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专业:
1. 总平面图:注明人防工程设置范围;将不同战时功能的人防工程采用不同图例分别进行填充;
注明室外出入口位置。
2. 设计说明:人防抗力等级(不应有防常规武器)、平战时功能、防水等级(一级并让设计注明
做法)、总面积、人防建筑面积、室外口及通道面积、地面管理用房面积、人掩的掩蔽人数、门窗表人防门型号及门洞尺寸。
3. 人防平面:布局是否合理(口部及各房间布局需经验积累);人防门安装尺寸;临空墙及门框
墙厚度;需包含人防分区示意图。
4. 首层平面:人防风井及地面管理用房位置尺寸。
5. 室外出入口详图:需提供室外出入口人防层至屋顶各层平面及剖面,立面;雨棚长度不得大
于1000mm ;棚架顶板梁高不得大于500mm;棚架柱截面应为正方形且尺寸不得
大于500X500 ;钢筋砼外墙出地面高度不得大于500mm ;顶板女儿墙应为轻质材料。
(结构相应图纸同此要求)
6. 警报室详图:面积不得小于12 平米;门窗均应设置防盗措施,警报室应设置于上人屋面。
结构专业:
1. 设计说明:荷载取值是否全、抗力等级、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梅花形拉结筋做法(顶板外墙及
底板均应设置)
2. 基础平面:后浇带不应穿越门框墙;核对集水坑是否需要结构降板。
(如密闭门地梁配筋于此图
或基础梁平面中以地梁表形式给出,需核对活门槛、固定门槛地梁高度及宽度是否正确)
3. 墙体平面:临空墙、外墙及隔墙设置是否正确,扩散室及通风竖井墙体应按临空墙配筋; 人防
门门框墙厚度及安装尺寸; 如密闭门洞顶连梁配筋于此图或顶梁平面中以连梁表形式给出,需核对活门槛、固定门槛连梁高度及宽度是否正确; 核对设备留洞位置及做法(风管必须密闭穿墙管,水管密闭套管)。
4. 顶板平面:顶板厚度是否满足防早期核辐射最小厚度要求;核对顶板留洞。
5. 顶梁平面:车库中顶梁是否影响双扇人防门开启(要求门洞顶至梁底净空防护密闭门、
密闭门500,隔断门650,确实有困难如已施工等情况最小300)
6. 门框墙详图:活门槛地梁做法满足预埋前角钢设置要求; 门框墙厚度及安装尺寸; 防护密闭门
洞顶L梁设置高度距地最小2400;四角加强筋门框墙厚度》400时3根,小于400 时两根。
7. 出入口详图:楼梯间踏步,休息平台应双面双向配筋; 顶板雨棚长度大于500 时双面双向配
筋,小于500 时单面单向即可,雨棚配筋均不得与顶板拉通; 防倒塌棚架柱如设置独立柱基则基础埋深不得小于 1 米,其他要求同建筑专业。
通风专业:
1. 设计说明:注明抗力等级,各面积指标要求同建筑专业(给排水,电气说明同);注明
掩蔽人数; 清洁式、滤毒式通风量; 注明染毒区风管材质及坡度; 注明防毒通道实际换气次数;
设备表中各设备型号及数量,自排气活门只能选用PS-D250 型或YF-d200 型; 过滤吸收器500型及1000型不得混用。
2. 通风平面:人掩专业队救护站等排风口部风管管底距地高度净空2400mm ;防化值班室
测压装置室外端设置位置,直接由外墙出地面或设置于楼梯间,不得设置于风井内(因风井内不是零压力点);核对风管设置是否合理,通风是否短路。
3. 机房大样:手摇电动两用风机设置间距1400,;风机距地高度1005-1050mm ;滤毒罐换
气堵头应设置于进风端;阀门位置数量及间距,阀门间净距为阀门管径,距墙及阀门后设备净距管径的一半。
4. 通风专业规范图
5.2.8, 图5.2.9 及第5.2.16,第5.3.3 条均须严格执行。
给排水:
1. 设计说明:除前述要求外,各类水管材质,水箱容积及材质;穿越人防有防护密闭要求墙体及
顶板时阀门材质,类型,近端面距墙距离(200mm)
2. 给排水、消防平面:各防护单元战时给排水应自成体系不得混穿;双层人防或人防位于非人
防下层时上层污水不得排入人防区集水坑;管线不得穿人防门框墙。
3. 喷淋平面:密闭通道,口部洗消及消波房间内不得设置喷淋管线。
电气:
1. 设计说明:除上述要求外应仔细核对人防战时用电负荷等级描述是否正确,完整。
2. 配电系统图:应设置人防战时电源及电源转换装置。
3. 照明平面:熔断器设置位置(防护密闭门内侧,防护区内向人防外方向不得再接任何灯
具);各防护单元照明系统应独立;三种通风方式系统及呼叫电铃,按钮设置严格执行规范第
7.3.7,7.3.8 条要求。
4. 动力平面:桥架不得穿越门框墙(弱电平面同);滤毒室内插座数量应与过滤吸收器数量一
致;备用电源套管设置严格执行规范第7.4.5 条。
5. 消防平面:消防烟感、温感穿人防有防护密闭要求墙体应预埋密闭接线盒,规范条文解释中
及电气专业图集中均有该部分示意图。
6. 人防警报控制室:不小于6kW 三相动力电,电话接口,插座。
如设置地面管理用房则设备专业应提供管理用房给排水,采暖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