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评第4章 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

环评第4章 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

10000m2
环保工程
碱液吸收系统 废水处理系统 消防泵房、变电房
2套(1用1备) 5087.6 m3/a 180m2
备注
贮存副产品盐酸,10*100 m3 贮存产品三氯化磷,5*50m3
甲类 丁类 由化工园区供水系统提供 设污水排放口各一个
废气治理 废水治理
丁类
项目的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表
工程名称(生产线)
黄磷
≥99%
9233.7
液氯
≥99.5%
31000
三氯氧磷生产线
三氯化磷
≥99%
4500
液氧
99.5%
520
亚磷酸生产线
三氯化磷
≥99%
33500

/
44251.7
年运行时数
7200 7200 7200 7200
2、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
是污染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核心。 用形象流程图的方式说明生产过程,同时在工艺 流程中表明污染物的产生位置和污染物的类型,必 要时列出主要化学反应和副反应式。 • 对工艺过程进行分析和评述,重点关注可能产生污 染物的部位; • 绘制工艺流程图; • 在平面布置图上,标出主要污染源的位置坐标。
某化肥厂全厂物料平衡图
(5)水平衡
水平衡是建设项目所用的新鲜水总量加上原料带 来的水量等于产品带走的水量、损失水量、排放废水 量之和。可以用下式表达:
Qf十Qr=Qp+Ql+Qw
式中 Qf ——新鲜水总量; Qr ——原料带来的水量; Qp ——产品带走的水量; Ql ——生产过程损失水量; Qw ——排放废水量。
❖ 废气:可按点源、面源、线源进行核算,说明源
强、排放方式和排放高度及存在的有关问题。
❖ 废水:应说明种类、成分、浓度、排放方式、
排放去向。
❖ 废液: 应说明种类(按《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进行分类)、成分、浓度、处置方式和去向等有关 问题。
❖ 废渣:应说明有害成分、溶出物浓度、数量、处
理和处置方式和贮存方法。
产品名称及规格
设计能力(t/a)
三氯化磷生产线 三氯氧磷生产线
亚磷酸生产线
三氯化磷(含量≥ 99%) 三氯氧磷(含量≥ 99%) 亚磷酸(含量≥ 99%) 副产品盐酸(含量≥ 30%)
40000 5000 20000 88320.63
类别 原辅料
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表
名称
规格
年耗量,t
三氯化磷生产线
(4)通过物料平衡计算污染源强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 投入原材料+辅助材料总量=产品+副产物+污染物总量。 通过物料平衡,可以核算产品和副产品的产量,并计 算出污染物的源强。
说明:物料平衡的种类很多,有以全厂物料的 总进出为基准的物料衡算,也可针对具体的装 置或工艺进行的物料平衡,比如在合成氨厂中, 针对氨进行的物料平衡,称为氨平衡。在环境 影响评价中,必须根据不同行业的具体特点, 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物料进行物料平衡。
第二节 工程分析
工程分析的 作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 •为各专题预测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为环保设计提供优化建议 •为环境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工程分析的分类
•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燃煤发电、石油 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等新建、扩 建和技术改造项目。
•生态型项目工程分析:大型水利枢纽、 大型露天采矿、高速公路、输油输气管 道等工程建设项目。
程中,对于新建项目要求算清两本账:一本是工程自 身的污染物设计排放量;另一本则是按治理规划和评 价规定措施实施后能够实现的污染物削减量。两本账 之差才是评价需要的污染物量终排放量。
(3)改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污染物源强 对于
改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的污染物排放量统计则要 求算清三本账:第一本账是改扩建与技术改造前现有 的污染物实际排放量;第二本账是改扩建与技术改造 项目按计划实施的自身污染物排放量;第三本账是实 施治理措施和评价规定措施后能够实现的污染削减量。 三本账之代数和方可作为评价后所需的最终排放量。
环境影响评价第4章 污染源调查与工程分析
第四章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概述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具有多样性
具有特定功能的环 境影响评价方法
影响识别法 影响预测方法 影响评价方法。
具有专业背景的环 境影响评价方法
工程分析方法、清洁生产
分析方法、替代方案分析
方法、环境风险评价方法、 景观评价方法、投入-产 出评价方法等。
1、工程概况(建设项目概况)
对工程概况、工程一般特征作简介,通过项目组成分 析找出项目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列出项目组成表,为项目产生的环境影响分析和提出 合适的污染防治措施奠定基础。
根据项目组成和工艺,给出主要原辅材料的名称、单 位产品消耗量、年总耗量和来源。
对于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原料、辅料还应给出组分。 对于分期建设项目,应按不同建设期分别说明建设规 模。改扩建项目应列出现有工程,说明依托关系。
3、污染源源强分析与核算
(1) 污染物分布及污染物源强核算
污染源分布和污染物类型及排放量是各专题评价 的基础资料,必须按建设过程、生产过程和服务 期满后(退役期)三个时期,详细核算和统计,力求 完善。因此,对于污染源分布应根据已经绘制的 污染流程图,并按排放点编号,标明污染物排放 部位,然后列表逐点统计各种因子的排放强度、 浓度及数量。
❖ 噪声和放射性:应列表说明源强、剂量及分。
表2 污染物源强一览表
序号 污染物排放点 主要污染因子 排放浓度 排放总量 备注
1 2 3 … 统计方法应以车间或工段为核算单元,对于泄漏和放 散量部分,原则上要求实测,实测有困难时,可以利 用年均消耗定额的数据进行物料平衡推算。
(2)新建项目污染物源强 在统计污染物排放量的过
工程名称 主体工程
建设名称 三氯化磷生产线 三氯氧磷生产线
亚磷酸生产线
设计能力 40000t/a 5000 t/a
20000 t/a
贮存工程 公用工程
盐酸成品罐区 三氯化磷成品罐区
黄磷仓库 成品仓库
给水 排水
绿化
452m2 310m2 180 m2 990 m2 83883.7 m3/a 5087.6 m3/a
一、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
(1)工程分析内容
对于环境影响以污染因素为主的建设项目, 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应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特 征,包括建设项目的类型、性质、规模、开发建 设方式和强度、能源与资源用量、污染物排放特 性以及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条件来确定。
其工作内容通常包括六(分析项目) + 二 部分(建议和结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