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做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

做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

,各位兄弟姐妹,还有两天,2008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已悄然将至。

这一年,我们经历过冲锋陷阵,经历过跌宕起伏,经历过失败,也经历过收获的喜悦。

这一年,我们垂直不仅完成了部门的考核任务和垂直的使命,也收获了一个富有战斗力的团队,并且这个团队不断有新人加入。

但是细细一看,我们的产品和团队都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我们一起去梳理,去总结,以便来年我们跑的更快,就像我们的组名()所赋予的那样。

2009,将是严酷的一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已渗透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人们甚至用“活着的人都没见过的经济危机”,“倾巢之下,安有完卵”来形容这次危机的严重程度。

公司和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度过这个难关,对于掉队的也会忍痛割爱。

因此,每次人都要有种强烈的危机感,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加强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弥补自己的短板,做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才有可能看到暴风雨后的彩虹。

平时与大家在非正式场合分享过很多做产品的技巧与要求,但依然在执行过程中还有问题,这里我把我做产品经理的经验和最近学习的知识再次梳理,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之后会跟大家一起讨论,请大家提意见,希望我们团队共同成长,提高垂直产品组的战斗力。

考虑到新人的加入,写了许多普及性的知识。

我把产品经理的素质要求分为三部分:专业能力、领导力和关系能力。

基本涵盖了我们要努力的三个方向,这三个方向也是互相关联的。

专业能力:1.市场分析与产品规划(布局阶段)1)市场调研:指研究市场以了解客户需求、竞争状况及市场前景,其最终目标是发现创新或改进产品的潜在机会。

市场调研的方式:♦试用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同类相关产品。

♦到艾瑞、、等专业网站,或者博客搜索等渠道,获得研究市场分析报告、文章或评价观点。

♦通过关系获取同行产品情报资讯。

♦与用户交流。

♦了解公司的平台资源,可争取到的各种投入资源。

目前我们所做的产品都不是新产品,市场上我们是后来者,前期的调研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突破点,了解市场的发展动态,用户的主要需求,我们可以突破的潜在机会,最终形成产品的战略。

很多时候,产品初期的市场调研只是开个头,更重要的是上线后的产品优化。

2)产品规划根据产品的市场竞争环境、用户需求分析以及自身资源,产品经理对产品进行定位,拟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产品的使用场景和流程,产品示意图,产品实施的路线图。

同时还要考虑到资源、性能指标等。

●抓住用户需求。

前面已讲过市场调研,如何抓住用户需求呢?通常是假设出用户在同类产品的各种需求场景,比如用户对图片的需求。

用户在什么场景下需要图片?可能是看美女养眼,可能是搜索某个明星的最新图片,可能是看动漫,可能是做找素材,可能是找表情等等。

用户如何能最快地找到?找到后是否可以最快地浏览大图?是否还想跟朋友分享自己的发现?等等。

最终我们把这些需求进行分门别类的梳理,确立我们的产品定位,理出我们要满足用户需求的功能,以及确定出核心功能或服务,并且把这个核心做到极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核心竞争力。

前面是满足一个全面整体的体验,后者是确立品牌和差异化优势的杀手锏。

资料:专注于1或2个产品利益=44%的成功率,3个或更多的产品利益=37%成功率。

所以要专注把核心功能和服务做好。

讲演:用户价值不会因为是统一了(大而全)而体现的,而是每一个单项是否能真正赢得用户的喜爱。

“简单”的核心在于,做好最核心的10个,放弃其它的90个。

比如图片是建设好一个庞大的整理好的图片库,并且可以个性化地推荐给用户;音乐将在推荐歌曲方面,搜吧在快速运营方面确立自己的优势。

邮箱有很多功能,但亮点的杀手锏就是大附件和文件中转,虽然不是天天用,但却是许多人选择它的重要理由。

●产品概念。

我们平时一思考就沉于产品具有的功能和特点,而容易忽略从用户的角度去打产品概念,即用户感受到的好处和利益。

这个好处满足或超出用户期望后,能帮助记得和再次使用我们的产品。

这样,从实用功能和心理预期上都满足用户。

垂直产品都是后来者,而的整体品牌又很弱小,所以各垂直产品必须自己更生,打自己的产品概念,在自己的用户圈里树立口碑。

大家试想一下,我们去超市选购洗发水时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呢?●产品规划与撰写。

产品规划相当于前期布局,意味着后期的一段时间都会按这个方向和节奏去走,所以一定要斟酌和慎重。

规划切忌大而空,最终要落地执行,要可以分解成具体可执行的计划。

产品规划确定后,产品经理必须的一课是撰写和汇报讲演。

做好象在从各个角度讲一个故事,最终说明白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且要言之有物,有产品形式或数据做支撑。

大家也可以看部门领导写的一些,学习别人是如何把一个事情讲清楚的。

通常产品规划的套路是:问题引子→用户需求→(同行状态与分析)→确立我们的产品思路(从哪些方面解决问题)→产品形式图→可执行的时间计划→(资源需求)。

常规汇报的套路是:问题引子→确立的解决方案→结果表现(效果,形式,数据)→下一步的发展计划→(资源需求)。

现状分析:目前我们大家还需要在这一块加强,一是如何抓住产品的核心点,并把它做透,需要进一步做减法;二是提出分阶段的解决方案,一定要细化可执行,没有时间点的计划只是概念;三是制作与宣讲。

2.产品设计产品设计是对规划的落地实现,包括用户界面设计、功能交互与视觉表现,以及所有涉及到用户体验的部分。

产品经理要把自己模拟成能代表大多数的用户去设计产品功能和表现形式,是谓产品感觉,这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我们的产品设计中,要考虑三个因素:前端要有什么功能、交互和表现形式,以及引擎的基础体验。

●产品设计与用户体验前几天,正好在产品设计与用户体验方面做了详细的讲解,垂直组也进行了学习,这里提炼出一些要点:✓抓住产品的核心能力与速度,做到极致。

少即是多,把核心体验做透,形成竞争门槛,也形成用户记住产品、口碑传播的重要点(产品概念)。

✓注重口碑相传,并且在口碑中逐步补齐常规功能。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实施灰度上线体验,注重用户反馈,不断优化。

产品经理与项目经理双擎驱动。

✓抓住高端用户,考虑多种浏览器的兼容性。

在做好主要功能和核心功能的基础上,适当照顾高端用户的需求,通过意见领袖的声音,可以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

与意见领袖进行互动,可以持续地获得高质量的用户体验声音。

✓交互体验细致,视觉简洁清爽。

交互设计上,尽量减少交互的复杂性,越简单越好,’t ,符合用户的习惯和预期。

抓住主要矛盾,重点关注用户最常使用的交互点。

做适时的提醒,不强迫用户,注意用户在细节体验的心理预期。

学习前台和后台的技术知识,帮助设计时的判断和平衡;同时学习业界的优秀交互案例。

视觉设计上,要传播产品的理念;要大气整洁,中性化,少用图片;工具化设计,内容简单,有清晰的逻辑和操作。

各产品和各级页面有统一的规范,有方便修改的页头页脚等公共区域。

页面的视觉表现要有重点,传达出主要目的。

●引擎的基础体验产品给用户带来的价值除了前端功能的交互和视觉体验,还有引擎提供给用户信息的质量和使用体验,比如搜索结果的相关性、浏览或视听的质量、过滤等,不同产品的具体指标不同,他们直接影响着用户体验。

引擎指标也是产品经理驱动引擎后台开发人员的主要方式。

但如何拟定引擎基础体验的指标呢?从用户终端体验来看,如何能够最好地满足用户需求,从这个角度先罗列出指标点。

比如图片搜索,用户希望搜索到的结果是相关的,重复图片少,死链少,结果多,页面和缩略图显示速度快,浏览大图速度快,并且服务稳定。

然后再进一步细化,怎么样算相关性,比如图片内容相符,大图多,图片质量高,重复少,噪音少,人物图片的前几页面部特定多等。

拟出指标后,再跟引擎开发人员共同进行修正,确定具体的指标数值,以及每个阶段可以实现的预期。

●风险评估与预案产品设计时,产品经理与项目经理配合,要考虑到产品上线后,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

比如由于某种不可抗力的影响,造成局部地区的设备损坏,如何快速响应,让该地区的用户依然可以访问服务,是只读,还是部分业务也可写数据,需要根据业务的重要性评估好,并且设计好应急处理方案,不至于出现问题后焦头烂额。

对线上服务做好监控。

当服务出现异常后,可以自动报警,周知项目组相关人,可以立即采取措施恢复服务,把损失降到最低。

●版本设计产品经理在撰写需求时,要考虑到版本的大小和开发量的初步评估。

通常我们分长线版本、普通版本和紧急版本,以普通版本为主。

版本大小需要产品经理与项目经理共同商定。

长线版本是指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的开发,比如后台的优化,需要较长时间,属于重要且不紧急的事情,所以平时执行时,要考虑到长短版本结合。

普通版本一般是周为时间单位,一周1个或1.5个版本,平时的需求可以根据这个开发量来提需求。

紧急版本,是临时应急性的版本,一般是当天提需求,当天上线。

比如线上的重要错误,或上级领导要求马上改的地方等。

现状分析:1)我们曾经把很多精力放在功能建设上,产品经理沉于版本中,而对产品设计的交互和形式有所轻视,甚至能够感觉到硬伤。

今后将重视产品体验,并把它作为一种习惯。

2)跟引擎的关系需要加强。

首先是加强团队感,明确双方的目标一致;其次是拟定好指标,每个阶段目标分解,做好监控,不断优化和反馈出来。

3.执行实施(项目管理)执行实施反映的是我们的驱动力,项目计划能否按期完成,项目组或跨部门的合作方能否配合好我们的工作。

如果说产品规划是,产品设计和执行实施则是,保证把正确的事情执行好,实现它,这是产品经理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坚持小步快跑原则。

产品状态能否跑起来,是看我们能否高效率地进展和变化,不要指望一步一个坎,而是一步小半个坎,不断优化进步,一方面可以验证想法是否被用户接受,获得数据说明;另一方面降低决策风险。

用静态化展现来测试功能的受欢迎程度,切忌用很长时间开发,结果开发出来的功能并不受欢迎)。

比如搜吧要上相关贴功能,但是开发量大,可以尝试先人工用静态相关贴展现,待发现反馈好后,开发跟进,这样加快了执行效率,也降低了开发风险。

坚持灰度上线试验,对于有些看不准的功能,并不急于全部放开,而是灰度上线看用户反馈,以及数据反馈,若达到预期,再全量放开。

所以静态化展现和灰度上线试验是小步快跑的重要方式。

强力执行时间线管理。

每个月、每周都有详细的计划和执行的时间点,产品经理要表现很强的驱动力,组织各方按计划完成。

计划是作战时间表,不能随意。

如果,需要应变处理和向上及时汇报。

要事第一。

建议大家每天都看自己定的月计划和周计划,不至于丢失主线,陷入细节。

同时,每天早上列出一天中要做的工作,分出优先级,抓住重点,不把当天的任务留到明天。

抓住时间线,这是在纷繁芜杂的事务中,确保自己乘风破浪。

灵活应变,一切都是为了绩效。

对于项目管理流程,产品经理可以灵活处理,只要是为高效的执行服务,就可以去修改流程,Q3我们就优化流程减少了产品经理的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