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歌

儿歌

唱和幼儿自编自唱的儿歌)。
一、儿歌的特征
• 一、注重音乐性,强调音韵和节奏 • 二、短小单纯,易懂易记 • 三、歌戏互补,富于情趣
一、注重音乐性,强调音韵和节奏
《小板凳》:小板凳,/你莫歪,/让我爷 爷坐下来,/我帮爷爷捶捶背,/爷爷夸 我好乖乖。
《菊花开》:板凳,板凳,歪歪,/菊花, 菊花,开开!/开几朵?/开三朵,/爹 一朵,/娘一朵,/剩下那朵给白鸽。
三、儿歌的特殊艺术形式
• 树下狸猫把虎教 • 一棵松鼠两丈高,树下狸猫把虎教。 • 先学扑,后学跳,穿山跳涧都学会,老虎变性要
吃猫,狸猫一见事不好,身子一蹿上树梢。 • 老虎一见傻了眼,急忙跪下来哀告: • 师傅师傅下来吧,再教弟子上树梢。 • 狸猫树上摆摆头,眼泪滚滚在下掉。 • 有心下来再教你,怕只怕, • 你再变性子我哪里逃!
3、连锁调
• (3)连锁调。 • 指采用顶真的修辞方法,将诗句组接起来,形成
环环相扣、句句相连的结构形式。所谓顶真,就 是上一句(或上一节)的末尾,做下一句(或下 一节)的开头。
• 如邓德明创伤的《做习题》:“小调皮,做习题。 /习题难,画小雁;/小雁飞,画乌龟;/乌龟 爬,画小马;/小马跑,画小猫;/小猫叫,吓 一跳。/学文化,怕动脑,/看你怎么学得好。”
草丛里面吱吱叫,蟋蟀呀蟋蟀!就是草丛 里的好宝宝。
三、歌戏互补,富于情趣
• 玩泥巴童谣:拍打燕子窝 • 拍打拍打、燕子窝,歪了墙、砸了锅,燕
子来家,不依我。 • 过家家儿歌 • 我当爸,你当妈,花花瓜瓜当娃娃, 我们
一起过家家。 • 我做饭,你搬凳, 娃娃哭了一起哄。
二、儿歌的一般艺术形式
• 篇幅短小 • 结构不固定 • 句式多样 • 艺术表现手法灵活
4、颠倒歌
• (4)、颠倒歌P107 • 在我国俗文学园地有一种别有意趣的颠倒歌,它
的创作风格类似于打油诗体,其特点是运用“故 错”手法,偏把事物往反了说。这种歌因为其幽 默谐噱的民间趣味,在老百姓中广为流传。 山东一带流传的歌谣 • “东西路,南北走,顶头碰上人咬狗。拾起狗来 砸砖头,又被砖头咬了手。老鼠叼着狸猫跑,口 袋驮着驴子走。” • “颠倒话,话颠倒,石榴树上结樱桃。蝇子踢死 马,蚂蚁架大桥。丫丫葫芦沉到底,千斤秤砣水 上漂。我说这话你不信?老鼠衔个大狸猫。”
似锦, • 十月芙蓉赛牡丹,十一月无花无人采,十二月梅
花斗雪开。
8、对数歌
• (8)、对数歌P110 • 问答歌和数数歌结合
9、物象歌
• (9)、物象歌P111
儿歌
• (10)游戏歌,即是配合游戏动作的儿歌。 如《找朋友》,许多幼儿园的孩子都喜欢 做这种“找朋友”的游戏,一边做游戏, 一边唱着这首儿歌。
一棵小树五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会写会 算又会画,长大建设现代化 。
节拍、押韵P102-103
二、短小单纯,易懂易记
《排排坐》: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 我一个,/弟弟睡了留一个。
《松树》 小松树,青又青,不怕雷,不怕风。 《小蚂蚱》棉花地,白花花。小蚂蚱,蹦跶
跶。伸伸手,云儿掐。 《蟋蟀》蟋蟀、蟋蟀,草丛里跑,草丛里跳,
• 猫走了,再玩玩。 阳光,在溪上流着,

阳光,在妈妈眼睛里亮着。
第一节 儿歌
一、儿歌的含义和特征
• 含义: • 以低幼儿童为接受对象,用口语化的韵语唱诵的、
浅显易懂琅琅上口的短歌。 • 从唱诵者的角度划分,儿歌可分为母歌和儿戏两
类。 • 母歌——又称育儿歌,是育儿者唱诵给婴幼儿听
的,或者是边唱边让幼儿自编自唱的儿歌。 • 儿戏——幼儿自己唱诵的儿歌(包括在幼儿园里
1、摇篮曲
• (1)摇篮曲,又称催眠曲。 • 如黄庆云创作的《摇篮》,作者将星星、
白云以及蓝天、大海的拟静的环境。
2、问答歌
• (2)问答歌。P106 • 什么上山吱呦呦
什么下山滚绣球 什么摇头梆子响 什么洗脸不梳头
扁担上山吱呦呦 刺猬下山滚绣球 啄木鸟摇头梆子响 花猫洗脸不梳头
儿 歌
第四章:儿歌 儿童诗
• 儿童诗歌 • 是具有诗的外在形式和内在节奏,以优美
简洁的语言表现儿童生活,抒写儿童情感 的充满童趣、洋溢真情,张扬童心的儿童 文学体裁。包括儿歌和儿童诗两种具体形 式。
比较下列作品,判断文体特点?
• 小老鼠
阳光
• 小老鼠,上案板, 阳光,在窗上爬着,
• 见猫来,打战战, 阳光,在花上笑着,
太阳起西往东落
• 太阳起西往东落, • 听我唱个颠倒歌。 • 天上打雷没有响, • 地上石头滚上坡, • 江里骆驼会下蛋, • 山上鲤鱼搭成窝, • 腊月苦热直流汗, • 六月暴冷打哆嗦, • 姐姐房中头梳手, • 门外口袋把驴驮。
5、数数歌
(5)数数歌。P107 《一二三、三二一》、《答算题》、《十条
• 如四川儿歌《布补鼓》:“墙上一面鼓, 鼓上画老虎;老虎抓破鼓,买块布来补; 不知是鼓补布,还是布补鼓。”
7、时序歌
• (7)、时序歌P110 • 十二月花 • 正月百花云里开,二月杏花送春来,三月桃花红
似火, • 四月芦花就地开,五月栀子心里黄,六月荷花满
池塘, • 七月菱花铺水面,八月桂花满村香,九月菊花黄
腿》、《数学歌》、《数数歌》、《量词 歌》、《一二三四五》 如四川儿歌《数蛤蟆》,儿歌巧妙地通过 数数的方式来念唱,并启发儿童进行一些 简单的运算。
6、绕口令
• (6)绕口令,又叫拗口令、急口令,其特 点是把许多近似的双声、叠韵词组织在一 起,使之读起来十分绕口,稍不留意,就 会读错,是训练儿童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好 帮手。
• (11)谜语歌。以歌谣形式表现的谜语叫 谜语歌。如儿歌“千条线,万条线,/掉 在河里看不见”,谜底是“雨”。再如儿 歌“希奇古怪,古怪希奇,前面脊背,后 面肚皮”,谜底是“小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