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林木遗传育种学试卷B卷

2013年林木遗传育种学试卷B卷

2006年林木遗传育种学试卷B 卷
一、名词解释(每对名词6分,共18分)
1.表型选择/遗传型选择 2. 双交/回交 3. 成熟效应/位置效应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错误的填×,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同一树种地理种源间的差异,主要是由于遗传漂移引起的。

()
2.林木育种资源的保护工作中,应该优先采用的保存方式是原境保存。

()
3.由于树木是多年生植物,人工集约化管理程度低,在引进外来树种时,只有当引种地和原产地生态条件大致相同时,引种才能成功。

()4.741杨是一个无性系优良品种,在无性系群体内再进行单株选择,可使其改良程度进一步提高。

()
5.优树选择属于遗传型选择,地理种源的选择属于表型选择。

()
6.无性系选择是遗传增益最大的一种选择方式。

()
7.影响选种效果的因素为性状遗传力、选择强度和选择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三个因素数值越大对遗传改良的效果就越好。

8.毛白杨×加杨与加杨×毛白杨的杂交亲合力相同。

9.用经过子代测定的优树材料嫁接建立的种子园属于1.5代种子园,而用其子代苗嫁接繁殖的种子园属第二代种子园。

()在种源-优树联合选择试验中,种源因素一般为巢式设计因素。

()
三、按照综合分类法,基因资源可以分为哪几类,个有何特点?(15分)
四、树木引种的主要步骤有哪些?为保证引种成功应采取哪些措施?(15分)
五、确定杂交组合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12分)
),各杂交组合苗高平均值如下表所示:(20分)
试问:1. 这是什么交配设计?
2. 父本、母本的一般配合力各为多少?
3. D×B、G×A 的特殊配合力各为多少?
1
2006年林木遗传育种学试卷B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对名词6分,共18分)
1.表型选择/遗传型选择
表型选择是根据一定的标准,从混杂的群体中按表现型淘汰一批低劣个体或挑选一批符合要求的个体,并对选出的个体混合采条、采种,混合繁殖。

遗传型选择(genotypic selection) 是指对入选的个体分别采种,单独繁殖,单独鉴定的选择,即谱系清楚的选择。

2.双交/回交
双交是用两个不同的单交种进行杂交,即(A×B)×(C×D)
回交是指单交得到的F1再与其亲本之一进行杂交。

(A×B)×A
3.成熟效应/位置效应
位置效应:植物在无性繁殖时,插穗或接穗在树木上所处的位置,会在繁殖后几年内对无性系植株产生非遗传性影响;
成熟效应:是指繁殖材料的生理衰老,随着母树年龄增加,衰老加深,无性繁殖能力逐步下降,植物生长也随之受到抑制。

二、判断题
1对 2错 3错 4错 5错 6对 7对 8错 9对 10对
三、按照综合分类法,基因资源可以分为哪几类,个有何特点?(15分)
(1)本地基因资源
在当地自然条件下,经长期培育和选择得到的优良树种、品种或类型。

(2)外地基因资源
指从国外或外地其它引入的树种、品种或类型。

(3)野生基因资源
自然界野生的,未经人们栽培的树种。

(4)人工创造的基因资源
通过杂交、诱变等方法获得的基因资源。

人工创造的资源,需要通过培育、选择、鉴定,才能在生产上应用。

四、树木引种的主要步骤有哪些?为保证引种成功应采取哪些措施?(15分)
1.引种步骤
1)引种计划的制定
2)材料收集
3)种苗检疫
4)苗期性状观察
5)引种栽培试验
6)档案资料的建立
2.措施
1)引种要结合选择
2)选择多种立地条件作试验
3) 配合引种进行杂交
当引种地区的生态条件不适于外来树种生长时,常通过杂交改变种性,增强对新地区的适应性。

4) 播种苗繁殖
一般认为,种子阶段发育最年轻,可塑性较大,容易适应新地区环境。

5) 农业技术措施
如通过深翻施肥,可提高肥力,改善土壤通气状况;南树北移时注意防寒越冬,生长后期一般不施肥,尽量少浇水,促使提早木质化,增强抗寒能力;通过遮荫防寒措施。

五、确定杂交组合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12分)
1、根据育种目标选择亲本
2、亲本应具有较多的优良性状,双方的优缺点应能够互相弥补
3、选用当地优良品种及选用生态类型差异较大的树种作亲本
4、根据亲本性状遗传传递能力大大小进行选配
六、某一杂交试验,共3个父本(A 、B 、C ),4个母本(D 、E 、F 、G ),各杂交组合苗高平均值如下表所示:(20分)
亲本Pi 的一般配合力:
亲本Pj 的一般配合力: 亲本Pij 的特殊配合力:
1. 这是侧交系交配设计
2. 父本的一般配合力为 A =1 B =1 C =-2
母本的一般配合力为 D =0 E =-1.3 F =3 G= -1.7
3. D ×B 的特殊配合力为 2
G ×A
的特殊配合力为 2.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