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省文明城市(县城)测评和公共文明指数测评

安徽省文明城市(县城)测评和公共文明指数测评

1、四级指标 1)Ⅰ-项目,Ⅱ-指标,Ⅲ-内容,Ⅳ-标准 2)两大部分:基本指标,特色指标
2、两个层面 省辖市,县(市)(测评体系框架源自)四、《测评体系》的特点 目
1、综合考评“三位一体” 2、测评内容覆盖全面 3、测评方法科学合理 4、测评导向鲜明突出 5、安徽特色贯穿始终
四、1、综合考评“三位一体” 目 全国绝无仅有,独此一家 特
五、测评操作 目
1、测评时间。拟于下半年。 2、基本操作。 1)基本流程
申报(门槛条件见管理办法)--数据采集--合成分数
2)测评方法
听取汇报、部门复核、问卷调查、网络调查、实 地考察、整体观察 (仅用于特色)
3、测评方法操作简介
五、3、一)(1)复核材料的类型目 操作
一)部门复核 1)部门复核指标分析 (1)复核材料的类型 A、数据型材料。如Ⅲ-24人均教育经费支出; B、文字描述型材料。如Ⅲ-1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C、混合型材料 。如Ⅲ-36科普宣传保障。 (2)复核材料的时间范围。测评数据主要取测评前两年的平均值如Ⅲ-24 ;测评
材料以测评前两年的为主。 (3)复核材料的空间范围。文明城市的考核数据主要为市区数据,文明县城的
考核数据主要为县域范围的数据。 (4)关于统计口径和责任单位 A、统计口径的原则规定。 凡按照统计法和行业主管部门要求纳入当地统计范围的数据,以当地的统计数据
为准;如果既有统计部门的数据,又有行业主管部门的数据,以统计部门提 供的数据为准。 以人口为计算基数的数据,如果未纳入当地统计范围,以户籍人口为统计口径。 B、统计/说明的责任单位
安徽省文明城市(县城) 测评和公共文明指数测评
培训讲义
2010年5月
目录
一、《测评体系》修订背景 二、《测评体系》出台过程 三、《测评体系》结构和内容 四、《测评体系》特点 五、测评操作 六、公共文明指数测评 七、总 结
一、《测评体系》修订背景
1、新阶段新形势的需要。
学习型组织建设,低碳经济
四、3、测评方法科学合理 目特
力求测评指标项目化、测评内容具体化、测评 程序规范化、测评方法多样化,特别是测评方 法,综合运用听取汇报、实地暗访、问卷调查、 网络调查、部门复核、整体观察等方法,明查 与暗访相结合,以暗访为主,在实地暗访后, 察看城市整体形象,全面保证测评工作公平公 正、透明高效,减少主观随意性。为了增强 《测评体系》的可操作性,突出了测评内容量 化考核的特色,使文明创建日常工作有据可依、 发现问题一目了然、查找问题心中有数、改进 工作指向明确。
二是成长性。突出当前工作重难点。测评指标的设置上, 把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和省文明委工作重点难点,纳入 测评体系,推动重点任务的落实、难点工作的解决。 重点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 设、志愿服务等。难点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交通秩 序整治、集贸市场管理等。
三是长效性。 重视日常工作积累,督促各地各部门把功 夫用在平时。体现在暗访上,不打招呼,务必保持常态; 体现在指数测评,变三年一测为一年一测;体现在材料复 核上,考察过去工作情况。
四、5、安徽特色贯穿始终 目特
方法上,一是三位一体考核,二是抓创建 合力。三运语。充分发挥省直部门作用。既体 现创建工作齐抓共管的性质,有利于部门 把创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更 能调动部门力量,发挥部门作用,提高部 门参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真正形成抓创 建的合力。
内容上,低碳生活,文化产业,文明交通 行动,四创,等。
四、4、测评导向鲜明突出 目特
一是群众性。 测评项目设置上,多与群众日常工作生活 密切相关的内容。公共设施方面,考察背街小巷的状况; 文体设施方面,侧重考察街道、社区文体活动阵地的建设 和管理。测评方法设置上,设计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 对党风政风、行业风气、社会治安、参加文体活动、创建 工作的知晓率和支持率等向群众随机问卷调查。
文明单位:申报省级文明城市(县城)的,须抽查省级文 明单位3家(县2家),每家单独计分,分值计入测评总分; 分值低于90%的单位,视为不合格;凡查出1个不合格,相 应从该市(三大工委)省级文明单位总数中扣减2个,以 此类推。
文明乡镇:申报省级文明城市(县城)的,须抽查乡镇2 个,每个单独计分,分值计入文明城市测评总分;分值低 于90%的乡镇,视为不合格;凡查出1个不合格,相应从该 市省级文明乡镇、先进乡镇总数中扣减1个,以此类推。
1)“三位一体”考评的基本含义。 指全 省文明城市(县城、乡镇)、文明单位、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测评 体系融于一体,三年一届,一同考评,降 低行政成本,提升工作效能。
2)关于命名和表彰 。 3) “三位一体”考评的相关操作。
四、1、3) “三位一体”考评的相关操作目 特
未成年人:长春语:未成年人工作抓不好,不能做文明城 市。 申报省级文明城市(县城、乡镇)、单位的,测评体系中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内容须达标(见管理办法第七条 “6” ≥80%)。
2、工作对接的需要。
中央文明办正在修订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
3、创新发展的需要。
结合省情,打造特色
二、《测评体系》出台过程 目
1、学习调研
学习全国测评体系,调研全省创建工作
2、起草初稿 3、征求意见
省直 50家单位部门,各地
4、修改印发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省文明委常务副主任臧世凯签发
三、《测评体系》的结构和内容 目
申报省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的,未成年 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内容成绩须为优秀≥75% 。
四、2、测评内容覆盖全面 目特
测评项目 分设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 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有 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舒适便利 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 的生态环境等8大环境建设,分别提出了较高的要 求,体现了文明城市、文明县城以人为本,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注重培育和谐理念,倡 导和谐精神,促进城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 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 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