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走在教育的路上》有感

读《走在教育的路上》有感

读《走在教育的路上》有感
《走在教育的路上》一书是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朱永新先生所著,共分“边走边吟”、“教育风景”、“书香世界”、“携手圆梦”、“行者心语”五个部分。

“边走边吟”部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的十多首教育诗。

这是作者表达教育思想的一种特殊的话语方式。

“教育风景”部分详细记录了作者作为一个学教育、研究教育、主管教育的“教育市长”,到各地考察、调研、访问、讲学和宣传新教育实验的感受。

“书香世界”这部分收录了作者阅读教育名著、朋友和自己的著作后的感受、序言或后记。

“携手圆梦”收录了作者在推进新教育实验的过程中,与网络、媒体以及新教育共面体对话和交往的一些起令人感动的细节。

“行者心语”记录了作者从宏观到微观、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对教育的感慨、感悟和建议。

身为教育者,读书看报应成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特别是读书应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一种行走教育的方式。

书香世界是个美丽的世界,让人愉悦、精神焕发的世界,让人成长、陶醉的世界。

有人说“朱永新骨子里是一个诗人”。

我认为确实是这样的。

朱永新教授正是在用诗文来表达思想教育。

我们从《校园的守望者》可以感受到他对教育的热爱。

我们要享受教育,享受教育你就多了一双发现的眼睛。

享受教育,你就多了一份快乐的心情。

享受教育,你就多了一股创造的激情。

享受教育,你就多了一种生活的诗意。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那句话“对我来说,读书也是一种行走
教育的方式,书香世界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是啊,读万卷书如同行万里路。

通过读书来净化学生的心灵,读书也是学生们道德实践的一种形式。

“因此,实施有效的道德教育,一定要建立起“书香校园”,让学生养成一种热爱读书的习惯。

如果一个孩子热爱读书,那么他会从书籍中得到心灵的慰藉,从书籍中寻找生活的榜样,从书籍中净化自己的心灵,书中的人物就会成为他生活的旗帜,书中的道理就会成为他人生的坐标。

因为“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

“我是一个行者,行色匆匆,在教育的路上,我的脸上带着笑容,我的心中充满阳光,我的行囊中为教育准备了一切,理想、智慧、激情、诗意和力量。

”朱老师写道。

他为教育准备了一切,他肩负着自己对教育多年的感受行走在自己的教育路上。

我作为一个刚刚行走在这条路上的年轻行者,也有自己最初踏上这条路时的感动和激情。

朱永新老师营造的这个梦,我的灵魂仿佛得到了一次净化,一度遥远的理想,也渐渐变的清晰起来。

其实每一个真心服务教育事业的老师,都有自己的梦,我的梦,就是能把自己的课上的炉火纯青,学生爱听;我的梦,就是希望我的学生经过我的教育,能充分发挥出蕴藏在他们身上的最大潜能,我的梦,就是我的孩子们都能乐观向上,觉得人生不虚此行……这个梦,只要我不撤离这个岗位,我想我每天都会做它,而且每天都在尽我所能的丰富它。

非常喜欢朱教授的这句话:“谁在保持梦想,谁就能梦想成真;谁能不懈地追寻理想,谁就能不断地实现理想。


朱老师说,“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

工作之后不断有机会外出到实验学校等学校去听课,行走在这些学校中感受到内心的一种震撼,收获颇多。

学生的表现这样棒,原来课可以这样上啊,教学模式让我的教学水平上了一个台阶,让我的教学理念发生了改变。

朱老师还说。

“一名教育者,一名教师,我们需要行走,更需要思想的光芒,因为在思想的光芒下,我们的行走才真正的有意义。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

这是朱永新教授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引发我思考的一句话,更是鼓舞我读书,将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一句话。

一个人,只有终生保持着阅读的习惯,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爱心、良心、责任心,才能让自己永葆青春。

因此,与书为友,就意味着与大师为友,与文明为友,与真理为友。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

确实,阅读好书,为我们注入了新鲜血液,启迪了我们的教育智慧,开启了人生的美丽航程。

《走在教育的路上》,它仿佛一缕春风,吹开了我心灵的皱褶,给我送去冬日的温暖;仿佛一场春雨,在我需要的时候滋润了我焦躁的心田。

在不断的阅读中,我的心越来越宁静,思想越来越深远。

《走在教育的路上》让我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朱永新老师的教育精神,照亮了我前行的方向,自己也是教育的行者,在教育的大道上追求自己的教育理想,我将用青春和责任书写一个年轻教育行者的美好明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