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规划原理-第二章 城市总体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第二章 城市总体规划原理

2)城市对自然环境的反作用 ➢ 用地结构变化,地面植被被破坏 ➢ 城市能量释放,形成“热岛效应” ➢ 超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 ➢ 城市污染,影响全球生态环境 ➢ 城市发展,影响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二)自然环境条件分析
1、地质条件 1) 建筑地基 地基承载力——由地质钻探与地基土试验确定。
2)风象
风向与风速两个量来表示
(1)风向
风向的频率:一定时期内,各个风向次数占该时期不同风
向的总次数的百分比值。
(2)风象玫瑰图
包括风向玫瑰和风速玫瑰。
风玫瑰中,粗实线表示风向频率,虚线表示平 均风速,东北北方位风向频率值最大,西南南 风速值最大,基本的解读是:该地区东北风向 为盛行风向。
风向频率 =该风向出现的次数/ 风向总观测次数
一、城市用地概述
(一)城市用地(概念) 城市用地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的统称, 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空间。
通常所说的城市用地,既是指已经建设利 用的土地,也包括已列入城市规划区域范 围内尚待开发建设的土地,及城市开发区 域范围内的非建设用地。
(二)城市用地的属性 1、自然属性 2、社会属性 3、经济属性 4、法律属性
上海地面沉降图 (1980-1995)
城市防洪标准
按照城市防洪设计规范
等级
重要性
非农业人口 (万人)
Ⅰ 特别重要的城市
>150

重要的城市
150~50

中等城市
50~20

一般城市
<20
防洪标准 [重现期(年)]
>200
200~100
100~50 50~20
城 市 水 灾
凹岸不稳定性分析
凸岸 凹岸
承载力 (t/平米)
12~16
15~25 4~10 1~5
自然地基类别与建筑物的承载力
2) 滑坡和崩塌 不良地质现象
滑坡与崩塌是一种物理地质现象。 滑坡——斜坡在风化作用下、地表水或地下水以及人为原因,特别 是在重力的作用下,使得斜坡上的土、石向下滑动。这类现象常发 生在丘陵或山地,如三峡库区。 崩塌——主要是岩层或土层的层面对山坡的稳定造成影响。多为过 度开挖山体,导致坡体失去稳定而崩塌。

绵江公路对涪江 弯道的技术处理
绵江公路
地下水等深线 有害工业
盛行风向
地下水流向
生活居住区
改变的地 下水流向
城市水厂
因后建工业用水形成 的地下水漏斗中心
后建的用水量 较大的工业
城市用地分布与地下水流向关系
3、气候条件 包括:太阳辐射、风象、温度、湿度、降水量等。 1)太阳辐射 日照标准 建筑间距 建筑朝向
不利因素 2) 水文条件:
不利因素:洪水(城市防洪设防准)、 淤积(河床高于城市)、污染
地表水:包括由城市用地范围外流来的河流泾流量以及城市范围内降雨
形成的地面水。
3) 水文地质条件: 分为①上层滞水;②潜水;③承压水
上层滞水 土壤水
沼泽水
地下水的大量开采会导致地下水位 下降,甚至枯竭。 长期大量抽取地下水,会引起地面 下沉,对防洪、排水、市政工程带 来问题。
第二章 城市总体规划原理
内容回顾:
一、城市 与城市规
划概论
城市与城镇化 城市规划思想 城市规划影响因素
城市规划编制
本章内容:
城市用地分类及适用性评价
二、城市 总体规划
原理
城市总体规划概述 城市发展战略
城市总体布局
第一节 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
(对应书本第十一章)
第一节 城市用地分类及其适用性评价
• 地程的抗震设防等都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
A.如在设防地区,断裂带上不宜建房,而布置一定宽度的防护带,如 唐山
B.在地质不稳定地区,不宜布置庞大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如三峡坝址 C.如在设防地区的建筑需要进行处理,如变形缝的设置,以及建筑物
的高度控制
(三)城市用地的价值 1、使用价值 2、交换价值
(四)城市用地的区划 1、行政区划 2、用途区划 3、房地产权限区划 4、地价区划
(五)城市用地的归属与管理 1、城市用地的归属 2、城市用地的管理
二、城市用地适用性评价
(一)城市与自然环境 1)自然环境对城市的作用: ➢ 自然条件影响城市选址 ➢ 自然条件制约城市规模和形态 ➢ 自然条件的改变影响城市的衰落
5) 矿藏
绵阳市地质构造分析
龙 门
窦团山 江油
绵阳
隐伏断裂

德阳
龙 四川盆地
成都

地表断裂

未发现断裂带前的规划方案
隐伏 断裂
某镇规划方案的修改示意
发现断裂后的修改方案 沿断裂带走向布置100米宽的卫生防护带
某镇规划方案的修改示意
2、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
1) 水体的作用: 有利因素
有利因素:水源、水运、改善气候、 泄洪、排水、稀释污水、美化环境
滑坡
3) 冲沟
冲沟是由间断性流水在地表冲刷形成的沟槽。适宜的岩层或土 层、地形以及气候条件是形成冲沟的主要条件。冲沟切割地形,使 之支离破碎,对土地的使用造成不利的影响。
如黄土高原、美国西部大峡谷。
4) 地震
①构造地震;②火山地震;
• 震级:地震强度大小的等级(震源释放能量的量化标准) • 烈度:地震后受震地区地面影响和破坏的强烈程度。 • 基本烈度---设计烈度
潜水面 潜水含水层 隔水层
承压水含水层 隔水层
地面沉降的危害:市政基础设 施、道路桥梁、港区码头、地 下管线的损害和深井事故、地 裂缝等等
上海市区、江苏的苏锡常地区 和浙江的杭嘉湖地区已经形成 了三个区域性沉降中心,成了 长三角地区的三大“漏斗”, 长三角地面沉降区域内累计沉 降已经超过200毫米,给这 一地区带来了超过3000亿 元的经济损失。
不利于建设的情况有:湿陷性黄土、膨胀土、腐植土、淤泥、 沼泽地、地下岩溶洞、地下采空区等。
类别
碎石(中密)
角砾(中密) 粘土(固态) 粗砂、中砂(中密) 细砂(稍湿)(中密)
承载力 (t/平米)
40~70
30~50 25~50 24~34 16~22
类别
细砂(很湿) (中密) 大孔土
沿海地区淤泥 泥炭
(3)污染系数 表示自然状态下的可能 污染程度
污染系数与风向频率成 正比,与平均风速成反 比。 污染系数=风向频率/平 均风速
(4)与城市布局的关系 城市布局时留出开敞空间 作为风道,引导气流伸入 市区,道路走向考虑盛行 风向有利于通风。
3)温度: 温度对城市的影响 热岛效应 逆温层 对流和城市大气污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