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一年级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卓达太阳城学校数学教师杨静
很感谢学校领导对我的信任,安排我担任了一年级的数学老师兼班主任工作,让我明显地看到了这一个学期自己的成长,我对一年级的教学更加有信心。
在这一年的教学中,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
一起成长。
我深深地知道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学生来说都至关重要。
一种好的习惯将使人受益终身。
小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在行为习惯上存在很大的可塑性,许多好习惯都尚未养成,他们就像一张白纸,等待着我们在上面勾勒出丰富的内容。
这59张白纸,我该如何去谱写?
一、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
作为人民教师,我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我认为:没有博大的爱,则没有属于所有孩子的教育;没有深刻的爱,则没有成功的教育;没有艺术的爱,则没有幸福的教育。
当教师就要热爱每一个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对于成绩差的孩子,在课间或者放学,利用短暂的这段休息时间给他们辅导,并且重要地是要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
例如,多鼓励他们,用“老师知道你很棒”“老师知道你能自己完成”来代替不断重复地题目讲解。
二、抓好学生的一日常规教育,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由此可见,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极其重要,抓好一年级学生的养成教育,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一年级小孩子刚入学,这种全新的环境对他们来说还不适应,对于他们来说,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就需要老师花大力气对他们进行一日常规教育,时刻提醒他们,让他们懂得在学校里就要遵守学校的制度。
一年级学生要养成的习惯涉及到方方面面。
现分两个方面作个提示和提醒。
如下:
(一)学习方面
1、学会倾听的习惯
(1)上课时不做小动作,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
(2)能认真倾听其他同学发言。
(3)能仔细倾听老师讲解。
(4)能按要求认真练习。
2、善于思考的习惯
(1)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能积极发言。
(2)善于发现,并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3)课前能预习,不明白的问题能做好标记。
3、敢于提问的习惯
(1)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与人交流,不怕说错。
(2)发言时,身站直,口齿清,声音洪亮。
(3)对不懂的问题能主动向教师请教。
4、与人合作的习惯
(1)能主动和同学、老师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2)与同学交流时,能尊重别人的意见和观点。
(3)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5、自主读书的习惯
(1)边读边想、圈点勾画。
(2)和书交朋友,广泛阅读。
(3)不读不健康书籍,不浏览不健康网站。
(4)爱护书籍,不在公用书籍上乱写乱画。
6、认真书写的习惯
(1)读写姿势端正,会正确执笔,做到“三个一”-胸离桌边一拳,眼离书本一尺,指离笔尖一寸。
(2)书写工整,作业、卷面洁净,不乱涂改。
(3)文字和符号规范,格式美观,符合老师的要求。
7、动手实践的习惯
(1)能积极、主动地完成教科书上所要求的各类操作实验。
(2)工具准备充分,不丢三落四。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如学具盒)
8、按时作业的习惯
(1)能按时完成课内外作业,对作业中的错误能即时订正。
(2)尽早完成家庭作业,睡前让家长检查。
(3)对当天学过的主要内容能进行回忆。
(二)行为方面
1、举止文明的习惯
(1)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
(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3)能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
(4)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能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5)向别人请教时,态度诚恳。
(6)不骂人,不打架。
(7)不给同学起绰号。
(8)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
(9)集合时做到“快、静、齐、”。
(10)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
(11)不歧视身体有缺陷的同学。
(12)不带危险物品上学。
(1)说了就要努力去做,信守自己的诺言。
(2)答应的事没法完成时,能向对方说明原由,并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
(3)借了别人的东西能如期归还。
3、尊重他人的习惯
(1)耐心听,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
(2)专心听,不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
(3)当他人批评自己时,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
(4)不打扰他人的学习、休息、工作,一旦妨碍了他人能及时道歉。
(5)未经允许,不动他人的东西。
(6)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自己的家庭情况不随便告诉他人。
4、守时惜时的习惯
(1)早睡,早起,睡眠不少于9小时。
(2)不迟到,不早退。
(3)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学校滞留,不在路上溜达玩耍。
(4)回家后,马上做作业或复习。
(5)做事有计划,不盲目、不拖拉。
5、懂得感恩的习惯
(1)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无理顶撞父母、老师。
(2)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能主动给老人洗脚、捶背等。
(3)主动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4)孝敬父母,以自己满意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6、勤俭节约的习惯
(1)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作业本。
(2)不随便向家长要钱或向同学借钱。
(3)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
(4)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拧紧开关。
(5)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
不在桌凳上乱写乱划乱贴。
7、遵守秩序的习惯
(1)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走。
(2)上下学有秩序,不乱横穿马路,不在公路上追跑打闹。
过路口,一看、二让、绝对安全时再通过。
(3)购物、上车时能自觉排队,不拥挤。
8、勤于动手的习惯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自己整理书包、抽屉、收拾房间,整理被褥。
(2)用过的东西能放回原处。
(1)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课内外文娱、体育、科技活动。
(2)学习运动常识,做好自我安全保护。
(3)在活动中不做有危险性的动作。
10、讲究卫生的习惯
(1)勤洗澡、洗头;睡前刷牙、洗脸、洗脚。
(2)勤换衣服,勤剪指甲。
(3)饭前便后要洗手。
(4)离开座位前能整理好物件,清理掉垃圾。
(5)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
(6)不吃变质食物,不买三无食品。
三、选择榜样,启迪教育。
一年级孩子意志力薄弱,容易受暗示,喜欢摹仿别人,而不去考虑行为是否适当、正确。
因此,榜样要从身边去选择,在班级中选择比较适合。
如骆诗瑶同学字写得好,被同学们评为“小小书法家”;路福然同学平时努力学习,知识丰富懂得多,被同学们评为“小博士”;李卓越同学热爱劳动,被同学们评为“劳动标兵”等;让其他同学以他们为榜样去学,有形可看。
他们还把老师当作学习榜样,老师的举手投足都应成为学生可效仿的模范。
因此,要求我们时时、事事、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皆楷模。
”作为一年级老师,要在孩子面前树立一个良好的师德形象。
一年级的孩子刚入学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打扫卫生,大多数孩子都不会用笤帚、拖布,就需要老师一个一个地教、以身示范。
平时看到纸屑,弯腰默默地捡起来,这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四、给孩子足够的自尊
在教育的原野上,我们班主任教师应该向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放低自己的身份,让孩子抬起头来。
抬起头才能集中精神看黑板,才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内容。
课堂纪律一定要严抓,一定得保证全班都在认真听课,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要注意提醒孩子的方式,可以调整语调,可以用眼神。
五、家校共育,促进养成。
对小学生教育固然重要,但是离开家长的配合是不行的。
小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与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家长在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对于个别行为困难的学生多与家长单独沟通,这样使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得到有效地纠正。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希望以后我们能够经常
沟通和交流,为老师多提好的建议。
有了您的配合,我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在学习中健康愉快地成长。
杨静
2019年12月14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