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重庆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攀钢1220mm冷轧带钢车间工艺设计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07学生姓名陈胜学号2007440640指导教师阳辉年月日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始后2周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系主任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址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学生查阅资料的参考文献理工类不得少于10篇,其它不少于12篇(不包括辞典、手册)。

4.“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至少2000字,其余内容至少1000字。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课题目的及意义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全新的阶段,为了使我国的经济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冷轧产品有重要的作用。

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伴随着汽车、家电、建材、罐头盒及包装大量生产,而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不同种类的冷轧产品,因此,在以后很长的时间里,冷轧产品在国家经济建设与发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本次毕业设计课题主要是为实现高等院校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目标所必须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毕业设计强化我们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培养我们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的能力,一定的方案比较、论证的能力,一定的理论分析与设计运算能力,进一步提高应用计算机绘图的能力以及编写编制能力。

同时通过给轧钢厂车间设计,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使我们能比较熟练掌握车间设计的专项规划的编制过程。

通过认真查阅与本设计相关的文献资料,做好设计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分阶段按时完成设计中的各项任务,配合指导老师检查,随时修正错误,改进方法,完成本次课题设计任务,可以与同学探讨,但不能简单套用他人成果。

另外,本次毕业设计对培养我们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为今后工作做好理论储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2.1冷轧的特点冷轧是冷轧带钢生产中一个最重要的工序。

热轧带钢经过一定程度的冷轧变形获得了厚度很薄、尺寸精确、表面光洁和板形平直的冷硬状态带钢,在经过以后热处理和精整就能使带钢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或良好的电磁性能,从而使冷轧带钢在汽车、仪表、家用电气,食品罐头,轻工和建筑行业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由此,冷轧工序的工艺设备条件也就决定了冷轧带钢厂的规模和技术质量水平。

冷轧是指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的轧制变形。

一般指带钢不经过加热而在室温下直接进行的轧制加工。

冷轧生产可提供大量的高精度和性能优良的钢板和带材。

同热轧生产相比,冷轧加工温度低,它具有以下特点: (l)冷轧带钢产品尺寸精确,厚度均匀,带钢厚度差一般不超过0.01~0.03mm或更小,完全符合高精度公差的要求;(2)可获得热轧无法生产的极薄带材(最薄可达0.O0lmm);(3)冷轧产品表面质量优越,不存在热轧带钢经常出现的麻点、压入氧化铁皮等缺陷;并且可根据用户的需求,生产出不同表面粗糙度的带钢(光泽面或粗糙面等),以利于下道工序的加工;(4)冷轧带钢具有很好的机械性能和工艺性能(如较高的强度、较低的屈服极限、良好的深冲性能等);(5)可实现高速轧制和全连续轧制,具有很高的生产率。

2.2.除鳞技术2.2.1 酸洗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浅槽盐酸酸洗代替老式的硫酸酸洗机组。

主要原因为: ①盐酸比硫酸有更强的除鳞效果,盐酸酸洗机组前部不用破鳞装置,因而可以简化酸洗设备;②盐酸酸洗比硫酸酸洗更容易去除氧化铁皮,可以得到高质量的酸洗带钢;③浅槽酸洗槽进行排酸比较容易,如有断带发生,可以很快排出酸液,不易产生过酸洗;④盐酸再生系统回收效率高,可达99% ,大大地降低了酸的耗量,每生产1t 带钢仅耗酸3.5kg。

2.2.2 机械除鳞NID方法是日本石川岛播磨公司从1973年起着手研究的。

此法是将铁砂送入高压水流通过扁缝式喷嘴, 使铁砂流布满带钢的横向表面, 但此工艺有使喷嘴磨损严重, 且不易调整浆液浓度的缺点。

新日铁八幡厂一号酸洗机组改造使用NID法, 使酸洗速度由180m/min提高到250m/min。

用NID法取代酸槽及酸的回收系统,可以节约投资。

APO除鳞机组,APO为铁粒磨料除鳞的缩写。

原苏联与原西德共同开发研制出三套APO装置的连续式机组于1989年在切列波维茨车试车投产。

被除鳞的钢板厚度为1.6~4mm ,宽为900~1550mm。

除鳞的带钢运行速度为90 m/min, 年产量为50~60万t, 也可对6.5kg/mm2级的低合金钢进行除磷。

2.3轧机方面的技术2.3.1 HC 轧机自1980年以来,世界上约有80%以上轧机为新建或改建的HC冷轧机。

HC轧机的特点是可以使用平直工作辊;由于压下量的增大,相对地可以使用较厚的热轧料;可以缩小边部减薄的范围;板型控制能力大,可改善板形、产品平直度。

2.3.2 CVC(连续可变凸度)轧机CVC技术是德国SMS公司开发出来的。

CVC六辊轧机是在四辊轧机基础上开发出来的,中间辊为CVC轧辊,工作辊有立平稳定机构,特点是可用小直径工作辊、中间辊或支撑辊传动。

工作辊的水平稳定机构优化了轧制工艺条件,中间辊设正负弯辊。

这是一种能改善带钢平直度和横断面形状的技术,且易于应用,改造费用低CVC技术通过使用S型轧辊及轧辊轴向移动,使辊缝的形状与带钢的形状有效的配合,可以实现无级调节轧辊凸度,传统轧制需要准备几套不同凸度的轧辊。

而CVC轧制只需一种辊型曲线的轧辊。

CVC轧机与HC轧机相比不足之处是不能解决边部减薄问题,此外, HC轧机可用平辊,不需磨出凸度。

2.3.3 UPC(万能板形控制)轧机UPC技术是由德国MDS公司开发的,与CVC 技术基本相似,也是一种能改善带钢平直度和横断面形状的技术,且易于应用,改造费用低。

UPC技术通过使用雪茄形轧辊及轧辊轴向移动,使辊缝的形状与带钢的形状有效的配合,也可以实现无级调节轧辊凸度。

2.3.4 CR轧机CR 轧机属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轧机, 具有压下量大及板型控制能力强的特点。

如用于冷连轧第一架, 当轧制低碳钢时, 压下量可达60% , 也可以用于冷连轧末架, 使成品板形得到改善, 并能节约能耗。

2.4 退火工序的技术2.4.1 全氢罩式退火炉从20世纪70年代在欧洲出现并开始使用。

由于在740℃时氢的热传导系数为氮的6.5倍,氢的动力粘度只有氮的50 ,因此,在强对流型的罩式退火炉中采用纯氢作保护气体,可以提高钢卷加热和冷却速度40%~50%。

使用全氢罩式退火炉可得到优质表面的带钢,表面质量接近于连续退火可能达到的质量,总的能耗费用也减少30%。

因此,在老厂改造时, 特别是炼钢、热轧等工艺条件没有重大改变的情况下, 在国外大部分选用全氢退火炉。

2.4.2 连续退火机组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出现带有快速冷却系统的连续退火机组, 可以满足生产的连续化, 缩短生产周期, 提高产品质量, 减少劳动定额等诸因素的要求。

2.本课题的任务、重点内容、实现途径课题任务:1、查阅相关中外文文献,评述本课题目的及意义,提交开题报告1份;2、完成与课题相关的外文文献资料(不少于1万印刷字符)的翻译工作,原文(复印件)及中文翻译各1份;3、毕业设计1份,包括前言、目录、中英文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等。

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正文具体要求:1)车间投资分析包括建厂目的及意义、厂址选择、原料及产品的市场分析、技术经济分析与信贷投资分析等;2)车间工艺设计中应合理设计产品方案与生产方案、合理制定生产工艺流程、确定主/辅设备参数;3)重点对典型产品的工艺规程进行计算与校验,用A3坐标纸手工绘制典型产品的轧制节奏图、速度制度图与电机负荷图,根据主体设备能力对车间年产量进行核算;4)确定车间平面各设备位置关系,绘制车间平面布置图,车间平面布置图要求用A1纸CAD或手工绘制1张;5)合理编制车间技术经济指标与岗位人员安排;6)探讨车间用水与污水治理方案以满足环保要求。

课题内容:1、车间投资分析;2、年产量及产品方案设计;3、生产方案选择;4、生产工艺流程设计;5、主/辅设备选择;6、典型产品(0.85*1000, 08Al)工艺计算;7、车间年产量核算;8、车间平面布置方案与绘制;9、车间技术经济指标设计;10、车间生产岗位人员编制;11、车间用水与污水治理方案。

实现途径:对本课题“攀钢1220mm冷轧带钢车间工艺设计”进行系统的分析后,初步拟定出几种可行的设计方案,加以分析对比,选出一种节能环保、经济可靠的方案作为进一步设计的基础。

收集准备相关的资料,整理资料后,拟定出设计总体思路,最后通过系统论证及相关计算、绘图等,最后完成课题设计。

3.完成本课题所需工作条件(如工具书、计算机、实验、调研等)及解决办法[1] 傅作宝,冷轧薄钢板生产(第`2版)[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2] 李培禄编,冷轧带钢生产问答[M],冶金工业出版社,1996;[3] 张景进编,板带冷轧生产[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4] 敦鸿发编,冶金工程设计(第1册)设计基础[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5] 云正宽编,冶金工程设计(第2册)工艺设计[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6] 阳辉编,轧钢厂设计原理[M],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7] 柳谋渊,金属压力加工工艺学,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8] 齐克敏,金属塑性加工学,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9] 周家林,材料成型设备,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10] 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会冷轧板带学术委员会,中国冷轧板带大全,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11] 陈龙官主编,冷轧薄板钢酸洗工艺与设备[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12] 张树全主编,冷轧带钢生产[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另外,需查阅中文学术期刊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EI、Kluwer、等数据库近10年有关热轧带钢生产与实践方面的论文。

指导教师意见:(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对设计结果的预测,并明确是否可以开题)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系审查意见:系主任(签字)年月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