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微之处显个性

细微之处显个性

细微之处显个性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习作五教学设计
郑丽香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用一两件事来介绍你的小伙伴,要写出小伙伴的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中提出:“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这要求我们教师要对学生继续在遣词造句和描述能力上加强进一步的指导,使学生的习作从中年级的“内容比较具体”提升到“内容具体”;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来丰富表达内容。

本次作文教学通过“文笔初试——领悟写法——修改完善——评赏提高”等教学步骤,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一再认识”的认识论原理,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参与实践中习作等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同伴的性格特点或品质。

学会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描写方法,试着具体写出同伴的特点。

2、通过习作片段赏析,渗透写法指导,提高习作能力。

3、学会在评改中领悟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能通过一两件具体事例,运用神态、语言、动作、外貌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2、教学难点:能运用神态、语言、动作、外貌等描写人物的方
法,具体细致地刻画出人物特点。

教学准备:
1、让学生课前观察人物的特点。

2、教学相关课件
教学课时:本课两课时完成,本教学为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文笔初探
1、游戏导入,引发习作兴趣。

老师描绘班上某个学生外貌特征,学生猜测老师所指学生之后,由其他学生补充说明该生性格方面的特点。

2、请用你们手中的笔,介绍你的好伙伴。

师以“老师很想认识我们班的每一位聪明的孩子”引导学生用手中的笔向老师介绍班上的某一个同学。

3、反馈交流,提出建议。

请个别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评点展示文的优缺点,再由教师评点总结引入下一环节的教学。

【设计意图:通过猜人物,让学生把关注的眼光投向身边的同学,激发了习作的兴趣,也为下面教学做很好的铺垫。


二、“下水文”赏析,感悟写法
1、引入“下水文”,领悟写法。

教师出示下水文,学生围绕“文中主人公给你的留下的印象深刻
吗?为什么?哪些地方你的认为写得很好?应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等问题谈体会。

2、出示“写作法宝”,梳理写法。

教师在学生谈论的基础上归纳写法并出示“写作法宝”:
写好人,有诀窍,认真观察要做到;
抓特点,写事例,细微之处很重要;
描外貌,绘神态,动作语言也需要;
察心理,多联想,修辞手法要用巧;
细琢磨,勤推敲,重点突出要记牢;
3、师小结:同样是写人,如果抓住了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腻地刻画,就能把事例写清楚,写具体,就能把人物写鲜活。

【设计意图:借助例文的进行指导,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既避免了枯燥的讲解,又将学到的写作知识向习作自然迁移,实现读写对接。


三、对照写法,修改完善,
1、对照“写作法宝”,说说你刚才写的片段中,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补充的?
请两三个学生自己对照法宝分析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2、“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来的。

如果你对自己先前所写的片段哪个地方还不够满意,那就认真再读一读,改一改吧。

课件展示习作要求:通过具体事例,用上细致描写人物的方法,
修改或续写片段。

3、学生修改习作,师巡视指导。

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学生在悠扬舒缓的音乐声中倾泻自己的奇思妙语。

【设计意图:借助教师梳理的写作要领,学生可以自己对照感悟文中的长处与不足,在自我修改的过程中领悟具体细致刻画出人物特点的方法,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


四、习作展示,师生评议
1、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并相互交流评议。

在这个环节,不仅要让学生评优,更要议不足并当场帮忙修改。

2、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互评互改,取长补短,激发了学生评改作文的兴趣,又进一步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同时使学生的分析、评价、习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五、交流总体构思,布置作业。

1、师生交流整体构思、布局谋篇。

师生围绕“几个特点放在同一段中叙述好还是分段好?如果把片段写成一篇文章,你还会写些什么,还要写些什么?”等问题探讨文章的整体构思及谋篇布局。

2、布置作业。

教师出示作业:用今天学到的描写人的方法,完善课堂上所写的片断,使它成为一篇佳作。

写完后,记得读一读,改一改。

【设计意图:第三学段课标习作要求学生要有篇章的意识,习作应由片段向篇章过渡,本环节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强化学生的篇章意识,实现学段目标的转化。


总评:
本次教学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通过猜人物,让学生把关注的眼光投向身边的同学,激发了习作的兴趣,解决了学生面对作文的畏难情绪,让他们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所作之文富有个性特征。

又借助学生易于接受的例文指导的方式,避免了枯燥的讲解,突出了读写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悦、游戏式的学习中掌握通过一两件具体事例,运用神态、语言、动作、外貌等描写人物的方法来细致刻画自己的小伙伴。

之后,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的写作要领,使学生可以自己对照感悟,在自我修改的过程中领悟具体细致刻画出人物特点的方法,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

学生的互评互改,使他们的分析、评价、习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文笔初试——领悟写法——修改完善——评赏提高”的教学步骤及一步步推进加深式的教学方式使本课的教学目标都一一有效达成。

当然,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好的教学方式也会有它的不足之处。

本课在教学中留给学生自主掌握的时间还不够充足,教师对整个教学环节时间的把握未能达到游刃有余,所以整个教学流程显得较为仓促,当然,这和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限制也是分不开的。

因此,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写法技巧的指导也就无法深入,更多是流于表面。

所以,如果要把这份教学设计再次付诸课堂并有效落实,我想应该要利用两个课时,重新设置教学流程的时间。

另外,本教学模式对教师个人的素质要求较高,没有一定的课堂教学经验及汪洋大海的知识储备,很难应付课堂临时生成性的问题,所以,提高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及知识储备也是当务之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