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备和仪器管理程序

设备和仪器管理程序

1.0.目的:
通过对设备和仪器的有效管理和控制,确保设备满足生产使用要求,并使设备
处于良好使用状态,确保产出产品的品质符合设计标准及HSF要求。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设备和测试仪器的管理和控制。

3.0.权责:
3.1.品保课负责对所有测量设备制订管理制度,并将所有的测量设备登录成《监视和测量设备总览表》和《监视和测量设备履历表》、制造课负责对所有生产设备制定管理制度和操作保养规定,设备动态卡的登录,并做成《设备模治具管理总览表》。

3.2.各部门主管负责各项设备管理制度,处理违章操作事件。

3.3.各部门主管负责各项设备管理制度在辖区内的应用指导,协助调查、分析和处理设备事故。

3.4.使用单位主管负责本部门操作人员正确执行操作程序和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3.5.制造课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负责外发维修,确保生产设备正常运行。

3.6.品保课对测量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及保养,并负责定期测量设备校验工作的进行。

4.0.定义:
生产设备:指公司直接用于生产制程的机器设备以及配套的工艺装备。

测量设备:指公司用于技术参数检测之设备、仪器等。

5.0.作业内容:
5.1.新增加设备:
5.1.1.需增加设备时,由相关使用单位填写请购单,注明所需设备规格、型号、用途,呈报最高管理者批准。

5.1.2.请购单批准后,由采购员依《采购管理程序》进行采购工作。

5.2.设备的验收建档:
5.2.1.开箱验收:
5.2.1.1.外包装是否完好。

5.2.1.2.合格证、保修卡、说明书、图纸等资料是否齐全。

5.2.1.3.对清单查验随机器配件、附件是否齐全。

5.2.1.4如是环保设备或HSF测试仪器,需验收是否属环保的设备和仪器。

5.2.2.安装调试验收:
5.2.2.1.按指定地点存放,由使用单位相关人员协同供应商安装调试。

5.2.2.2.使用单位负责对机器的各种性能的设计参数进行试用运行验收(机械、电路、安全性能),并填写《新增设施、设备和试验设备检查表》。

设备技术资料及验收资料交文控保存。

5.2.2.3.新购设备达不到设计要求时,由使用单位提出采购负责调换或退回给供应商。

5.2.3.建档管理:
5.2.3.1.制造课对所有设备进行分类编号登记,妥善保存,并给机台设备建立《生产设备模具履历表》。

5.3.设备分类:分生产设备、测量设备。

5.4.设备的使用、操作和保养:
5.4.1.设备的操作人员严格执行相关设备的操作指导。

5.4.2.使用单位主管、组长监督指导操作人员进行日常保养。

并根据<<年度设备保养计划表>>进行定期保养,并记录于<<日常保养记录表>>中。

5.4.3.操作人员负责根据《日常保养记录表》中要求,实施定期维护保养,并将结果记录于《日常保养记录表》中;环保测试仪由测试员实施定期维护保养,并将结果记录于《环保测试仪保养卡》中。

5.4.4设备使用部门在设备使用前应对HSF符合性进行验证,确保设备对HSF产品无污染。

A. 采购的设备有环保标识或设备HSF符合性宣告,可直接确认为HSF设备。

B.通过对使用该设备生产出的产品进行有害物质测试,若测试结果符合HSF要求,可确认设备为HSF设备。

C.制造课应对每一台设备的HSF符合性验证记录于《设备HSF符合性验证表》中。

D.设备改造后应对改造后的设备HSF符合性进行验证,并记录于《设备HSF符合性验证表》中。

E.设备验证不符合HSF要求的,应停止使用该设备。

5.5.设备维修、验收:
5.5.1.内部维修:
5.5.1.1.生产过程中发生设备故障由操作单位填写《机电设备设施维修申请单》交部门主管后,再由主管安排维修。

5.5.1.2.设备维修完成后在《生产设备模具履历表》上做记录以作保存。

5.5.2.外发修理:
内部无法修复的设备故障需修理时,由制造课联络外修,设备修复后由使用单位主管和操作者对修复后的设备进行试用验收,验收结果由使用单位主管在《生产设备模具履历表》上如实填写,使用部门主管签名认可。

5.5.3.设备在维修过程中应设置正在修理中的状态标示牌,修复后交付使用时,主管应在《生产设备模具履历表》中提出意见并签名。

5.6.设备报废及处理:
设备因老化或其它原因已无法修复使用时,由使用单位填写《设备报废报告单>>经制造课主管确认签名后,呈报最高管理者批准后执行。

5.7.已批准报废的设备由制造课负责在《生产设备模具履历表》上注明,并在生产设备中注明报废。

5.8.测量设备的校准:
5.8.1.检验设备需校准的时间。

5.8.1.1.新购置设备合格证颁发日期超过一年。

5.8.1.2.检测设备偏离校准。

5.8.1.3.检测设备经过维修后。

5.8.1.4.校准有效期已到。

5.8.2.校准:
品保课负责所有测量设备的自检和送检工作,并填制《监视和测量设备校验计划表》对所有测量设备贴上相应设备状态标识以示检测设备所处状态。

5.8.3.校准负责人:
5.8.3.1.“内校”必须由持有“量规仪器校验员资格证”之人执行。

将校验过程登录于《量规仪器校准报告》,并贴上内校合格标签。

5.8.3.2.“外校”必须送到国家计量局认证之鉴定所。

5.8.4.校验频率:
5.8.4.1公司外校设备:一年校验一次.
5.8.4.2公司内校设备如:卡尺、高度计、角度规、塞尺、牙规、环规、针规
等每三个月校验一次;对于生产现场使用频率较高的仪器(全检用),
需每月样验一次;检具为每六个月校验一次;其他每年校验一次。

5.8.5.校准作业:
5.8.5.1.品保课每年将根据仪器校验的有效期,提报测量仪器校验申请呈交最高管理者批准。

5.8.5.2.经批准后,品保课主管安排持有资格证人员自检或送到合格检定所校准。

5.8.5.3.若未到校准周期,而计量仪器受损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而影响产品品质时要及时申请调校,并对该设备所得的相关数据结果进行验证,确保其有效性。

对仪器失效时生产的产品进行追溯及处理,首先对7天内生产的产品进行验证;如有异常,再对15天内生产的产品进行验证;如有异常,对30天内生产的产品进行验证;如有异常,继续进行追溯及处理,直到上一次校准日期。

6.0.参考文件
6.1.《采购管理程序》QEP-13
7.0.相关表单/流程:
7.1 《环保测试仪保养卡》
7.2.《机电设备设施维修申请单》
7.3.《监视和测量设备履历表》
7.4.《监视和测量设备校验计划表》
7.5.《监视和测量设备总览表》
7.6.《量规仪器校准报告》
7.7.《年度设备保养计划表》
7.8.《日常保养记录表》
7.9.《设备HSF符合性验证表》
7.10.《设备报废报告单》
7.11.《设备模治具管理总览表》
7.12.《生产设备模具履历表》
7.13.《新增设施、设备和试验设备检查表》
7.14 新设备验收流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