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五首》练习题
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注释】①沈佺(quán)期:唐代诗人。②平仲:银杏的别称。③浮客:游子。 诗人自指。
5.“夜宿七盘岭”中“宿”字的意思是__住__宿__(_住__)_;__过__夜____。 6.“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____围__绕__“__山__月__近__得__仿__佛__就__在__窗__前__;__银__河__低__得__好__像__要__流__进__房__门__”__回__答__。______
4.根据提示默写。 (1)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 诗句是:__念__天__地__之__悠__悠__,___独__怆__然__而__涕__下_。 (2)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用“_不__畏__浮__云__遮__望__眼_,_自__缘__身__在__最__高__层_”来表 达自己不畏奸佞,推行新法的决心,显示了高瞻远瞩的气概。
(3)杜甫的《望岳》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出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句子 是:__造__化__钟__神__秀____,_阴__阳__割__昏__晓_____。 (4)(南通中考)陆游《游山西村》中“_山__重__水__复__疑__无__路_,柳__暗__花__明__又__一__村__”写 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又复现的境界,启迪人们正视艰难,勇于开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 __这__首__诗__通__过__描__写__旅__途__夜__宿__七__盘__岭__的__情__景__,__表__达__了__诗___人__独__宿__异__乡__的__愁__思__(_惆__怅 __的__情__绪__),__流__露__出__对__故__乡__的__依__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宜昌中考)请在下边的方框内分别填充一个恰当的字,并解释这个字的 意思。
A. 孺 子可教 意思: ___________小___孩__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耳 濡 目染 意思: ________沾__染__,__受__熏__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单元 观照自然风物
20古代诗歌五首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独怆.然.而涕下( 悲伤的样子 )
(2)造化钟.神秀( 聚集
)
(3)自缘.身在最高层( 因为 )
(4)拄杖无.时.夜叩门( 随时 )
(5)落.红.不是无情物( 落花 )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明了诗人什么决心?蕴含着怎样的生活 哲理? _表__明__了__诗__人_不___怕__困__难__,__敢__于__攀__登__,__俯__视__一__切__的__决__心__,__蕴__含__了__只__有__不__怕__困__难__,_ _敢_于__攀__登__绝__顶__,__才___能__俯__视__一__切__,__傲__视__群__雄__的__生__活__哲__理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己亥杂诗》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 _示__例__:__这__两__句__话__以__“__落__红__”__和__“__春__泥__”__为__喻__、__生__动__形__象__地_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表__达__了__作__者__虽__辞__官_ _离__京__,__仍__然__关__心__国__家__前__途__和__命__运__的__思__想__感__情__或__充__满__了__奉__献_ 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