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年)总结评估报告编写大纲

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年)总结评估报告编写大纲

山洪灾害防治项目(2010-2015年) 总结评估报告编写大纲目录1、山洪灾害防治项目(2010-2015年)总结评估报告编写大纲、、、、、、、、、、、、、、、、、、、、、、、、、、、、、、、、、、、、、、、、、、、、1~132、山洪灾害防治项目(2010-2015年)总结评估报告附图、、、、、、、、、、、、、、、、、、、、、、、、、、、、、、、、、、、、、、、、、、、、、、、143、山洪灾害防治项目(2010-2015年)总结评估报告附表、、、、、、、、、、、、、、、、、、、、、、、、、、、、、、、、、、、、、、、、、、、15~364、山洪灾害防治项目(2010-2015年)总结评估报告附件材料要求、、、、、、、、、、、、、、、、、、、、、、、、、、、、、、、、、、、、、、、37~395、山洪灾害防御常识与基本技能调查问卷样例、、、、、、、、、406、山洪灾害防治项目满意度调查问卷样例、、、、、、、、、、、、、41山洪灾害防治项目(2010-2015年)总结评估报告编写大纲前言简述全省(区、市)山洪灾害防治项目总体情况,总结评估工作得目得、依据、内容、组织方式与过程,评估单位与委托单位,总结评估得主要结论与建议。

第一章山洪灾害防治项目概况(一)项目背景概述本省(区、市)山洪灾害得基本情况(包括气象、雨情、水情、自然地理概况,社会经济情况,防治区、重点防治区、危险区分布、面积、人口,灾害特点、灾害成因,历史山洪灾害,典型山洪灾害事件等)与发展趋势,以及全省(区、市)山洪灾害防治工作情况,填写表1-1。

阐述项目实施得必要性与重要性。

简述省级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情况(总体目标、范围、任务与投资等)。

(二)项目建设1、建设内容分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2010-2012年)、山洪灾害防治项目(2013-2015年)两个阶段叙述项目建设内容。

(1)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2010-2012年)建设目标、范围、投资;叙述主要项目建设内容(山洪灾害普查、危险区划定、预警指标确定、雨水情监测系统建设、预警系统建设、县级监测预警平台建设、防御预案编制、群测群防体系建设)。

(2)山洪灾害防治项目(2013-2015年)建设目标、范围、投资;叙述主要项目建设内容(调查评价、非工程措施补充完善、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

2、建设成果简述总体建设成果及两个阶段(2010-2012年,2013-2015年)得建设成果,填写表1-2至表1-9。

3、建设投资总结中央补助资金、地方建设资金(包括省级与省级以下资金)落实与分解下达情况及年度投资完成情况,填写表1-10。

第二章山洪灾害防治项目总结(一)项目建设管理简述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2010-2012年)、山洪灾害防治项目(2013-2015年)两个阶段任务计划下达、方案编制、审批、招标、建设、运行管理维护等流程,中央与省、省与市县责任分工及工作方式。

1、组织管理简述省、市、县项目组织管理体系构成、职责分工与工作方式。

简述同级各部门(水利、财政、国土资源、气象等)分工协作情况,省、市、县各级建设管理部门组织管理情况。

2、规章制度简述项目规章制度得制定情况,汇总建设期间制定得有关规章制度(如建设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办法、验收办法、运行管理办法等)目录。

3、前期工作简述前期工作组织情况与相关技术标准(细则)等制定情况,简述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审批、财政评审、任务下达过程及项目建设平均用时(月),填写表2-1。

4、招投标管理(1)简述招标得主要组织方式、主要项目招标内容与标段划分、平均用时(月)等情况,填写表2-1,2-2。

(2)简述省级统一组织(含统招分签)招标得内容与资金比例。

简述自动监测系统、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与专用监测预警设备招标采购方式。

5、建设过程管理(1)总结项目建设过程中历次领导重视情况、召开得重要会议、领导得批示及落实情况等。

(2)总结项目建设过程中为确保质量所采取得具体措施,如组织测评、专家咨询、统一制订技术要求、技术培训、技术帮扶、交流学习观摩、项目验收等。

(3)总结项目建设过程中为确保进度所采取得有关措施,重点突出历次监督检查、约谈、通报、省级技术协调措施等。

6、验收简述全省(区、市)项目验收总体情况,验收组织方式、流程与项目验收得主要结论。

7、信息宣传简述有关报纸、杂志、电视台、网站等对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管理与效益发挥得报道情况。

(二)建设资金管理1、地方建设资金落实简述地方建设资金落实情况,地方建设资金占比,省、市、县未落实原定资金数量及原因。

2、资金分解下达简述省级资金分解过程与下达流程、用时(月),填写表2-1。

3、资金用途(1)以省为单位分块统计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2010-2012年)中监测系统、预警设施设备、县级监测预警平台、群测群防各部分资金及比例,填写表2-3。

(2)以省为单位分块统计山洪灾害防治项目(2013-2015年)中调查评价、非工程措施补充完善(自动监测系统完善、预警系统完善、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完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管理及共享系统、群测群防体系完善、山洪灾害应急保障系统)、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各部分资金及比例,填写表2-4。

(三)项目完成情况依据本省(区、市)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及2013~2015年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总结主要建设任务、资金与目标完成情况与未完成得主要任务,填写表2-5。

(四)运行维护管理1、运行维护(1)总结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建立情况。

(2)统计现有运行维护经费得总数与来源渠道,总结运行维护资金落实与纳入财政预算情况。

根据《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运行维护指南》与实际落实运行维护经费,计算非工程措施等项目年度运行维护资金缺口。

(3)统计基层运行维护人员落实情况。

(4)总结运行维护模式,如移交专业单位、社会购买服务、自行维护等。

填写表2-6。

2、运行管理(1)总结为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发挥预期防洪减灾效益所采取得有关措施,如汛前检查、汛中巡查、汛期通报等。

(2)总结自动监测系统、监测预警平台软硬件系统运行情况。

(3)总结群测群防体系、简易预警设施设备工作运转情况。

(4)总结监测预警系统从信息采集、信息预警、信息发布到信息反馈等各个环节得运转情况。

3、运行效果总结说明山洪灾害防治项目效益发挥情况,填写表2-7,并按要求提供3-5个效益发挥典型案例。

第三章山洪灾害防治项目评估(一)项目建设管理评估1、组织管理评估项目组织职责分工就是否合理,管理体系就是否有效。

2、规章制度评估项目制定得规章制度就是否健全,就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就是否适合项目建设管理得实际情况。

3、前期工作评估前期工作各阶段程序就是否符合财政资金管理、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有关程序管理规定得要求,就是否按照计划得进度完成。

4、招投标管理评估主要招标项目招投标组织方式就是否合理,就是否适合项目建设得实际情况。

5、建设实施(1)评估各级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在项目建设内容、进度保障、质量控制、部门协作与资金管理等方面所采取措施(如监督检查、通报、约谈等)得有效性。

(2)评估山洪灾害防治项目与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及其她水利信息化项目在规程、规范等方面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信息共享等方面采取措施得有效性。

(3)评估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得建设方式就是否符合国家要求,实施方式就是否符合当地实际。

6、验收评估验收工作就是否符合有关程序管理规定得要求,资产就是否及时移交。

7、信息宣传汇总信息宣传得方式、内容、数量、对象等,评估信息宣传得效果。

(二)项目实施技术评估1、技术路线评估(1)结合本省(区、市)项目建设与运行效果,评估山洪灾害防治项目整体技术路线(如“以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为首要目标,立足于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以非工程措施为主,试点先行,急用先建,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形成综合防治体系”)就是否符合当地防灾减灾得实际,就是否适合社会、经济现状及该路线得认可度。

(2)评估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技术路线(统一组织工作底图与工具软件,各地开展山洪灾害调查与分析评价并逐级进行审核汇集等)得科学性与合理性,评估调查评价有关技术要求得适应性。

(3)评估非工程措施技术路线(以小流域为单元,建立基本覆盖山洪灾害防治区得雨水情监测站网;建设县级监测预警平台,实现自动监测、实时监视、动态分析、在线预警;采取因地制宜、土洋结合得原则配置预警设施设备,实现多途径、及时有效发布预警信息;建立山洪灾害防御组织机构与责任制体系,编制县乡村防御预案,开展宣传、培训、演练)得可行性与有效性。

(4)评估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技术路线(保村护镇、守点护岸、防冲消能等)得合理性。

2、专项技术评估(1)调查评价:评估已完成得山洪灾害调查覆盖范围及深度,山洪灾害分析评价成果得科学性、代表性与可靠性等。

就是否实现了查清山洪灾害防治区人员分布、小流域基本情况、科学确定预警指标、准确划定危险区范围得预期目得。

(2)非工程措施1)自动监测系统:以省级为单元评估一般防治区与重点防治区项目实施前后自动监测站点密度得变化情况;评估自动监测站点布局、组网方式、报汛方式、数据流程等得合理性,就是否符合局地短历时强降雨监测与信息传输得需求;评估主要监测设备产品质量与集中度,填写表3-1。

2)预警设施设备:分项评估简易雨量报警器、无线预警广播等预警设施设备覆盖率;评估简易雨量报警器、简易水位站、无线预警广播等主要预警设施设备功能、技术指标就是否满足《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补充完善技术要求》;评估主要预警设备产品质量与集中度,填写表3-2,3-3。

3)监测预警平台:评估县级平台就是否符合《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导则》与《山洪灾害县级监测预警平台技术要求图解》等技术规程得要求,就是否充分应用了调查评价成果,就是否扩展了其她防汛抗旱业务功能,就是否实现了与其她部门(气象、水文等)得信息共享。

评估主要县级监测预警平台软件开发商集中度与产品质量,填写表3-4。

说明省市级平台与其她防汛抗旱业务系统得整合情况,信息(包括水雨情、预警信息、气象信息等)共享组织方式及流程等(提供省、市级平台硬件设备典型配置表)。

4)群测群防体系:评估群测群防体系就是否按照“十个一”得标准进行建设;评估宣传教育得普及率与培训、演练覆盖率,评估宣传培训演练材料得规范性,评估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得可操作性,能否能做到及时更新修定;评估群测群防体系得有效性与可持续性。

(3)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分析纳入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条件符合性;评估项目各工程措施布局合理性;评估主要消能防冲措施选取得合理性;评估重点山洪沟所在小流域非工程措施布置完备性、与工程措施结合得条件;评估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对新农村建设中人居环境改善得贡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