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人口分布一、世界人口的分布1.世界人口分布规律01北纬20°~60°地带最为集中。
(1)纬度分布:近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尤其在□02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
(2)垂直分布: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03200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
(3)海陆分布: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3.地区分布111213拉丁美洲人口约占世界总人非洲和各大洲和地区的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亚洲、□的85%。
各国人口分布也不平衡,截至2018年年底,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中国、印1415俄罗斯、日本、墨西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度、□哥、埃塞俄比亚、菲律宾等。
.判断正误。
1.(1)平原地区人口都稠密。
(×)(2)世界人口主要居住在亚欧大陆。
(√)2.世界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多位于( )A.赤道附近的雨林地区B.高纬度的两极地区C.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D.离海洋较远的内陆地区答案 C解析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气候温和湿润,水资源充足,人口稠密。
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内陆地区一般人口稀疏。
3.亚洲地理分区中,哪些分区人口稠密?哪些分区人口稀疏?提示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人口稠密,西亚、中亚和北亚人口稀疏。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1.自然因素0102干旱的地区和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因气候条件恶劣,不适宜(1)寒冷、□气候:过于□0304低纬度地区。
中、□人类居住。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较为适宜的□05交通便利,易于开发,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
(2)地形:平原地区地形平坦,□060708水产养殖等方面的优势,利于人(3)供水方便,具有□水源:河流、湖泊沿岸□交通、□类生产和生活,人口较密集。
2.人文因素0910城镇聚(1)农业发达地区,工业社会人口向□社会生产方式:农业社会人口主要分布在□11城市带。
集,在工业发达地区,形成了人口密集的□12高的地区,人口稠密。
(2)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较□1314东亚、南亚的人口稠密区。
(3)历史因素:历史较□悠久的地区人口较稠密,如□15文化等因素对人口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1.判断正误。
(4)其他因素:政治、军事、□(1)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人口密度小,主要是因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2)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逐步减弱。
(√)2.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大于密西西比河平原地区,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达 B.开发历史早.资源丰富C.气候条件优越 DB答案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开发历史早,人口稠密。
解析.在热带,平原地区人口稀少,高原地区人口稠密,主要原因是什么?3在热带,平原地区,气候过于湿热,热带雨林广布;高原地区,气候相对凉爽,提示降水适中。
世界人口的分布任务探究亿人。
图一为我国人口密度与海拔关系示意年年初,我国人口总数约为2019截至14.4 图,图二为我国人口密度与年降水量关系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为我国四个地形区。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图一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什么?(2)图二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什么?(3)举例说明具有甲、乙、丙、丁分布特点的地形区。
[成果展示] (1)海拔越高,人口越少;平原地区人口稠密。
(2)降水越少,人口越少;湿润、半湿润地区人口稠密,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口稀少。
(3)甲—华北平原;乙—青藏高原;丙—塔里木盆地;丁—长江中下游平原。
(其他地形区合理亦可)1.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1)世界人口分布的总体格局01海陆分布和垂直分布三方面分析。
世界上大部分人人口分布的总体格局从纬度分布、□02北半球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带。
口集中分布在□(2)人口密集区和人口稀疏区2.中国人口分布读某地区人口与海拔高度相关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曲线反映出的地区可能是( ).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A.B.恒河平原与喜马拉雅山过渡地带C.中央平原与落基山脉过渡地带D.刚果盆地与东非高原过渡地带(2)该地区海拔400米以下地区人口密度低的原因是( )A.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B.地势低平,洪涝灾害频繁C.峡谷地带,交通不便D.气候干燥,水源缺乏科学思维人口分布规律的分析思路读图可知,该地地势较低的地区人口比重较小,海拔约800米的地区人口比重最大,说明人口集中分布于高原地区。
四川盆地、恒河平原、中央平原人口众多,人口集中于海拔较低的地区;刚果盆地海拔较低,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气候湿热,人口稀少;东非高原海拔较高,气候温和,人口较多。
[答案] (1)D (2)A提升运用能力下图是四个国家人口分布模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A.德国、澳大利亚、美国、印度B.美国、印度、德国、澳大利亚C.澳大利亚、印度、美国、德国D.澳大利亚、德国、美国、印度答案 D解析①国人口集中分布在国土东南部与西南部,与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特征相符;②国人口集中分布在中部,而北部、南部人口少,与德国人口分布特征相符;③国人口东多西少,与美国人口分布特征相符;④国东北部人口稠密,与印度人口分布特征相符。
2.关于四国人口分布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国中、西部海拔高,气候寒冷,人口稀少.②国人口最密集区的分布与该国工业分布一致B.C.③国西部深居内陆,气候干旱,人口稀少D.④国中部地势低平,气候湿热,人口稀少答案 B解析澳大利亚中、西部气候干旱,人口稀少;德国人口最密集区的分布与该国工业分布一致;美国西部以山地为主,自然条件较差,开发较晚,人口稀少;印度中部为德干高原,人口较少。
任务探究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为了揭示世界人口分布的状况,著名学者邦奇(W.Bunge)等创建了人类大陆图。
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人类大陆。
世界上共有四个人类大陆: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东部。
下图为世界人类大陆的一部分。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分别指出图中人类大陆A和B的名称。
(2)分析图中B、C两个人类大陆形成的共同原因。
(3)D处被A、B、C三个人类大陆包围,但其只形成一个孤岛而没有形成人类大陆,试分析其原因。
[成果展示] (1)A为欧洲,B为南亚。
(2)地处中低纬度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越,人类在此聚居历史悠久。
(3)D处地处亚欧大陆中部,距海远,降水少,沙漠广布,环境承载力低,只能在有高山冰川融水的地方发展绿洲农业,形成了一个人口稠密的孤岛。
1.自然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各自然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如下表所示:2.人文因素3.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分析思路(1)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①自然条件优越:地形平坦开阔,气候温和湿润,水资源充足。
②社会经济条件:历史较悠久,对外交通便利,经济发展水平高。
(2)人口稀少的原因①自然条件恶劣:山区面积广大,气候湿热(干旱、寒冷等),水源短缺。
②社会经济条件:开发晚,对外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低。
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
据此完成(1)~(2)题。
(1)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复杂 B.气候湿热D .地处内陆.资源匮乏C(2)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气候适宜②文化单一③地势平坦④水力资源丰富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科学思维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方法第(1)题,亚马孙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地形平坦,东临大西洋,该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动植物资源、水资源等十分丰富,但是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生存、居住。
第(2)题,巴西既有欧洲移民文化,又有当地土著文化;其东部虽仍处热带,但由于海拔较高,地势平坦,气候凉爽,适宜人类生产生活,故开发时间较早,人口稠密。
[答案] (1)B (2)D提升运用能力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人口密度图,图中黑粗虚线为黑河—腾冲线的一部分。
读图,回答1~2题。
1.导致图中黑粗虚线段东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地形 D.河流答案 B解析从图中河流的形状和省区轮廓可以判断出该图虚线段显示的人口地理界线位于我国的北方,基本与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接近,故影响其东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降水。
2.关于图中①区域人口稠密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历史悠久,开发时间长B.地处山麓冲积扇,土壤肥沃C.位于亚热带湿润地区,气候适宜D.位于陇海与京广铁路交会处,交通便捷答案 A解析图中显示的①区域位于渭河平原,该区域自然条件优越,开发历史悠久,故人口稠密。
教材活动巧点拨[教材第5页思考]思路点拨 1.塔里木盆地的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形成的河流,这些河流大多分布在盆地的边缘。
2.水资源是制约塔里木盆地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因素,城镇主要分布在水量较丰富的河流中下游沿岸地区。
成果展示 1.水源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的边缘地区。
2.城镇的发展受水资源的制约,因此,城镇主要沿河流的中下游分布。
[教材第6页活动]北部人口密度小;南部人口密度大,芬兰人口分布不均匀,可知,1.8a据图1. 思路点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较大,内陆地区人口密度较小。
2.据图1.8b可知,芬兰南部降水较多,气温较北部高,芬兰南部的水热条件优于北部,比北部更适宜人类居住和发展。
3.可从地形对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进行分析。
4.影响人口分布的人文因素可从生产活动方式、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历史因素、政治等角度分析。
成果展示 1.芬兰人口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北部和内陆地区人口稀少。
2.芬兰南部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降水量比北部多,南部水热条件比北部好,人口集中分布于南部。
3.芬兰南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工农业生产活动集中,交通便利,人口密度较大,人口分布集中于南部平原地区。
4.赫尔辛基及周边城镇工农业发达,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位于沿海地区,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赫尔辛基为芬兰首都。
地理实践深探索方向与建议1.查看中国人口分布图,总结中国人口分布规律。
2.结合中国地形图和中国人口分布图,分析地形对中国人口分布的影响。
3.调查当地(县或市)的人口分布特点,并分析主要影响因素。
展示与评价略。
满分:100 时间:45分钟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下图是某年我国各省区某项指标统计地图(省区面积大小表示该指标值的大小)。
读图,回答1~2题。
1.该指标最可能是( )A.人口数量 B.石油储量.年降水量DC.耕地数量A答案解析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中各省区面积与人口数量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