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化学硫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总结及答案(1)

完整版化学硫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总结及答案(1)

D.硫不能一步变为三氧化硫,D不选;
答案选C。
12.浓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可以加热),既体现酸性、又体现氧化性的是( )
A.铜B.炭C.五水硫酸铜D.氧化铜
【答案】A
【详解】
A.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浓硫酸表现酸性和强氧化性,A符合题意;
B.炭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浓硫酸表现强氧化性,B不符合题意;
C.用浓硝酸与Cu反应制取NO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C不符;
D.用Na2SO3和浓H2SO4反应制取SO2,SO2在水中溶解度大,不用排水法收集,故D错误;
故选A。
6.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将甲和乙两种混合气体同时通入过量的丙溶液中,一定能产生沉淀的组合是()
序号



石灰水
HCl
石灰水
A. B. C. D.
B
向水中加入金属钠,钠熔成闪亮的小球浮在水面上
钠与水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钠的密度比水小
C
向某钠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该盐一定是碳酸钠
D
某物质的焰色试验火焰显黄色
该物质一定不含钾元素
A.AB.BC.CD.D
【答案】B
【详解】
A.氯化银、碳酸钡、亚硫酸钡和硫酸钡均为白色沉淀,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溶液中不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还可能含有银离子或碳酸根离子或亚硫酸根离子,故A错误;
B.金属铜和稀硫酸之间不会反应,加热可以和浓硫酸之间反应,故B错误;
C.浓硫酸和稀硫酸中H化合价+1价,O元素是-2价,根据化合价规则确定S的化合价都是+6价,故C正确;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用作干燥剂,但是稀硫酸不具备,故D错误;
故选:C。
2.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答案】B
【详解】
A. 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所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A错误;
B. 同体积、同密度的N2O和CO2的质量相等,因为N2O和CO2的摩尔质量均为44g/mol,所以两者的物质的量相等,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故B正确;
C. 钠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所以1mol钠与氧气反应不管是生成Na2O还是Na2O2,失电子数目均为NA,故C错误;
完整版化学硫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总结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时都能与铁发生反应,放出气体B.加热时都能与铜发生反应
C.硫元素的化合价都是+6价D.都能作为气体的干燥剂
【答案】C
【详解】
A.常温下浓硫酸遇到金属铁会发生钝化,稀硫酸和铁之间反应产生氢气,故A错误;
SO2有氧化性
C
酸性KMO4溶液溶液
紫色褪去
SO2有还原性
D
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
溶液红色褪去
SO2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A.AB.BC.CD.D
【答案】A
【详解】
A.SO2与H2O2反应生成H2SO4,结论错误,故A错误;
B.SO2与H2S反应生成S沉淀,SO2中S元素化合价降低,SO2表现氧化性,故B正确;
选项
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B
C
D
X
CO
SO2
CO2
Cl2
Y
浓H2SO4
NaHCO3饱和溶液
Na2SO3溶液
NaHSO3饱和溶液
A.AB.BC.CD.D
【答案】B
【详解】
A.CO不能使品红褪色,A错误;
B.若关闭活塞K,SO2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气体,品红溶液无变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K,SO2使品红褪色,B正确;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注意丙过量,对相应物质的化学性质要掌握到位。解题时要认真审题、一一排查,同时要掌握 的氧化性, 具有还原性, 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气体通入 溶液后,由于溶液酸性增强, 将被 氧化生成 ,此时有 沉淀生成。
7.下列关于单质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硫的活泼性不如氯气
取少许两种物质,加入几滴水,插入温度计,温度降低的是Na2CO3
B
探究Na2O2与水反应
将2mL水滴入盛有1g过氧化钠试管中,立即把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木条复燃,证明有氧气产生
C
检验Fe3+中是否含Fe2+
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变红则含Fe2+
D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SO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含有SO
C.SO2有还原性,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使高锰酸钾褪色,故C正确;
D.SO2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氢氧化钠溶液碱性减弱,溶液红色褪去,故D正确;
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二氧化硫的性质,注意掌握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以及酸性氧化物的性质,试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
11.下列图示箭头方向表示与某种常见试剂在通常条件下发生转化,其中6步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一组物质是( )
5.如图是产生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最适合于
A.用H2O2溶液和MnO2反应制取O2
B.用浓盐酸和MnO2反应制取C12
C.用浓硝酸与Cu反应制取NO2
D.用Na2SO3和浓H2SO4反应制取SO2
【答案】A
【详解】
A.用H2O2溶液和MnO2反应制取O2,固体不加热,故A符合;
B.用浓盐酸和MnO2反应制取C12,是固体加热,故B不符;
D.检验溶液中是否含SO 时,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该沉淀可能是AgCl也可能是BaSO4,不能说明含有SO ,故D错误;
答案选B。
15.下列“推理或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相符的一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推理或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
【答案】A
【解析】
【详解】
由于石灰水过量,因此必有 和 沉淀生成,故 正确;
同样由于石灰水过量,因此必有 沉淀生成,故 正确;
气体与 不反应, 气体通入 溶液后,由于溶液酸性增强, 将被 氧化生成 ,因此有 沉淀生成,故 正确;
和 混合后, 将被 氧化成 ,通入 溶液后有 沉淀生成,故 正确;
当 过量时溶液中 沉淀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当 不足时,最终无沉淀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 错误。
C.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钠先与水反应,产物再与硫酸铜反应,而钠不能与Cu2+发生置换反应,C不正确;
D.过量SO2通入NaClO溶液中,产物中HClO与 还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二者不能共存,D不正确;
故选B。
14.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
操作、现象及结论
A
鉴别NaHCO3与Na2CO3
D. 1L 0.45 mol/L Na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5 mol/L,0.1L 0.15 mol/L AlCl3溶液的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5 mol/L,两者Cl-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故D错误;
答案:B。
9.下图是一检验气体性质的实验装置。向装置中缓慢通入气体X,若关闭活塞K,则品红溶液无变化,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K,则品红溶液褪色。据此判断气体X和洗气瓶内液体Y(足量)可能是()
C.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2Na+Cu2+=2Na++Cu
D.过量SO2通入NaClO溶液中:SO2+ClO-+H2O=HClO+
【答案】B
【详解】
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CaCO3,难溶于水,不能改写成 的形式,A不正确;
B.0.5molCl2先与1molFe2+反应,另外0.5molCl2再与1molBr-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2++2Br-+2Cl2=2Fe3++Br2+4Cl-,B正确;
C.五水硫酸铜中加入浓硫酸,生成无水硫酸铜,浓硫酸表现吸水性,C不符合题意;
D.氧化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浓硫酸表现酸性,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在稀盐酸中投入大理石粉末: +2H+=CO2↑+H2O
B.1mol氯气通入含1molFeBr2的溶液中:2Fe2++2Br-+2Cl2=2Fe3++Br2+4Cl-
D.常温时将Fe片放入浓硫酸,无明显现象是因为Fe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的钝化膜阻止了反应的进行,D错误。
故选B。
4.实验室制备SO2反应原理为:Na2SO3(固)+H2SO4(浓)=Na2SO4+SO2↑+H2O.选择装置制备并收集干燥SO2正确的连接顺序为( )
A.a f g d c eB.b g f d c eC.a f g c d eD.a f g d c h
A
Fe3+有氧化性
FeCl3溶液可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铜
B
SiO2有导电性
SiO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C
SO2有漂白性
SO2可使溴水褪色
D
浓硫酸有强氧化性
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和CO
A.AB.BC.CD.D
【答案】A
【详解】
A.由于Fe3+有氧化性,可以与铜反应,故FeCl3溶液可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铜,A正确;
D.常温时将Fe片放入浓硫酸,无明显现象是因为Fe和浓硫酸不反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