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自主管理体系建设

安全自主管理体系建设

安全自主管理体系安全自主管理是煤矿安全管理的先进理念,它以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为最终目标,属安全管理高层次的文化范畴。

其内涵就是将职工对安全的需求、对生命的关爱转化成对各种安全制度的自觉遵守,依靠全体职工的自主性、能动性管理好安全工作。

其基本特征是职工自律、班组自主。

09年下半年以来,矿结合集团公司创新安全管理的要求和自身实际,在基层班组大力推行安全自主管理模式,促使班组由被动管理变主动管理,形成“自我发现问题、自我学习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互动环境,营造出时时、处处、人人抓安全的良好氛围,增强了班组安全管理的原动力,提升了矿井安全管理水平。

一、推行安全自主管理的必然要求1、一是矿井自身实际的必然要求。

随着矿井开采向深部延伸,安全管理的新问题将层出不穷。

班组是一切制度的执行者,如何确保矿安全发展,关键在基层班组。

2、二是推动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在现代化管理中人是最能动、最积极的因素。

职工的安全素质的高低决定了职工安全自主管理的质量和效果,职工整体安全素质高企业安全生产效益事半功倍,反之功倍事半。

企业职工不仅是安全文化建设工程的主体,同时也是事故的引发者、责任的承担者、后果的受害者。

因此,安全文化建设强调人的素质,强调其在保证安全自主管理上的主导作用。

安全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的关键在人,在人的安全意识、安全责任感、安全技能和自我防护能力即安全素质,其中,安全自主管理的强弱体现于安全素质的程度,对安全生产有直接的影响,因为煤矿井下安全设备的缺陷、作业环境中的事故隐患,归根到底要依靠人及时发现和处理,而人的行为又是受思想意识和技能支配的,安全素质高的人,必然会自我约束管理,严格地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按章作业;反之,安全素质低的人则不能自控管理,往往忽视安全生产违章作业,导致事故的发生。

所以,必须把培养职工安全素质,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作为安全自主管理的首要任务和安全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紧抓实,及时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事故隐患,实现矿区的长治久安。

3、三是提高基层管理人员水平的需要。

由于受管理者自身素质的制约,一些区队管理人员缺乏依靠机制进行安全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他们不是靠管理去激发职工内在的工作热情,激发职工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而是习惯于靠行政手段管理,甚至于靠拍脑门想当然办事。

这样的安全管理机制是不健全的,它不能准确地反映职工的安全意愿,影响了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的发挥。

因此,在班组推行安全自主管理是迫使基层管理人员自我加压、自我提高的一种手段,它既是推行安全自主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健全安全管理机制的保证。

4、四是更好地适应集团公司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近几年来,矿在创建学习型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安全管理虽然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但始终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如果管理定位不够清晰,组织结构纵向和横向交叉过多,管理流程环节冗余,导致决策缓慢,效率低下。

阻碍了矿井自身的发展,更适应不了集团公司跨越式发展的要求。

推行班组安全自主管理,不仅能够使管理定位明晰,消除组织结构纵向和横向交叉,精简管理流程环节,使决策“短、平、快”,提高效率;更是能暴露出以往安全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为矿井精简机构、实施人力资源规划提高可靠依据。

二、班组安全自主管理的内容推行安全自主管理,首先是打破传统的权欲观念,下放权力,赋予班组相应的安全管理权力,为被动管理向自主管理转变搭建平台;其次要在全面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意识的前提下,引导职工主动抓安全,为自主管理夯实根基;第三是界定班组安全自主管理的内容,明确安全自主管理中应该管什么、管到什么程度,使其不得“越位”,其具体内容是:1、自主建立安全制度保障体系自主管理不是放纵管理。

职工安全素质参差不齐或一时的工作失误,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

建立健全并认真贯彻实施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增强安全生产责任主体意识。

注意强化制度建设与自主管理相结合、自律与监督相结合,处罚与奖励相结合。

一方面注重职工对自身生产行为的自察自省,通过安全素质的培养教育,提高职工安全自主管理意识;另一方面严格安全制度的落实,按照重心下移、自管自治的要求,明确管技人员、岗位职工在安全生产中应负的职责以及具体的落实措施,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

同时细化、量化和完善班组安全管理制度,制订完善监督、检查和问责制度进行有效监督。

建章立制、强基固本,形成环环相扣的安全制度保障体系,使班组成为全矿安全工作的落脚点和安全生产的基石。

2、自主建立安全培训教育体系职工不同于工厂里的机器,只要按照设定的程序操作,就可以实现安全运转。

每位职工在岗位操作技能和业务能力方面的掌握上参差不齐,对安全的认识程度也有深浅之分。

通过建立以班组为主体、组员为基本单位的安全培训教育体系,可以有效地弥补差距,从而从本质上提高职工的整体保安能力,也能够使基层班组的安全管理更易于推进。

矿将岗位职责、安全确认、手指口述及本岗位操作标准和规程措施等作为培训的重点内容,采取什么形式进行培训不限,只要能有效激励职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消除安全盲点、误区,增强安全素养,提高技能和知识水平的目的,就积极实行。

通过一日一题、一周一案、一月一考等活动的开展,突出现场培训,严格考核培训效果,保证安全培训教育体系的有效实施。

3、自主建立质量标准化创建体系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好的工程质量是安全的重要保证。

基层安全自主管理必须认清质量与安全之间的关系,教育全体职工认真学习、熟练掌握本岗位作业标准,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使其能够做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

同时班组要结合班前安全确认、班中安全巡查、班后安全评估、作业时手指口述,茬、棚实行留名制等安全管理手段,班组自主建立质量检查、验收、考核办法,形成质量创建体系和奖惩机制,从而为安全自主管理创造出良好的基础环境。

4、自主建立反“三违”安全防御体系安全自主管理要求基层班组把规范职工的操作行为和干部的管理行为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煤矿通过建立健全职工“三违”档案和11种隐患人排查制度,建立班组自主反“三违”的激励机制,鼓励班组自主抓“三违”。

班组自主抓“三违”的,矿上给予鼓励,并在考核上予以加分,从而形成人人自主反“三违”的良好氛围。

同时落实联保互保责任制,建立职工联保互保约束机制,真正达到联保互保的目的。

职工之所以会违章,很大一部分是由安全自主管理安全意识不到位、思想麻痹、蛮干、主观臆断凭经验作业、玩忽职守、图懒省事等因素造成的,深入分析“三违”心理,引导职工自主做好身心调适,着重消除侥幸心理、从众心理、疲劳心理等“三违”产生的诱发心理,使广大职工以更加积极健康的心态去投入生产。

三、班组安全自主管理的保障机制1、自我监控是中心自主管理,直观浅显地来说,就是自己监督自己,自己控制自己。

煤矿安全自主管理归根结底,还是职工在岗位操作行为上的自我控制。

面对大多数职工文化程度较低,先进的管理理念难以在职工心中形成认同感这一现状,如何让职工自觉地参与到安全管理中来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一个区为单位来说,安全管理不可能达到管理人员一对一的控制程度,虽然通过联保、互保等一些手段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安全管理的控制系数,但最为根本的还是职工个人的自我控制,自我约束。

要坚持以提高职工自我监控能力为中心,围绕如何提高职工自主安全意识作为开展安全自主管理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2、提高认识是前提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提高职工对安全自主管理的认识,就是把安全自主管理的理念做为一种精益求精的安全文化,融入、渗透到至干群的身心当中,是推行安全自主管理这项工作的保障和前提。

为此,建议各生产班组以职工最为关注的“效益”——为切入点,把安全同经济效益帐、政治荣誉帐、精神压力帐、身体健康帐、家庭幸福帐与职工算明白,提高职工对安全的认识,从而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自我约束,自觉按章作业。

3、丰富手段是保证一是加大培训力度,打牢安全自主管理的基础。

形成班组长、组员安全自主管理知识培训机制,讲解、剖析安全自主管理的内涵,培养、提高基层管理人员超前思维、把握全局、控制重点、推进自主管理的能力,并在他们的意识形态中搭建岗位自律、班组自控、班组自主的安全自主管理框架。

同时,依托“国家四级煤矿安全培训机构”,以安全素质技能培训为重点,开办了采煤、掘进、“一通三防”、机电等专业技术培训班,对职工实施了岗位安全知识、技能培训。

二是实施安全目标化管理。

就是将目标自上而下层层分解,到系统、到班组、到个人,横到边、纵到底,使每一名职工都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责任,为安全自主管理注入动力。

促使基层班组要利用安全自主管理体制显身手,借助自主做文章。

西部井机运科自主建立了终端责任体系,把原来口头上的谁管什么、谁干什么落实到白纸黑字上,避免事后推诿扯皮。

要注重提高班组安全办公会的质量,它不仅能对上周本班组安全工作的点滴进行梳理,在总结中提升自主管理能力;而且能对本班组进行剖析,解剖他们的安全状况、工程质量、现场管理以及隐患整改等情况,帮助班组提高安全自主管理水平,防范安全事故。

三是加强过程管理。

从过程指导、过程监督、现场“安全班评估”三个环节抓起,及时消除现场潜在的安全隐患。

“过程指导”即生产单位按作业规程组织施工,职能科室对作业规程进行指导,现场情况发生变化时,生产单位及时反馈意见,技术科及时进行补充和修订,始终保证措施与施工现场相符。

“过程督查”即生产单位对措施、施工质量进行自查自纠,职能科室对安全技术措施进行督导,安监部门进行检查,保证措施能在现场得到全面落实。

尤其对采掘工作面安装、初放、收作、过断层,过联巷、巷道开窝、贯通、揭煤以及特殊地段,异常区域重点督查。

现场“安全班评估”主要是班前安全确认和班后验收。

在施工前,由职能部门(技术科)根据有关规程规定和标准,制作安全班评估记录表,下发各基层单位。

每班开工前,现场安全管理第一责任者对照评估标准逐项打分,当施工现场处于安全状态并向调度所汇报后,方可作业。

施工结束后,由安全第一责任者对当班工程质量、工作环境进行验收合格,并在班评估表中签字确认。

通过安全班评估的实施,首先使现场安全管理得到进一步增强,使作业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将施工过程中的潜在隐患提前排除,有效预防了事故的发生。

其次,干部职工的安全工作责任心明显增强,由于安全班评估中明确指定了隐患排查人、责任人的职责,层层落实,层层闭合,堵住了人为懒散、不负责任的漏洞,调动了全员抓安全的积极性。

同时,通过安全班评估,增强职工事故防范意识,提高排查消除隐患的能力,达到了排查隐患、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四是聘用兼职安监员,强化现场监督。

为了确保安全自主管理不失控,矿需从采、掘各单位聘用具备现场工作经验,作风正派,遵章守纪,熟悉业务,工作责任心强、敢于坚持原则的班组成员担任安全委员和兼职安监员,对采、掘各单位的安全自主管理工作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