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813文学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3年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813文学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3年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813文学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
1.四分法
答:四分法是我国五四以来传统的文学体裁的分类法之一,即根据作品的结构、体制和语言运用等特点,把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种体裁。

它既注意了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不同方式,又注意到作品体制上的差别,符合文学实际。

此种分类法定名具体、类属单一、易于掌握。

2.语流音变
答:语流音变指的是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

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四种。

语流音变是语言在使用过程中的自然变化,使得语言更流畅的表达意义,使得交际更加方便。

3.文字
答: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文字发展早期是图画形式,后来逐渐发展完善而分成各小类。

依据最小单位的不同可以将文字划分为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

表音文字按照字符所表示的语音单位的性质分为音位文字、辅音文字和音节文字。

文字根据起源的不同可以分为自源文字和他源文字。

文字在人类历史上有着很
重要的作用,它拓展了语言的功能,突破了语言在地域和时间上的局限,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和传播,书面语也因此得以产生,从而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4.自然主义
答:自然主义是19世纪西方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以1880年左拉《实验小说》和《自然主义小说家》两部论文的发表为兴起的标志,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传至欧美和世界各国。

自然主义思潮持续的时间并不长,成就基本只局限于文学领域。

作为创作方法,自然主义追求绝对的客观性,崇尚单纯地描摹自然,着重对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作记录式的写照,并企图以自然规律特别是生物学规律解释人和人类社会。

在文学艺术上,以“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摹仿”作为出发点的自然主义创作倾向,是同现实主义创作倾向一样源远流长的。

自然主义文学是西方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到极致蜕变的产物,也是生物学、遗传学等科学理论影响文学创作的结果。

二、简答题
1.简述五种语法范畴的特点。

答:语法范畴是各种语法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

(1)从语法形式上看,包括所有显性语法形式和隐性语法形式,从语法意义上看,包括所有结构意义、功能意义和表述意义。

狭义语法范畴是词的形态变化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又称形态语法范畴。

(2)常用的五种语法范畴有:性、数、格、时、体。

阳性,并用不同的形式标志表示。

如俄语。

②数是主要与名词相关的语法范畴,一般用名词或代词的词形变化区别单数或复数,或是单数、双数或复数。

如英语,阿拉伯语等。

③格是表示词语之间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的语法范畴。

如俄语。

④时是与动词相关的语法范畴,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和状态。

时表示行为动作的时间与参照时间(一般是说话时间)的时序关系,一般分为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

⑤体是与动词相关的语法范畴,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和状态。

最常见的有完成体或未完成体。

2.简述词义的性质。

答:现代汉语中词义的性质主要包括概括性、模糊性和民族性三个方面。

(1)词义的概括性
①词义为了准确地表示词的对象、范围,便须舍弃各种义项的具体的个别的特征,概括出对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

这就是词义的概括性。

②凡词所表示的对象都应该有这种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而该词所不能表示的对象都没有这种特征,只有这样,词义才能准确地把词同相应的事物联系起来。

任何一个词的意义都具有概括性,即使专有名词也不例外。

(2)词义的模糊性
①词义的模糊性指的是词义的界限有不确定性,它来源于词所指的事物边界不清。

但它与邻近事物的差异是逐步扩大的,其间本不存在明确的界限。

(3)词义的民族性
①同类事物,在不同的语言里用什么词、用几个词来表示可以不同,词义概括的对象范围也可以不同,它体现了词义的民族性。

②词义不仅在理性意义上有民族性,在附加色彩上也可以显示出民族性。

3.简述文本解读在文学阅读中的地位及作用。

答:文学文本解读是文学的内部研究,它以语言为中心,主要研究文学的内在特质,如语言、形式和文体。

文本的研究主要包括文学言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和文学意蕴层面的研究。

(1)文本解读在文学阅读中的地位
文本解读在文学阅读中居于核心地位。

文学文本的解读活动也就是文学接受或文学鉴赏活动,是一个反映、实现、改变、丰富文本的过程,也是一个融会了解读者的感受、体验、联想、想像,以及审美判断等多种心理活动机制的特殊的认识活动和心理活动过程。

文学作品的形象与意蕴,作者的思想与情感都需要读者从文本的解读之中获取,文本解读是文学作品价值实现的途径,是沟通读者与作者的桥梁,它在文学接受活动中居于核心地位。

(2)文本解读在文学阅读中的作用
①回到语言本身,发掘文本语言所蕴含的丰富意义。

对于一部文学作品而言,它使用
的语言的真正意义往往要在“言外之意”中寻找。

我们对文学作品语言的理解,更重要的也是更困难的则是要通过“想象”来琢磨其“言外之意”。

通常文学语言的“言外之意”是因为特定的语境而产生,也常常与修辞的使用有关联。

或者说,文学语言之所以富有“言外之意”,最本质的原因在于,文学语言的功能就是“立象”,而所立之“象”所包含的“意蕴”就超越了“言”,含蓄得多,也丰富得多。

②解析“意象”和“故事”,发掘其中所隐含的深厚内蕴。

从本质意义上说,文学作品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凝结。

但是,这种思想情感不是直接地说出来,而是要有意识地运用艺术的形象来表现,这“艺术表现”的最基本的手法就是暗示、影射和象征,也就是说,文学作品是具有隐喻性和象征性的。

所以,我们在解读文学作品时,需要透过语言来领悟其中的“含义”,尤其需要透过“意象和故事”来领悟“意象”中所蕴含的“意”和“故事”之中所潜藏着的“意义”。

③寻找文本的隐秘处,发掘其中隐藏的深刻意义。

作者常常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常常并不把自己的要表达的“意义”直白地“说”出来,而是要用形象的方式来暗示或隐喻,将自己的“意义”隐藏起来,或者是在最隐秘的地方略微显示一点点,以引导或者说是诱惑读者去发现,去琢磨。

所以,作为读者,尤其需要在反复地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努力地发现文本的隐秘处,进而从此发掘出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意”。

4.简述结构主义的特点和缺陷。

答:结构主义是二十世纪下半叶一些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家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里最常使用的分析语言、文化与社会的研究方法之一。

结构主义可被看作是一种具有许多不同变化的概括研究方法。

其目的就是试图使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也能像自然科学一样达到精确
化、科学化的水平。

(1)结构主义的两个基本特点
①整体性。

结构主义认为,整体对于部分来说是具有逻辑上优先的重要性。

因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复杂的统一整体,其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的性质都不可能孤立地被理解,而只能把它放在一个整体的关系网络中,即把它与其它部分联系起来才能被理解。

结构主义坚持只有通过存在于部分之间的关系才能适当地解释整体和部分。

结构主义方法的本质是力图研究联结和结合诸要素的关系的复杂网络,而不是研究一个整体的诸要素。

②共时性。

强调共时性的研究方法,是索绪尔提出的,这是对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有意义的贡献。

索绪尔提出一种与共时性的语言系统相适应的共时性研究方法,即对系统内同时存在的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它们同整个系统的关系进行研究的方法。

在索绪尔的语言学中,共时性和整体观和系统性是相一致的,因此共时性的研究方法是整体观和系统观的必然延伸。

(2)结构主义的缺陷
结构主义最大的缺陷在于过于强调联系,忽视部分独立性。

①结构主义坚持只有通过存在于部分之间的关系才能适当地解释整体和部分。

结构主义方法的本质和首要原则在于,它力图研究联结和结合诸要素的关系的复杂网络,而不是研究一个整体的诸要素。

②结构主义反对人性自由和选择的观点,而是集中关注人类行为是由各种各样的结构组织所决定的研究。

结构主义只是强调社会关系对人的影响,完全忽视了具有社会性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独立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