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地区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责任追究制度为切实做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工作,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严明工作纪律,根据自治区农机局、财政厅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责任制度。
一、地区农机局工作职责
(一)会同地区财政局及其他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喀什地区年度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方案和年度补贴资金使用计划,确定补贴重点并负责组织实施,指导全地区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工作;
(二)建立健全覆盖全地区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工作责任制,明确要求,细化任务,层层落实责任;
(三)对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
制定监督检查方案,指导、检查县(市)、乡镇农机部门补贴政策宣传和信息公开情况。
全年开展专项督查检查不少于2次,入户核查和电话抽查比例不低于10%的受益户。
监督检查、抽查结果通报全地区农机系统并作为农机购置补贴绩效评价的主要依据;
(四)认真受理群众有关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信访、举报或投诉,认真办理上级部门批转的群众来信来访事项。
要及时对农民投诉多、“三包”服务不到位、价格虚高、等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并报自治区农机局;
(五)对各县市农机局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绩效考核评价。
二、县市农机局工作职责
(一)严格执行《喀什地区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全价购机直补到户操作规程》。
(二)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机购置补贴信息公开、操作办法、确认核实、投诉处理、风险防控、责任追究、信息系统管理等方面制度;
(三)科学制定年度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方案并负责组织实施,以机具类型划分补贴范围,对符合条件且申请购买的农业机械在补贴范围内的农牧民,实行应补尽补;认真开展农机报废更新工作;争取地方财政安排必要工作经费;做好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与机具需求调查,合理制定农机购置补贴中长期规划;
(四)建立健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工作责任制,深入开展县级农机购置补贴延伸绩效管理工作,明确要求,细化任务,落实工作责任;
(五)推进信息公开,加大政策宣传。
按要求建立信息公开网站和专栏,并及时将农机购置补贴相关政策和资金实施情况等内容向社会公布。
要把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情况列入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目录,将享受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情况作为村务公开的内容。
公布到村,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
(六)加强购置补贴监督管理。
加强对乡镇补贴实施情况督导检查,每年开展两次补贴机具核实工作,逐机逐台核实补贴机具,要做到“见人、见机、见票”,实际购机与系统申请机具相符,机具铭牌(发动机号和出厂编号)与系统上传机具信息相符,做到“谁核实、谁签字、谁负责”。
补贴机具必须在明显位置固定有生产企业、产品名称和型号、出厂编号、生产日期、执行标准等信息的永久性铭牌。
积极受理并妥善处理购置补贴相关投诉,要对农民投诉多、“三包”服务不到位、价格虚高、采取不正当竞争、出厂编号及铭牌不规范等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及时上报违规经销商。
(七)由专人负责农机购置补贴管理软件系统的使用,确保系统使用与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实施工作各环节相衔接、紧密结合,要认真及时完成机具申请、购买、核实等相关信息录入,确保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要与财政部门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工作的透明度、规范性和工作效率;
(八)严格执行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情况定期报送制度,年度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启动后至当年补贴资金全部落实完成前,每月14日和29日(如遇节假日可顺延)中午下班前报送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情况统计表。
每周至少报送一期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简报。
全年购置补贴资金要于当年11月30日前全部实施完;
(九)严格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纪律。
严禁挤占挪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确保资金运管安全,使用高效,全额兑付购
机农户。
严禁以农机补贴名义向农牧民、农机生产销售企业收费,不得指定经销商。
严禁违反规定程序确定补贴对象,强行向农民推荐补贴产品,无故拖延办理农民补贴手续。
严禁采取不合理措施保护本地区企业,对省内外企业要一视同仁。
严禁在信息管理系统中保存、上传和通过各种渠道对外公布购机户的通讯方式、身份证号码和银行帐号等个人隐私信息。
三、责任考核
按照层级管理的原则,喀什地区农机局依据农机购置补贴延伸绩效管理的要求加强对各县(市)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工作的专项考核评估,考核内容列入地区农机局对各县市农机化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对落实工作责任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的县市,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安排给予倾斜。
对责任落实不到位、监督管理不力的,将视情况采取行政约谈、行政告诫、通报批评等措施;工作不力造成严重影响的,调减下一年度农机购置补贴资金。
喀什地区农业机械管理局
二〇一五年三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