经济占主体是对全国而言的,并不是在任何地方和任何产业都占优势。

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着力培养A.有理想的公民B.有道德的公民C.有文化的公民D.有纪律的公民正确答案:ABCD解析: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

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包括社会主义A.经济建设B.政治建设C.文化建设D.社会建设正确答案:ABCD解析:通过经济建设达到富强,通过政治建设达到民主,通过文化建设达到文明,通过社会建设达到和谐。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考生任选其中3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30分)26.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

答:(1)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2)没收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3)保护民族工商业。

27.我国为什么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所以是长期的,是因为(1)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发展社会生产力;(2)要用相当长的时期来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3)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也是重要因素。

28.简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答:(1)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2)对外开放可以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3)两者都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9.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哪些独特优势?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政党制度,符合中国国情,并有独特的优势。

(1)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有利于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

(3)有利于保持国家政局的稳定和社会安定团结.30.简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意义。

答:(1)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灵活性,有利于保持港、澳、台地区的稳定和繁荣,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

(2)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3)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4)为解决国际争端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例。

31.简述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成果。

答:(1)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确定正确的发展道路是非常重要的。

四、材料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32.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978年,党和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30多年来,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我国经济高速增长,GDP年均增长近10%,经济总量上升到世界第二位,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

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我国航空航天、大型计算机、大坝、高速铁路等重大工程技术已经赶上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人均寿命从1978年的68岁提高到73岁以上,5亿左右的人口摆脱了贫困;城乡人均住房面积成倍增加,医疗、教育、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移动电话、互联网用户、汽车年产销量迅速成为世界第一。

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答:(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更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无知文化需要。

(3)只有搞好经济建设,才能逐步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