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

5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

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载体与体现,学科核心素养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

只有深入理解了学科核心素养,才能准确理解基于核心素养的新
课程改革,为即将全面铺开的新课程标准及其教学提供充分的准备。

从基础能力的角度来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其重点是强调核心素养的基础定位。

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科核心素养应该与该学科的基础性学习密切关联,从一个学科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中,落实对学习者的素质培育和人格培养。

所以,素养关注的不应该是以题海战术为基础所形成的应试经验,更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回避与逍遥。

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的成长历程、学科的教学推进,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关注的正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可以得到培育和塑造的素质和能力。

从这个角度来说,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就是一个学习者通过学习实现成长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首先关心的是要将学习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而不仅仅是关心他们记住了多少固化了的条目。

这种目标的设计,应该是基础性的,面向学习者成长的全过程,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对其持续产生影响的。

从独特贡献的角度来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其重点是强调核心素养的学科意义。

核心素养体系繁杂,教育课程门类繁多。

如何将这么多素养,通过这么多课程,整合到学生身上,成为一种具有整体性的学生素养表现?有的研究者就曾经提出这样的担心:每个学科都要有
自己的核心素养,汇总到学生那里,会不会成为负担?这是在理解学科核心素养与核心素养关系时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学科核心素养如何才能做到既能体现学科价值,又不增加学生的负担?我认为,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各个学科必须从自己的特性中提取本学科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最有价值的东西,将这些东西作为本学科的核心素养,并落实到教育教学中,发挥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贡献。

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科核心素养突出的应该是学科价值的个性与学生专业成长的综合性、整体性的有机结合,是该学科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综上所述,学科核心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可以从素养和学科两个角度来理解。

从素养的角度来说,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基础性作用在学科意义上的呈现;从学科的角度来说,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育人功能与学科价值的有机结合,是该学科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价值所在。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离不开学科的沃土,也不能抛弃基础性的育人价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