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陕西省普通高级中学示范学校评估细则
陕西省普通高级中学示范学校评估细则
3.采取切实措施大力宣传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成为学校全体教师和职工的共同追求和行动指南;学生家长了解和认同学校的办学理念,并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5分)
2.办学理念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各部门有落实学校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的具体措施及实际行动,并取得显著成绩。(15分)
4.采取切实措施落实学校办学理念。学校及各部门的工作规划、计划、方案,各项规章制度,学校文化建设等充分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且措施切实可行。(5分)
8.教职工的工作条件、生活待遇不断提高,极大地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学校朝气蓬勃、和谐奋进;各项工作有声有色,不断涌现新的经验;办学效益高,社区各种教育资源为学校充分利用,学校自身各类教育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15分)
22.学校教师办公条件良好,适应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关心教职工生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帮助教职工解决生活困难,努力提高教职工收入。(5分)
1.办学理念符合教育方针,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具有时代特点,体现了学校的传统和特色。(5分)
1.召开教职工、学生、家长座谈会;
2.查阅学校发展规划和近三年工作计划、总结、会议记录等档案资料;
3.实地查看;
4.问卷调查。
2.学校能够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和自身实际确定办学目标,定位准确,思路清晰。(5分)
陕西省普通高级中学示范学校评估细则(试行)(总分600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 估 要 素 及 赋 分 标 准
得分
评 估 方 法
一
办
学
理
念
和规划ຫໍສະໝຸດ 管理(120分)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明确、清晰,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学校教职工、学生和家长积极参与,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15分)
4.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健全,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制度规范符合改革的要求,有学校特色,为师生员工普遍认可,执行情况较好;基本实现管理手段现代化。(15分)
10.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健全、完善、规范,符合科学发展观,体现学校办学理念,能够保障和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5分)
11.各项规章制度得到有效落实,信息传递与反馈渠道畅通,上传下达效能高,令行禁止,解决问题及时,保障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高效有序。(5分)
48.建立了校本教研制度和教学成果评审制度。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质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为目的,结合课改围绕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重建教学管理制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方面选题,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并积极开展教学评审活动,对教育教学成果给予表彰奖励。(3分)
49.全体教师及管理人员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并取得成果。学校平均每年承担有省部级重点课程1项以上(一项以上3分,以下0分),一般课题3项以上(3项以上3分,以下每项1 分),大多数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每年每人平均公开发表论文不少于1篇(100%以上6分,75%以上5分,50%以上4分,50%以下0分)。(共12分)
27.建立年级组长、班主任工作例会制度,加强班级建设,形成文明诚信、互助友爱、健康向上的良好班风。(2分)
28.班级、团组织活动有计划,做到主题明确、内容健康、形式活泼、全员参与。团委会、学生会、班委会等组织定期开展专题性德育活动。(2分)
29.贯彻中小学德育文件精神,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落实《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行为规范训练和检查评比形成制度。(2分)
44.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多元民主的教师评价制度。不单纯以学生学习成绩为标准来评价教师工作业绩,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与需要。评价体系应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学生的了解和尊重、教学实施与设计以及交流与反思等。(5分)
45.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情绪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以及交流合作等,使“教师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5分)
16.学校有符合办学理念和总体发展规划的“三风”建设规划,目标明确,措施得力。(5分)
17.学校各部门、每个教师的工作计划,以及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都能体现学校“三风”建设要求,能够确保良好“三风”的逐步形成。(5分)
18.学校校风好、教风正、学风浓,并得到教师和社会广泛认可。(5分)
7.学校校务公开,管理民主。各部门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师生参与性强,教职工权益、利益得到尊重与保障,形成了团结奋进的良好局面;建立与社会沟通合作的机制,主动听取学生、家长的意见,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规范办学行为。(15分)
7.学校有符合办学理念,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符合学校实际的中期和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各部门有配套的落实措施。(5分)
8.学校发展目标明确,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措施得力,全面科学,既具有前瞻性,体现时代要求和教育改革发展要求,又符合实际,切实可行。(5分)
9.建立了有当地政府、教育专家、社区和教师代表参与的学校发展规划制定、审议、调整与监控机制。(5分)
40.能有效整合各种教学资源,课堂教学与社会和学生实际联系密切,能够创设有利于学生分享经验、挑战智慧、意义建构的问题情境。(3分)
41.积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探索网络环境下教学改革。(3分)
42.作业管理立足于减轻课业负担,创导多样化的作业检查批改方式。(2分)
43.学习辅导体现因材施教原则,不进行集体补课;考试(查)方式多样化,侧重素质与能力考查。(2分)
12.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积极改革评价制度。立足学生、教师及教育的发展,形成了科学的课程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等体系,重视社会、家长的评价,建立定期邀请家长随堂听课的制度,有效地促进了教育教学的改革。(20分)
30.制定具体措施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根据各年级实际,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优秀民族传统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积极开展“三讲两实践”活动(3分)。
3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讲座、宣传、活动课、咨询活动等)。(2分)
32.建立健全学生思想道德行为评价制度,并将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定体系。(3分)
10.有符合课程改革要求,体现学校办学理念的课程发展规划,有保障课程开发与不断更新的制度与机制,形成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学生有充分的选择自由;创造性地执行国家及地方课程方案,高质量地实施各类课程,有一大批深受学生欢迎、能为兄弟学校示范的精品课程;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编写的教材深受省内外学校欢迎。(20分)
36.能充分挖掘优势资源,开发充分体现自身特色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建设经验具有推广价值。(3分)
37.有一大批深受学生欢迎、能为兄弟学校示范的精品课程。(3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 估 要 素 及 赋 分 标 准
得分
评 估 方 法
11.大力推进教与学方式的改革,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教学环境,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形成高效、富有个性的学习策略。各类探索蔚为风气,绝大多数教师有心得、能示范;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探索网络环境下教学改革,有丰富的成果与经验。(20分)
5.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充分体现学校办学理念,落实办学理念成为全体教职工的自觉行为。(5分)
6.学校落实办学理念取得显著成效。(5分)
3.根据学校实际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经充分论证,形成了明确的办学目标和发展规划;发展规划涵盖全面,重点突出,措施扎实,具有先进性和示范性;近期规划实施情况好。(15分)
23.学校总结一批有应用和推广价值的经验,获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表彰奖励。(5分)
24.学校能充分利用自身和社区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5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 估 要 素 及 赋 分 标 准
得分
评 估 方 法
二
课
程
改
革
与
素
质
教
育
9.创造性地贯彻党和国家有关德育工作规定,工作有特色;德育与各项工作有机融合,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活动,效果好。(20分)
46.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给予学生更大的成长空间。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5分)
47.建立教学开放日制度,定期邀请学生家长来学校听课,听取家长对教学改革的意见和建议。(5分)
33.制定了学校课程发展规划。课程规划充分体现了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3分)
34.建立了有多方参与的“课程审议制度”和“课程评价制度”。(3分)
35.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有效实施。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省教育厅文件,制定课程实施计划,课程实施的基本要求,课程评价意见等。开齐课程门类,开足课时。能根据学校实际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方案。能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开设尽可能多的选修课程,实行行政班与教学班相结合的班级制度,学生有充分的选课自由,有更多的选择机会。(8分)
38.积极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全体、全程、全心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养成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课堂教学高效有序。(5分)
39.倡导设计有个性的教学设计方案,充分体现多维目标,按照课程标准确定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不随意拔高教学难度,增加教学内容。教学策略适合学生实际,注重实效。(5分)
50.积极开展诸如集体备课、教学反思、教学案例分析、听课评课、专题讲座等研究活动,活动记录完整。(5分)
14.积极主办或参与国内外教育交流;通过互派教师、学生等多种方式,加强与国外学校的联系,扩大学校开放度。(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