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结构案例-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集

数据结构案例-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集

7、认真评阅和审核学生课程设计的全部内容,评定成绩,做好总结。
8、按规定保管或上交文档资料。
9、一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不宜超过20人。
对学生的要求:
1、学生必须修完课程设计的先修课程,才有资格做课程设计。
2、明确课程设计的目的和重要性,认真领会课程设计的题目,读懂课程设计指导书的要求,学会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积极认真地做好准备工作。
3、课程设计中,学会如何运用先修课程的知识与收集、归纳相关资料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
4、严格要求自己,自信但不固执,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善于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听取同学的意见,有意识地树立严谨的科学作风,要独立思考,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按时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课程设计总结报告要求:
课程设计报告是课程设计工作的总结和提高,课程设计报告应该反映出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主要成果,以及心得体会。要求学生以积极认真、严谨求实的态度完成课程设计报告的撰写。课程设计报告编写基本要求:
4、培养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5、严格要求学生,使其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课程设计教学自始至终要有布置,有检查,有考核,不能放任自流。
6、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定期指导,每周至少二次,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督促和检查课程设计的进度和质量。
2、根据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要求拟订题目和课程设计任务书(包括课程设计目的、内容、要求、进度、成绩评定等),制定具体考核形式(一般应采用平时学习情况和评审课程设计报告相结合方式)并于课程设计开始时向学生公布。做好课程设计的各项准备工作。
3、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启发引导,鼓励学生提出独立见解,适当组织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1、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2、课程设计报告应书写规范、文字通顺、图表清晰、数据完整、结论明确;
3、课程设计报告应附有参考文献;
4、课程设计报告要求统一格式,统一封面,打印装订成册,一份(A4纸打印,并提交电子版一份)。
课程设计报告要求统一使用A4纸打印。
5、课程设计报告不少于3000字,源程序代码不少于300行,要附有必要的结构图、流程图及程序运行的结果等项内容。
8. 测试情况:给出程序的测试情况,并分析运行结果。
成绩评定:日常考勤10%、系统实现运行检查30%、总结报告撰写评阅30%、设计答辩30%。
学生课程设计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进行评定。课程设计成绩低于60分为不及格,60~69为及格,70~79为中等,80~89为良好,90~100为优秀。课程设计成绩不及格者不得毕业。要适当控制成绩优秀的人数比例,一般应不高于35%。
不及格:未完成设计要求规定的内容,设计方案不合理,或有较严重缺陷,基本概念不清楚。
六、设计最终需提交的内容包括:
1、完整的程序系统(电子方式提交)
(1).能够对输入产生相应的输出,并在输入输出做必要的提示.
(2).该部分包括源代码和可执行文件两个部分.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复习巩固数据结构与算法的设计方法等基本知识;
2.掌握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了解软件项目开发的基本过程;
4.锻炼提高动手实践和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指导教师的要求:
1、指导教师要熟悉课程设计的理论知识,清楚本课程设计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地位和作用。
3. 测试数据:设计测试数据,或具体给出测试数据。要求测试数据能全面地测试所设计程序的功能。
4. 算法思想:描述解决相应问题算法的设计思想。
5. 模块划分:描述所设计程序的各个模块(即函数)功能。
6. 数据结构:给出所使用的基本抽象数据类型,所定义的具体问题的数据类型,以及新定义的抽象数据类型。
7. 源程序:给出所有源程序清单,要求程序有充分的注释语句,至少要注释每个函数参数的含义和函数返回值的含义。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
课程设计地点:实验室
集中进行的周数:2周
设计内容与学时分配:
1)查阅相关资料0.5天
2)复习巩固数据结构基本知识0.5天
3)明确系统需求分析0.5天
4)系统总体和详细设计1.5天
5)系统实现、运行和测试5天
6)课程设计总结报告撰写2天
四、课程设计教材及参考资料
教材:
《数据结构》蒋文蓉 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优秀:能独立完成设计要求所规定的全部内容,设计方案正确、基本概念清楚,有独到的见解或创造性。
良好:能较好完成设计要求所规定的全部内容,设计方案正确,分析问题正确、基本概念清楚。
中等:能完成设计要求规定的全部内容,设计方案基本正确,基本概念清楚。
及格:基本完成设计要求规定的内容,设计方案基本合理,基本概念较清楚。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青岛大学软件技术学院
邹岚
第一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第一章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设计是《数据结构》课程的具体应用和实践,是软件技术、电子商务的专业课知识的综合应用,其重点在于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一个具体的软件项目开发。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并掌握数据结构与算法的设计方法,具备初步的独立分析和设计能力;初步掌握系统需求分析、系统总体和详细设计、系统实现和运行、系统测试和维护等过程复习和巩固该课程相关的理论专业知识,锻炼和提高学生综合应用和动手实践能力。
6、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详见附件四:青岛大学软件技术学院课程设计总结报告格式规范要求。
报告内容要求包括:
问题的概述、分析及研究意义;
数据结构的逻辑设计和物理存储设计;
重要算法的设计、流程描述或伪代码描述;
数据结构的时空复杂性分析以及重要算法的复杂性分析;
程序最终实现结果(包括重点结果界面的抓取,能过说明问题的重要实验结果数据的打印或其可视化结果等)。
参考资料:
[1] 《数据结构》,严蔚敏吴伟民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数据结构题集》严蔚敏吴伟民米宁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五、课程设计成绩考核
考核方法:日常考勤、系统实现运行检查、总结报告撰写评阅、设计答辩。
考核内容:(在技术层面上包含以下内容)
1. 问题描述:描述要求编程解决的问题。
2. 基本要求:给出程序要达到的具体的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