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曰:“文叔为白衣①时,臧②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③一令乎?”
注释:①白衣:平民②臧:通“藏”隐藏。
③行:施加
译文:公主说:“皇上您是平民百姓的时候,隐藏逃亡犯和死刑犯,差吏不敢上门(抓捕),您现在是天子,威严不能施加给一个县令吗?”
26 强项令
三、文意理解
阅读第①段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
译文:光武帝笑着说:“皇帝跟百姓不同。
”
因敕①:“强②项令出!”赐钱三十万。
宣悉③以班④诸吏。
注释:①敕:皇帝命令②强:硬③悉:全部④班:分发
译文:因此命令:“硬脖子的县令退下!”赏赐三十万钱。
董宣全部分发给各位差吏。
由是搏击⑤豪强,莫不震栗⑥。
京师号为“卧虎”。
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
注释:⑤搏击:捕捉打击⑥震栗:害怕得发抖
译文:从此捕捉打击依仗权势欺人的权贵,使他们都害怕得发抖。
京师称之为“卧虎”。
歌颂他说:“没人击鼓鸣冤的董少平。
”
阅读第②段在县五年。
年七十四,卒于官。
译文:董宣任县令五年。
七十四岁时,死于任上。
诏遣使者临①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②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注释:①临:居上视下②妻子:妻子儿女
译文:皇帝派使者亲临探望,只看见用布裹着尸体,妻子儿子相对而哭,家中只有几斛大麦,一辆破车。
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
”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①,葬以大夫礼。
注释:①艾绶:系印纽的绿色丝带
译文:皇帝很伤心,说:“董宣廉洁,直到他死后才知道。
”因为董宣曾经做过二千石的官,赏
赐给他一条系印纽的绿色丝带,按照葬大夫的礼节埋葬了他。
精析思考1: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答:记叙“董宣执法”和“董宣去世后家中贫困”的故事。
思考2:光武帝对董宣的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领悟答:董宣秉公执法、维护皇权的精诚之心征服了他。
思考3:董宣被称作“强项令”,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答: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思考4:分析文中人物形象。
董宣:不畏权贵、秉公执法、刚正不阿
湖阳公主:仗势欺人、蛮横无理
光武帝:深明大义、知错能改、仁厚礼贤
思考5:京师号之“卧虎”,枹鼓不鸣董少平,运用了什么描写?反映了董宣什么样的精神?答:运用了侧面描写,反映了董宣不畏权贵、秉公执法、刚正不阿的精神。
思考6:董宣未经审判,“格杀”湖阳公主家奴,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答:在当时,若审判湖阳公主家奴,必遭公主阻挠。
董宣能秉公执法,体现了他当机立断。
在现在法制社会里,董宣的行为是违法的,我们应按照法律程序来处理案件。
思考7:读完全文,你有什么启示?
答:要为人正直、清正廉洁、公正执法、依法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