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经应用文写作·课程标准

财经应用文写作·课程标准

《财经应用文写作》课程标准二、课程性质与目标1、课程性质:《财经应用文写作》是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开设于大一上学期。

财经应用文写作是经济工作中处理公务、沟通信息、解决问题、科学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开设本门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应用写作理论知识、较强的财经写作能力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将来在专业岗位上实际运用能力的需要,实现培养应用性人才的目标。

与其他专业的关系:《财经应用文写作》是学习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专业课程重要的基础课,要求学生已经具备高中(中专)毕业的语文学习程度。

作为第一学期开设的课程,它使学生掌握经济活动中必备的应用写作知识和能力,并初步具备企业经济活动过程中的调查研究、策划分析、应用写作能力,为同期及后续开设的市场营销学、国际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公共关系、法律基础等课程奠定了专业及实际写作基础。

它既服务于其他课程又体现其他课程综合学习结果,是检验学生业务素质、工作能力的试金石。

2、课程目标:总体目标描述:使经贸专业学生受到较系统的财经应用文写作的训练,掌握必要的写作技能技巧,获得较完备的关于财经应用文写作的理论知识,提高专业写作的实际能力,以适应今后在学习、工作、生活的写作需要。

技术知识目标:(1)了解常用应用文种的基本概念、特点、类别和作用,领会写作要求;(2)熟悉常用应用文的体式和处理程序;(3)了解同一模块中不同文种的区别。

职业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常用应用文种知识对具体的交往任务和环境进行分析、判断,明确交往对象,确定写作的文种;(2)能够达到应用写作的基本要求:主题正确集中,材料充实有针对性、结构符合文种体式、语言表达简洁明确、严谨得体,能对给定材料进行分析、提炼、运用;(3)能够在分析、处理材料的基础上,应用比较、分类等方法,采取记叙、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写作出格式正确、语言规范的应用文;(4)能够用访问调查法、观察调查法、统计调查法等多种调查手段进行调查研究。

职业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加工素材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提高专业竞争力和适应未来经济活动中财经应用文写作的需要打下基础。

(2)通过情境教学与案例教学,培养学生从事财经类专业工作必需的职业态度、职业情感和职业能力。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设计1、课程内容绪论教学要求:了解应用文、财经应用文的一般知识;熟悉应用文和财经应用文的写作特点;掌握财经应用文的写作要求。

教学内容:1、应用文的含义与历史、种类与特点以及它的语言与表达方式。

2、财经应用文的特点、种类、作用以及在写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教学重点:应用文和财经应用文的一般知识和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财经应用文的写作要求第一章财经通用应用文写作教学要求:了解财经通用应用文的一般特点和写作注意事项;熟悉若干财经通用应用文的基本知识和结构特点;掌握本章所讲授的几种常见的财经通用应用文的写法。

教学内容:1、通知、通告、通报2、请示、批复3、章程、规定、条例4、求职信、招聘函5、工作计划、工作总结6、简报教学重点:常见财经通用应用文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常见财经通用应用文的写作实践。

第二章财经信函写作教学要求:了解财经信函的概念、特点、种类和作用。

掌握财经信函的结构、内容和写作要求。

能够熟练写作建立关系函、询价函、报价函、还价函、接受函、催款函、索赔函、理赔函等。

教学内容:1、建立关系函2、交易磋商函3、索赔函、理赔函教学重点:1、财经信函的结构、内容和写作要求。

2、建立关系函、询价函、报价函、还价函、接受函、催款函、索赔函、理赔函的写作格式、内容和写作的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建立关系函、还价函、催款函、索赔函、理赔函的写作格式、内容和写作的注意事项。

第三章财经市场文书写作教学要求:掌握财经市场文书概念、理解财经市场文书特点。

理解财经市场文书写作要求,重点掌握市场调查报告、市场预测报告、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创业计划书这几类文书的写法和要求。

体味例文,培养撰写财经市场文书的能力。

教学内容:1、市场调查报告2、市场预测报告3、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4、创业计划书教学重点:掌握几类文书的写法和要求教学难点:撰写财经市场文书的能力第四章财经契约文书写作教学要求:熟悉各类财经契约文书的概念、种类。

了解各类财经契约文书的作用、特点。

探究、掌握各类财经契约文书的结构、格式和写作技巧。

能撰写意向书、合同书、招标书和投标书。

教学内容:1、意向书2、合同书3、招标书4、投标书教学重点各类财经契约文书的结构要素和写作要求。

教学难点1、根据实际情境的需要撰写意向书、合同书、招标书和投标书。

2、运用写作理论知识对具体的文章进行辨析、评价和修改。

第五章财经广告文书写作教学要求:了解广告类文书的特点及作用。

熟悉广告文案写作的基本原理。

掌握财经广告类文书的写作技巧。

教学内容:1、产品广告文书2、产品说明书3、产品启事、消息、海报教学重点:掌握产品广告、产品说明书、产品启事、海报的正确写法。

学习难点:财经广告文书的写作技巧。

第六章财经法律文书写作教学要求:了解法律文书的概念、特点、作用、写作要求等基础知识。

熟悉经济起诉状、答辩状、上诉状、申诉状的基本知识。

掌握经济起诉状、答辩状、上诉状、申诉状的写作方法。

教学内容:1、经济起诉状2、经济答辩状3、经济上诉状、经济申诉状教学重点:经济起诉状、答辩状、上诉状、申诉状的概念、作用、特点、写法等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经济起诉状、答辩状、上诉状、申诉状的写作实践。

第七章财经理论文章写作教学要求:了解财经理论文章的概念和特点、财经评论和财经论文的概念和作用。

熟悉财经评论和财经论文写作的使用范围与基本要求。

掌握财经评论和财经论文的结构、写作方法和写作要求。

教学内容:1、财经评论写作2、财经论文写作教学重点:掌握财经毕业论文的概念和写法。

教学难点:掌握财经学术论文,财经评论的结构和写法。

2、教学设计课程结构项目教学知识、能力、素质分析表四、课程实施建议1、教学方法(1)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结合案例教学、模拟情境等方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使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获得知识。

(2)案例分析教学法:根据职业调查收集的企业真实案例,贯穿教学过程,由于案例有鲜明的岗位针对性,对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就有很强的指导性。

(3)小组讨论法: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协商交流,这种形式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其协作交流能力与团队精神。

(4)情景模拟:创设近于职业环境的情景,进行角色扮演训练,是进入真实环境写作的必要前提步骤,让学生充分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

2、学习方法根据上述教学方法,我们为学生制定的学习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1)自主性学习: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把学习者融人有意义的任务完成的过程之中,让学习者积极地进行探究和发现,自主地进行知识的整合与建构,以现实的、学生生成的新知识和提高完成项目任务的能力为主要成就目标。

(2)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就一定命题,讨论写作方案。

组织写作活动,完成写作任务。

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获取知识、完善认知结构,同时提升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促进了他们社会交往能力的增长。

(3)开放课堂写作实践:就是使学生的写作活动不仅仅局限在教室或课堂中,更要求他们到校园里去,甚至学校以外的社会环境中去进行应用文写作实践。

这种学习模式可以帮助学生逐渐地在不同的层次上逐渐转化为自我独立的学习模式。

3、教材本课程使用教材为杨天松主编的《新编财经应用文写作》,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版。

本书每章前列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每章均有“导入新课”部分,正文按照写作理论、范文及简析、课后练习三大部分来编排,目的在于突出文体基础知识和写作要领,强调案例教学。

本书理论知识强调够用原则,简洁明了,案例突出实用,练习难易适中,是一部特别适合高职院校学生使用的财经应用文写作教材。

4、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1)承接校园活动项目。

与学院各系部办公室合作,将日常接待、会务、公务等作为学生的实训项目,实现校园项目实训做。

同时,将校园的文体活动、社团活动等作为学习应用文“真实实训项目”。

学生以班级项目建设的方式进行实训,写作相关的文书。

(2)到企业见习。

授课教师与企业加强联系,建立长期的课外实训基地。

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到真切的工作场景中,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训练项目。

通过课外实训平台的拓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结合实际需要写作文书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活动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5、教学条件学院已投资上百万元建成覆盖全院教学、办公、宿舍等区域的网络,建立了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电子阅览室、图书查询、网上课堂教学等教学科研资源库;学生可以在电子阅览室、宿舍上网,实现资源共享。

学校有电子阅览室,可以满足本课程学习和研究的需要。

课程组根据教学内容,购置或下载相关电子音像素材,设计制作包括文字、音像、图片、动画等内容的多媒体课件等。

6、师资条件本课程主讲教师共有4人,其中副教授1人,讲师3人。

在年龄结构上,本课程教师队伍以中青年为主体,其中40—50岁占50%,30—40岁占50%,教师队伍中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均层次分明,能较好地满足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科研的需要。

7、教学评价、考核要求根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将学生成绩考核的分值确定为5:5,即平时成绩占50%,期末试卷测试成绩占50%。

其中,平时成绩根据作业成绩、课堂表现及到课率评定;期末笔试部分由选择题、改错题、阅读题、片段写作和大写作五部分组成。

其中难易程度分别为:易20%,中60%,难2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