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选】浙江省杭州市19届高考物理

【精选】浙江省杭州市19届高考物理

浙江省杭州市2019届高考物理命题比赛试题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5.本卷计算中,重力加速度g均取10m/s2。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Ⅰ(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一组是( )[原创]A.磁通量、角速度 B.电场强度、速度变化量C.电流、平均速度 D.功率、加速度2. 纵观2018年苏炳添的亚运会之旅,预赛当中,以10秒27的成绩排名小组第一轻松晋级半决赛。

半决赛当中,再次展现强劲实力,以10秒16的成绩小组第一晋级决赛,总成绩苏炳添排名第二。

决赛中,苏炳添一马当先,凭借个人超强硬实力,9秒92夺得最终的冠军。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原创]A.研究苏炳添起跑动作时,不能将其看作质点B.三次成绩决赛最佳,平均速度最大C.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D.苏炳添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3.以下物理课本上的图例,没有用到控制变量法的实验是()[原创]A. B.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探究影响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C.D.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4. 各机型飞机都会根据自身载重和结构设计不同造型的起落架。

如图是某种飞机起落架的结构简图,①活塞杆②转动杆。

当轮子缓慢收起的时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原创]A .轮子受到的合力竖直向上B .活塞杆和转动杆对轮子的力竖直向上C .轮子受到的重力与活塞给轮子的力是相互作用力D .转动杆受力一定为05.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匀速运动,在传送带的右侧固定一弹性挡杆。

在t=0时刻,将工件轻轻放在传送带的左端,当工件运动到弹性挡杆所在的位置时与挡杆发生碰撞,已知碰撞时间极短,不计碰撞过程的能量损失。

则从工件开始运动到与挡杆第二次碰撞前的运动过程中,工件运动的v-t 图象下列可能正确的是( )[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 A . B .C .D .6.初中学生掷实心球时,大约对实心球做功多少( )[原创]A.2JB.20JC.200JD.2000J7. 把纸带上的点每隔5个时间间隔剪开,粘贴得到的直方图如图所示,求纸带的加速度大小( ) [原创]A .5 m/s2 B .4 m/s 2 C .2 m/s 2 D .1.6 m/s 28.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段计划由35颗卫星组成,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27颗中地球轨道卫星、3颗倾斜同步轨道卫星。

5颗静止轨道卫星定点位置为东经58.75°、80°、110.5°、140°、160°,中地球轨道卫星运行在3个轨道面上,轨道面之间为相隔120°均匀分布。

至2012年底北斗亚太区域导航正式开通时,已为正式系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了16颗卫星,其中14颗组网并提供服务,分别为5颗静止轨道卫星、5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均在倾角55°的轨道面上),4颗中地球轨道卫星(均在倾角55°的轨道面上)。

其中中轨卫星离地高度2.1万千米,静止轨道卫星和倾斜同步卫星离地高度均为3.6万千米。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原创] A.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静止轨道卫星线速度相同B.地球赤道上的人线速度比中轨道卫星线速度要大C.中轨道卫星的运行周期小于地球自转周期D.静止轨道卫星中地球轨道卫星的发射速度一定要超过7.9km/s,中地球轨道卫星的发射速度可以小于7.9km/s9. 在赤道附近水平放置一根长为1m的直导线,导线中通有恒定电流0.5A,地磁场在赤道的磁感应强度为0.2T,若不考虑地磁偏角的影响,那么地磁场对该导线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可能是 [改编自江西省吉安市2018学年高二上期末考试]A.,竖直向下 B.,水平向西C.0.10N,水平向西 D.0.10N,竖直向下10.机械键盘的工作原理图如图所示,在一次按键过程中,用恒力F向下按键,到刚好接通触点时,键帽开始弹起。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原创]A.此次按键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一直增大B.此次按键过程中键帽的机械能一直减小C.此次按键过程中键帽先超重后失重D.此次按键过程中键帽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11. 如图所示,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有一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在距水平面高h处的空间内存在一场源点电荷+Q,两电荷连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θ=30°,现给-q一水平初速度,使其恰好能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静电力常量为k,则()[改编自河南省安阳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A.点电荷-q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为B.点电荷-q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为C.点电荷-q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为D.点电荷-q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12. 如图所示为环形加速器,整个装置处在垂直于环面向外、大小可调节的匀强磁场中。

A、B为两块中间开有小孔的极板,每当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负电的粒子从B板小孔射入两板间时,两板间会加上电压U,使粒子在两板间得到加速,粒子离开两板间后,两板间的电压立即减小为零,粒子始终在环形区域中做半径不变的匀速圆周运动,两板间距离远小于环的半径R,不计粒子的重力,设粒子开始时在B板小孔附近由静止释放加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改编自湖北省恩施州2019届高三2月教学质量检测]A.粒子每加速一次速度的增量相同B.粒子可以一直不断地被加速下去C.粒子获得的最大动能与电压U无关D.粒子被加速n次后,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应为13. “无人机”是时下大人孩子都喜爱的一种遥控玩具。

现有一款“无人机”,充电器和电池标称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原创]A.该电池充满电需要2个小时的时间B.该电池充满电后可以续航13-30小时C.77.52Wh是该电池的电容量D.该电池的效率可以达到40%二、选择题Ⅱ(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4. 根据图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改编自嘉兴2018届高二期末考试]图甲图乙图丙图丁A.图甲所示的胸透是利用β射线照射人体进行透视的B.图乙所示的行李安检仪采用射线来透视安检物品C.图丙所示的照相机镜头上呈现的淡绿色是由光的偏振引起的D.图丁所示为利用光导纤维制成的内窥镜,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15. 某同学注意到手机摄像头附近有一个小孔,查阅手机说明后知道手机内部小孔位置处安装了降噪麦克风。

进一步翻阅技术资料得知:降噪麦克风通过降噪系统产生与外界噪音相位相反的声波,与噪音叠加从而实现降噪的效果。

如图是理想情况下的降噪过程,实线对应环境噪声,虚线对应降噪系统产生的等幅反相声波。

()[改编自嘉兴市2018届高三选考模拟考试]A.降噪过程实际上是声波发生了共振B.降噪过程不能消除通话时的所有背景杂音C.降噪声波与环境噪声的传播速度相等D.P点经过一个周期向右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16. 某原子的部分能级图如图所示,大量处于某激发态的该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发出三种波长的光如图所示,它们的波长分别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改编自天津市十二重点中学2017届高三毕业班联考]A.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b光的速度最大B.用同一套装置做双缝干涉实验,a光相邻亮纹的间距最大C.若c光照射某种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则b光照射该金属也有可能会发生光电效应D.三种光的波长关系为非选择题部分三、非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共55分)17.(5分) [原创](1)以下器材中,“探究功与速度关系”实验可以用到的是(2)除了上述器材,还必须要有的器材是(3)以下关系打点计时器的操作,说法错误的是()A.电磁打点计时器可以用4干电池作电源B.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纸带要放在墨粉纸盘下方,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则纸带要放在复写纸的上方。

C.释放小车之前要先接通打点计时器D.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释放18.(5分)为了研究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路中选用的小灯泡的额定值为“3.0V 0.28A”。

[改编自湖北省恩施州2019届高三2月教学质量检测](1) 该同学先用多用电表“Х1”倍率档粗略测量小灯泡电阻,如图所示,阻值为(2)根据设计的电路图,连接好乙图中的电路图。

(3) 该同学测出的U-I图线如图所示,当电压表示数如丙图时,读数为,此时电阻为,电功率为。

(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19.(9分)如图,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加速行驶,前挡风玻璃上距下沿s处有一片质量为m的树叶相对于玻璃不动,挡风玻璃可视为倾角为θ=45°,的斜面.当车速达到v0时,树叶刚要向上滑动,汽车立即改做匀速直线运动,树叶开始下滑,经过时间t滑到玻璃的下沿.树叶在运动中受到空气阻力,其大小F=kv(v为车速,k为常数),方向与车运动相反.若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1)树叶在玻璃表面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2)树叶与玻璃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3)汽车在匀加速运动阶段的加速度大小a.[来源:自重庆市高中2016级一诊试题]20.(12分)如图为一架简易的投石机示意图,该装置由一根一端开口长为的光滑硬质塑料管和固定于另一端的轻弹簧组成,并通过铰链固定于木架上。

不用时弹簧自由端恰与管口齐平;现在弹簧上端放置一质量为m的光滑小钢珠,当将管子向右转动到与竖直面成60°的位置时,弹簧长度变为(不计空气阻力)试分析:(1)若将管子缓慢转动到竖直位置,求小钢珠距离底部的距离;(2)已知弹簧的弹性势能;x为弹簧形变量,求上述过程中管壁对钢珠做的功W2。

(3)若快速向左拨动管子,钢珠恰好在管子竖直时从管口飞出,并刚好进入竖直放置的半圆形轨道上端,怡能沿轨道运动。

已知圆心与竖直管相距,求能实现此过程的半径范围。

[改编自江西省新余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试题]21.(4分)【加试题】(1)如图1甲所示为晓宇同学利用气垫导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利用弹射装置给滑块a一水平向右的速度,使其拖动纸带在气垫导轨上运动,经过一段时间滑块a 与静止的滑块b 发生相互作用,两滑块碰后粘合在一起共同在气垫导轨上运动,在整个过程中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