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期中检测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6分) 1.看拼音,写词语。
(6分) bō nong qīn xí rǎn gāng dǎo méi āi sī jiān ruì ( ) ( ) ( ) ( ) ( ) (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 .榛.子(zhēn) 正.月(zhēng) B .白云观.(guàn) 和.面(huó) C .沉着.(zhuó) 娱.乐场(yú) D .夹.袄(jiā) 燕.山(yān) 3.[易错]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焉知非福 彼此 游丝 草丛 B .翻箱倒柜 恐惧 慢长 荒凉 C .万不得已 挪移 辟静 寄托 D .心平气和 占据 困境 空虑 4.下面四个字中,最可能是“徘徊”的“徘”的意思的一项是( )。
(2分) A .非 B .走 C .人 D .菲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 .千钧一发....之际,消防员勇敢地冲进火海,抱出了小孩。
B .我的哥哥考上了大学,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
C .张老师对所有的学生都一视同仁....。
D .在知识的海洋中,你可以随心所欲....地畅游。
图们市 年班 姓名:--------------------------------------密--------------------------------------------------封---------------------------------------线----------------------6.下列作品与作者的国籍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爱丽丝漫游奇境》——英国B.《汤姆·索亚历险记》——美国C.《骑鹅旅行记》——法国D.《鲁滨逊漂流记》——英国7.[易错]下列与传统节日有关的一项是()(2分)A.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B.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C.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D.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8.[疑难]下列运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2分)A.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
B.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C.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D.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
9.朗读下面的句子应读出()的语气。
(2分)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
我哪能离开呢?A.焦急B.自豪C.赞叹D.坚定10.不能用来连接下面两句话的关联词语是()。
(2分) 你说得对。
我们改正。
A.如果……就…… B.只要……就……C. 不但……而且……D.因为……所以……1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前面四个单元的课文内容丰富,插图精美。
B.张秀琴同学的优点不少,但是有得理不饶人的坏习俗。
C.纪念馆里陈列着老班长过去以前使用过的鱼钩。
D.在老师的指导下,使我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12.[疑难]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爱因斯坦非常重视想象力,他说:“________,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①因为知识是有限的②而想象力能概括世界上的一切③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④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A.④③①②B.②①③④C.④①②③D.④②①③13.《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班长是一个()的人。
(2分) A.英勇无畏B.胆小怕事C.舍己为人D.胸怀坦荡14.联系语境填写合适的俗语、诗句或根据原文填空。
(6分)(1)人固有一死,或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
(2)《竹石》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刻画了竹子生长环境的恶劣。
(3)爸爸语重心长地对张强说:“听批评的话当然不舒服,可是对你改正错误有帮助,正像人们常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阅读与欣赏(34分)(一)(15分)【材料一】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单位曾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
文件要求,要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乒乓球、羽毛球等有益于眼肌锻炼的体育活动,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减少近距离长时间用眼,减少使用电子视频产品,保证充足睡眠和均衡营养。
要组织学生每天认真做好两次眼保健操,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督促学生课间时间参加户外活动。
要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统筹安排好学生家庭作业时间。
【材料二】近视发病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也跟中国的家庭教育观念有直接关系。
专家表示,一方面,家长向孩子加压,逼迫他们加大学习强度以求获得更高分数,导致青少年很少有时间通过户外活动放松身心;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使孩子们经常长时间注视电子屏幕,导致用眼强度大增。
这些都是造成视力减退的因素。
【材料三】近视研究专家伊恩·摩根基于流行病学研究估计,孩子们每天需要在至少10000勒克斯的光照下待上约3个小时才能避免近视。
10000勒克斯相当于一个人夏天在太阳下戴着太阳镜并且站在树荫下接收到的光照强度。
而就算照明充分的教室光照强度通常也不到500勒克斯。
广州中山眼科中心曾开展了一项为期三年的实验:随机挑选6所学校,每天在放学前增加一节40分钟的户外课;另外挑选6所学校,课程表不变。
在参与了户外课的900多名孩子中,9~10岁开始近视的比例是30%,而对照学校近视的比例是40%。
15.【材料三】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
(2分)A.分类别列数字B.列数字作比较C.列数字打比方D.打比方作比较16.【材料三】说明的问题是()(2分)A.国内外都非常重视青少年近视的防控工作。
B.伊恩·摩根及广州中山眼科中心在防控青少年近视工作科研中取得了进展。
C.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及光照有助于降低青少年近视率。
D.在树荫下活动能降低青少年近视率。
17.有同学认为只要在户外的时间足够长,近视率就低。
你同意吗?为什么?(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结合上述材料及你个人的经历,分析造成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至少三方面)(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做一个在路边鼓掌的人(19分)女儿的班里总共有50个人,每每考试,女儿都排名23号。
久而久之,女儿便有了“23号”这个外号。
我们觉得这外号刺耳,女儿却欣然接受。
中秋节,亲友相聚。
众人的话题渐渐转向各家的儿女,要孩子们说说将来要做什么。
钢琴家、明星、政界要人,孩子们毫不怯场,连那个四岁半的女孩,也会说将来要做央视的主持人,赢得一阵赞叹。
十二岁的女儿正为身边的小弟弟小妹妹剔蟹剥虾,盛汤揩嘴,忙得不亦乐乎。
人们忽然想起,只剩她没说了。
在众人的催促下,她认真地回答:“长大了,我的第一志愿是,当幼儿园老师。
”众人礼貌地表示赞许,紧接着追问她的第二志愿。
她大大方方地说:“我想做妈妈,穿着印叮当猫的围裙,在厨房里做晚餐,然后,给我的孩子讲故事,领着他在阳台上看星星。
”亲友愕然,面面相觑。
丈夫的神情,极为尴尬。
回家后,他叹着气说:“咱们难道真的眼睁睁地看着她当中等生?”其实,我们也动过很多脑筋,为提高她的学习成绩,请家教,报辅导班,买各种各样的资料。
孩子像一只疲惫的小鸟,从一个班赶到另一个班。
没多久,孩子就病倒了。
我和丈夫,悄无声息地放弃了轰轰烈烈的揠苗助长活动,恢复了女儿正常的作息时间。
周末,一群同事结伴郊游,带着丈夫和孩子去野餐。
一路上笑语盈盈,这家孩子唱歌,那家孩子表演小品。
女儿没什么看家本领,只是开心地不停鼓掌。
她不时跑到后面,照看着那些食物,忙忙碌碌,像个细心的小管家。
野餐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
两个小男孩,一个奥数尖子,一个英语高手,同时夹住盘子里的一块糯米饼,谁也不肯放手,更不愿平分。
大人们又笑又叹,连劝带哄,可怎么都不管用。
最后,还是女儿用掷硬币的方法,轻松地打破了这个僵局。
回来的路上,堵车,一些孩子焦躁起来,可女儿的笑话一个接一个,全车人都被逗乐了。
她手底下也没闲着,用装食品的彩色纸盒,剪出许多小动物,引得这群孩子赞叹不已。
到了下车时,每个人都拿到了自己的生肖剪纸。
听到孩子们连连道谢,丈夫禁不住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期中考试后,我接到了女儿班主任的电话,得知女儿的成绩仍是中等。
不过,他说,有一件奇怪的事想告诉我,语文试卷上有一道附加题:你最欣赏班里的哪位同学,请说出理由。
除女儿之外,全班同学,竟然都写上了女儿的名字。
理由很多:热心助人,守信用,不爱生气,好相处等等。
写得最多的是,乐观幽默。
他感叹道:“你这个女儿,虽说成绩一般,可为人实在很优秀啊。
”我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
”正在织围巾的女儿,歪着头想了想,认真地告诉我说:“老师曾讲过一句格言:‘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
”随后她轻轻地说:“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我猛地一震,默默地打量着她。
她安静地织着围巾。
淡粉的线,在竹针上缠缠绕绕,仿佛一寸一寸的光阴,在她手里,吐出星星点点的花蕾。
那一刻,我心里,竟蓦地一暖……19.女儿得到全班同学欣赏的原因之一是()。
(2分) A.成绩优秀B.才艺出众C.吃苦耐劳D.乐观幽默20.与句子“我们觉得这外号刺耳,女儿却欣然接受”构成前后照应的一项是()(2分)A.亲友愕然,面面相觑。
B.咱们难道真的眼睁睁地看着她当中等生?C.我和丈夫,悄无声息地放弃了轰轰烈烈的揠苗助长活动,恢复了女儿正常的作息时间。
D.我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
”21.作者在刻画“女儿”这一形象时没有描写她的()。
(2分) A.外貌B.语言C.动作D.神情22.对文章第六自然段在全文表达中的作用,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A.补充说明女儿个性、兴趣、爱好的最终形成与“我们”放弃揠苗助长式的教育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