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气安全管理细则正式版

煤气安全管理细则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煤气安全管理细则正式版煤气安全管理细则正式版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 目的为贯彻落实泰山钢铁集团《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实施细则》,加强煤气安全的管理工作,杜绝煤气泄漏、中毒、着火、爆炸等事故发生,减少煤气对人身伤害,促进安全管理整体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制定本实施细则。

2 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不锈钢轧钢厂对本单位的煤气安全管理。

3 引用文件3.1《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3.2《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程序》3.3《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3.4《消防安全控制程序》3.5《动火管理程序》3.6《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3.7《环境/安全不符合控制程序》3.8《相关方安全管理制度》3.9《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实施细则》3.10《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冶金企业煤气安全技术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10.07.29)4 术语和定义4.1可靠隔断装置:指安装了此类装置隔断煤气后,装置前的煤气不会漏向装置后的安全装置。

这类装置有眼镜阀(与密封蝶阀或闸阀并用)、盲板、叶形插板阀、一道开闭器加一道水封等。

4.2 煤气事故“四防”:即防火、防爆、防中毒、防泄漏。

4.3 工业企业煤气:在炼焦、炼铁、炼钢、发生炉等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一氧化碳等多种气体成分组成的可燃性混合气体。

5 职责5.1 生产安环科职责5.1.1负责本厂煤气安全监督管理,参与审查煤气管网、设备检修安全措施,并监督各单位落实《动火许可证》办理。

5.1.2负责制定本厂煤气安全管理制度。

5.1.3 根据生产实际配备必要的煤气防护、监测仪器设备,做好煤气作业人员煤气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培训。

5.1.4负责对本厂所属煤气安全防护设施、测量仪器的检查、监督工作。

5.1.5负责对煤气管理细则在各车间班组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管。

5.1.6负责落实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煤气安全设施符合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

5.2 设备科职责:5.2.1 负责煤气系统的设备管理,煤气管网设施及煤气界定范围。

5.2.2 负责做好煤气设备、设施的检修工作,保持煤气设备、设施处于良好状态,负责煤气系统大中修及改造过程中的施工措施的审查工作。

5.2.3审查使用单位提出的用气申请和改造方案。

5.2.4 负责煤气使用设备设施监督检查工作。

5.3 煤气使用车间5.3.1正确使用煤气安全防护设施、测量仪器。

5.3.2负责责任范围内煤气管网的设备和安全管理工作,做好责任范围内煤气管网的设备及附属装置的维护保养工作,定期检查、维护各煤气管线,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

5.3.3 负责责任范围内煤气检测和设备维修时的监护工作。

5.3.4 负责本厂煤气管理细则在本单位的实施,并对班组实施管理。

5.3.5各班组负责对本厂煤气管理细则在班组的具体执行。

6煤气安全管理基本要求6.1煤气设施的设计应由持有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部门颁发的有效的设计许可证的设计单位设计,必须做到安全可靠。

使用煤气以及煤气检修、维护、管理作业人员必须熟悉煤气特性及煤气中毒救护知识,熟悉生产工艺及其设备的作业和性能及每个阀门的特性作用。

6.2在煤气危险区域巡检、工作或使用煤气,以及煤气管道阀门、设备的检修和清理,必须两人以上一起进行,并设专人监护。

6.3严禁在煤气管道、设备附近,休息、吸烟、睡觉、使用明火及堆放易然易爆物品。

6.4检查泄漏源必须用报警仪,禁止用鼻子嗅或明火试。

6.5煤气管道设备,严禁用铁锤或其它金属敲击。

6.6煤气点火程序是:先点明火,后开煤气;如第一次点火未成功,应立即关闭煤气阀门,待煤气散开后方可进行第二次点火。

6.7新建、扩建、改建、大修后的煤气设施,应严格按照规定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使用前要制定送气方案,用蒸汽或氮气吹扫管道。

煤气送上后要在放散管放散,经取样分析,煤气中含氧量低于0.5%后方可使用。

6.8 高炉煤气、焦炉煤气停、送煤气时,必须通知调度室,由调度室统一协调。

相关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对所有用气点经常进行巡视,防止煤气泄漏引起中毒或火灾;6.9 煤气排水管道不得通入电缆沟、水沟、坑道内;6.10 检修煤气设备和管道必须可靠地切断煤气气源。

用阀门切断煤气时必须关闭阀门并在其后加设盲板,同时打开放散管的阀门。

6.11 在煤气设备管道上动火必须通知安全部门。

可靠切断煤气后,动火设备和管道应用蒸汽或氮气吹扫。

经检测达到要求后方可动火。

6.12 在运行中的煤气设备管道上动火时,管内煤气必须一直保持正压。

动火时只能采取电焊,禁止气焊或气割。

6.13 如煤气管道上着火时,100mm以下管道可直接关闭阀门,100mm以上应逐渐降低煤气压力,通入大量蒸汽或氮气灭火,但是煤气压力不得低于600Pa以防回火爆炸。

6.14 使用煤气时要保持正压操作,压力不小于600Pa,如不能保持正压,应可靠切断气源。

6.15应经常检查煤气管网、设备下列部位:阀芯、法兰、膨胀器、焊缝口、计量导管、软连接口、铸铁管接头、排水器、风机轴头、蝶阀轴头等,发现泄漏及时处理。

6.16停、送煤气安全规定:6.16.1 送煤气前应做到:6.16.1.1 提前通知岗位人员做好准备。

6.16.1.2 送煤气前应提前检查管线上的水封是否满流;入口是否封闭;试验头、仪表导管等及各支管阀门是否关闭;对输气管道做惰性化处理。

6.16.1.3 工具、防护设施准备齐全。

6.16.2 停煤气前应做到:6.16.2.1 通知相关煤气用户止火,并提前到现场认真落实各用户止火情况。

6.16.2.2 对煤气管道进行逐段检查,可靠切断煤气来源。

6.16.2.3 打开各放散阀及死角处的放散或放气头(如死角处没有放散头,应提前搬眼,增设放散或放气头),通入惰性气体将管内的残余煤气彻底吹扫干净,经取样化验或校测合格后,停止放散,并打开沿线入孔。

6.16.2.4 停气时,严禁直接操作放散阀泄压。

6.16.3 停、送煤气时,各相关管路及设备严禁施工或动火作业。

6.16.4 煤气导入时,无关人员应远离工作区域并严禁烟火。

工作区域内不得有焊接、吊车作业。

6.16.5 进入气体置换放散时,管道周围40米内禁止一切火源,并应密切注意风向,严禁煤气扩散到附近岗位。

6.16.6 对输气管路做惰性化处理和吹扫残余煤气时,必须将氮气通入管道吹扫20分钟以上。

6.16.7 送煤气前,煤气总管三道阀门的操作要求是:先开盲板阀,再开电动蝶阀和快速切断阀。

6.16.8 停煤气后,煤气总管三道阀门的操作要求是:先关闭电动蝶阀和快速切断阀,后关闭盲板阀。

6.16.9 若盲板阀打开、夹紧不到位或其他阀门出现故障,进行检查、调整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6.16.10 加热炉大修后初次送煤气前,要进行管道试压、密封验收检查。

6.16.11 在煤气管道末端取样,进行残氧量检查合格后,或做爆发实验三次合格后,方可关闭末端放散。

7 煤气专用器具的管理:7.1 煤气报警仪:7.1.1各岗位所配煤气报警仪由班组保管,交接使用,班组长为煤气报警仪管理第一责任人。

7.1.2 报警仪能随时拿出且能正常使用,电池由各单位自行配置,不能影响使用,严禁外借。

7.1.3 不用时关停机,用后及时擦拭,保持清洁。

7.1.4 定期送检,异常情况及时反映,发生损坏,承担修复费用,丢失的按双倍赔偿。

7.1.5 不得停用,并对停用期间由此发生的伤害事故负全责。

7.1.6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做好记录。

7.2 空气(氧气)呼吸器:7.2.1 分厂配备的呼吸器,由轧钢车间、酸洗车间统一管理。

7.2.2空气(氧气)呼吸器:7.2.2.1空气呼吸器的穿戴:7.2.2.1.1 佩戴空气呼吸器前,要对外观是否合格进行检查。

擦净面罩目镜,将面罩与空气调节器连接好。

7.2.2.1.2 佩戴空气呼吸器时,先将快速接头拔开(以防在佩戴空气呼吸器是损伤全面罩),然后将空气呼吸器背在人身体后(瓶头阀在下方),根据身材调节好肩带、腰带,以合身牢靠、舒适为宜,压力表固定在呼吸器的肩带处,以便观察压力,最后系好胸带。

7.2.2.1.3 连接好快速接头并锁紧,将全面罩置手胸前,以便随时佩戴。

7.2.2.1.4开启气瓶阀,检查储气压力及低压报警装置。

将供给阀的进气阀门置于关闭状态,打开瓶头阀,观察压力表示值,瓶头阀完全打开后,检查气瓶内的压力应在28Mpa~30MPa范围内以估计使用时间,一旦听到报警声(压力低于0.5MPa),应准备结束在危险区工作,并尽快离开危险区。

7.2.2.2.5充分放松头带,佩戴好全面罩(可不用系带)进行2~3次的深呼吸,感觉舒畅,屏气或呼气时供给阀应停止供气,无“丝丝”的响声。

一切正常后,将全面罩系带收紧,使全面罩和人的额头、面部贴合良好并气密。

7.2.2.2.6 在佩戴全面罩时,系带不要收的过紧,面部感觉舒适,无明显的压痛。

全面罩和人的额头、面部贴合良好并气密后,此时深吸一口气,供给阀的进气阀门应自动开启。

7.2.2.2.7 空气呼吸器使用后将全面罩的系带解开,将消防头盔和全面罩分离,从头上摘下全面罩,同时关闭供给阀的进气阀门,拔开快速接头,将空气呼吸器从身体卸下,关闭瓶头阀。

7.2.2.2.8 随时可以观察压力表示值来判断气瓶内的剩余空气。

7.2.2.2.9 将空气呼吸器使用完后应及时恢复使用前的准备状态。

7.2.2.3 使用中防止气瓶碰撞,防止碰伤面罩。

7.2.2.4面罩、背板等保持清洁,禁染油污。

7.2.2.5 面罩用后要用酒精擦拭干净后装入紧口袋中。

7.2.2.6 定期检查气瓶压力,确认在校验期内,当压力小于2.5MPa(5.1kgf/cm2)时,必须及时充气,充气时使用单位应安排人员立即送充装站充气,必须当天取回,并交安全员检查后装备好、备用。

7.2.2.7每次使用后,要求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清理,并迅速恢复使用功能,确认空气呼吸器压力符合安全规定,检查各处件有无损坏,各接头垫,圈密封无破损,减压设施安全可靠。

7.2.2.8空气呼吸器要存放在无日光直接照射、无油脂、无灰尘、无腐蚀性酸性气体,与明火距离10M以上的位置,不得存放在不易找到的柜箱内,更不得上锁,以保证急用时能随手取出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