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世界地理概况考点一 I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对应学生用书第197页)[识记一基础梳理](1) 填图:在上图方框中填写大洲、大洋的名称。
(2) 填表:对照上图,填写各大洲的界线。
大洲分界线亚洲与欧洲A 乌拉尔山、 海峡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北美洲与南美洲 B 巴拿马运河 非洲与亚洲 C 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 白令海峡 南美洲与南极洲德雷克海峡(1) 陆地地形的类型与特征地形 类舉平原离惊 — 建地 . ___山地r\丘陸晦拔 高度很低(2iioin taF )无一定 的标准较高(500m 顶下)地形 痔征 起伏很小 平坦T 碉 胞血坦荡 边绦陡峻 四周応 中间低 坡惓陵蝮 起伏较小 坡度和缓(2) 海底地形的类型与分布本节复习脉络: 1.世界海陆分布 乘半球 西半球仁L 1\—〒一r Li 一一一一一广一一L &减o3. 板块构造理论(1) 六大板块:A 南极洲板块,B 印度洋板块,C 美洲板块,D 非洲板块,E 太平洋板块, F 亚欧板块。
(2)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3)两大火山、地震带:地中海一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运用一考向通关]考向1区域空间定位2. 下图为25° N 〜32°N 之间某区域遥感影像。
完成下题。
总部位于江苏徐州 (约34° N,117° 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如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定单。
据此完成下题。
1.甲国位于()A. 欧洲C.北美洲D [甲国大部分处于60° W 70° W 0°〜10° N,说明该国位于南美洲北部,故选Do ]大陆坡水深不趙 过200米, 蕴藏肯卡 富讷石大陆架倆 外梅倾斜 的睫坡 尢祥底議 有猛结樓分布■&块的梢 亡边界 板块的生 耗边界利天然吒【导学号:92040137】D.南美洲图示地区有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贸易通道。
该通道便捷地连接了()A.北美东岸与西欧B.东亚与南亚C.北美东岸与西岸D.西欧与南亚D [图示区域拥有的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贸易通道是苏伊士运河,该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是印度洋进入大西洋的重要海上通道,该运河将大西洋与印度洋连接起来,大大缩短了东西方航程。
选项中,连接北美东岸与西欧的是大西洋,连接东亚与南亚的是马六甲海峡,连接北美东岸与西岸的是巴拿马运河,而连接西欧与南亚最便捷的海上通道要经过苏伊士运河,故本题的正确选项是D项。
][解题技巧]区域定位技巧(1)绝对定位(经纬网定位)经纬网是区域地理试题中重要的背景要素。
应该在脑中用重要的经纬线编织一个“数字化”的立体地球。
如选择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 W 160° E、120°E等经纬线,识记这些经纬线穿越的主要大洲、国家、地形区、河流、气候类型等,然后进行组合叠加,形成“脑图”。
要牢记各大洲东、西、南、北四个边缘大致的经纬度。
时盹"1&0"创"亚洲卅洲北美那南美洲眈删 大洋洲(2)相对定位利J 用地理事物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
如下图:(3)利用区域地理环境的典型特征定位 如海陆轮廓的形状、地形起伏特点、河流弯曲状态、湖泊的形状、城市、人文建筑等特征, 之后通过联想定位。
考向2区域自然特征3.浙江古代盛产青瓷,其中越窑生产的青瓷 (越瓷)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地区等。
古代越瓷贸易船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晴夜观星定向,一般出航半年在输出越瓷的贸易航程中,船上的人可能会在 ( )A .甲处夜观北极星定向大■試 1[祁•爭親龍馆中規 —篆恫士运柯 ——®t [群書血掘虑fittMK M 盘曲梅耳旅甲粉矗台耐嶋 d-—*"点牌内到达非洲。
F 图为越瓷外销西南航线示意图。
完成下题。
20°B.乙处借船右后方来风作动力C.丙处见到河水的暴涨D.丁处眺望到大片茂盛的草地B [甲处位于赤道附近,因为北极星与当地地面的夹角约是0度,所以看不到北极星,A选项错误;出发时是冬季,一路顺风顺水,到达乙处时,正好盛行东北季风,可以借右后方的东北风作为动力,B选项正确;到达丙处时,北半球还是冬半年,丙处河流夏半年水量较大,因而看不到河水暴涨现象,C选项错误;丁处位于索马里半岛附近,为热带荒漠景观,看不到草地,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完成4. D5. A [第4题,从图中的经纬度和国家及海域的名称可知,该区域位于西欧,该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该气候的形成是终年受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第5题,图中的岛链和该地区的北大西洋暖流的流向平行,故其形成和向北流动的北大西洋暖流有关。
]考点二|世界气温和降水(对应学生用书第199页)[识记一基础梳理]1 .气温(1)气温的时间变化规律最高气温出现时间最低气温出现时间差值变化差异日变化约14时日出前后日较差内陆地区日较差较大,沿海地区日较差较小—D选项错误。
]4〜5题。
4.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是(A.多火山地震C.高原山地为主5.影响岛链走向的主要因素是A.洋流流向)B.橄榄林广布D.西风影响明显( )B.板块运动D.火山喷发T河湖阿界年变化北半球7月北半球1月 年较差内陆地区年较差大,沿海 地区年较差小南半球1月南半球7_月(2等温线特征 气温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全球 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无论7月还是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 减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北半球等温线较曲折(如上图)。
1 月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 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 纬)凸出;7月正好相反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 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 比海洋热—海陆分布(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如上图)同一纬度,气温差别小海陆分布(海洋面积 广阔)同纬度 地带气温比同纬度低,等温线向低纬凸出高原、山地的气温较低, 平原的气温较也地形(地势咼低)气温比同纬度高,等温线向 高纬凸岀寒流经过气温降低:暖流经过气温升咼洋流7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是20° N 〜30°N 大陆上的沙漠地区;1月份,西伯利亚形成北半球的寒冷中心。
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上。
2.降水水滴增大到能下降到地面(影响因素 表现纬度因素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1)形成条件 有足够的凝结核ec)世界年平均气盅井布圉气温继续下降(3)降水的季节变化①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如全年多雨区、常年湿润区、全年少雨区。
②降水季节差异较大,如夏季多雨区、冬季多雨区。
(4)世界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图a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 C〜22 C范围示意图,图b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读图回答1〜2题。
图a图b1.世界1月平均气温10 C 〜-22 C 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 主要原因是()A .受寒、暖流共同影响B.受暖流影响C.受寒流影响D.受陆地影响2•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图b 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A .甲地B.乙地C.丙地D. 丁地1. C2. B [第1题,根据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可知,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都有寒流 经过,它们的降温减湿作用使得这些海域的南北温差减小, 从而使1月平均气温1022 C 的范围变宽。
第2题,根据图中的气温和降水量特征可知,图b 描述的是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结合图中各地的相对位置可知,甲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乙地属于热带草 原气候、丙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丁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读下图,回答3〜4题。
【导学号:92040138】3.图示区域从沿海向内陆,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
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导风是( )A .西北风 C.东北风 4. R 河段()A .流量季节变化大 C. 河流堆积作用强3. B4. A [第3题,根据图中的纬度判断,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大陆西岸,在 夏季,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并在地转 偏向力的影响下右偏成西南风,给沿岸地区带来丰富降水。
第 4题,R 河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干湿季明显,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
]考点三|世界居民和国家 (对应学生用书第 200页)[识记一基础梳理]1.世界的居民B.西南风 D.东南风B.春汛明显D.河谷横剖面呈槽型I 10 - 200 m 田 200 - 5D0m I | 500 - 1 0(X )in mi 000-2 000m 一河帝人口密度(毎平方T米人nffc)I I i(x>人以上mu 帕人匚I ioAia下(1)人口分布不均①人口稠密的四个地区:图中的a亚洲东部,b亚洲南部,c欧洲,d北美洲东部。
②人口稀疏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热带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极地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2)人种分布2(1)面积位于前六位的国家(2)人口数量:人口最多的是中国,其次是印度。
(3)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被称为人类大陆。
世界上共有四个人类大陆。
读世界人口分布的人类大陆图,回答1〜3题。
1 •图中未出现的人类大陆名称是()A.欧洲B.南亚C.东亚和东南亚D.北美东部2.D处只形成了一个孤岛而没有形成人类大陆的原因是()①D处深居内陆,环境承载力小,难以形成大面积人口稠密区②D处地处沿海,寒流强大,高温干燥,人烟稀少③D处利用高山冰川融水发展绿洲农业,形成人口稠密区④D 处高温多雨,环境承载力强,形成人口稠密的孤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有关图中A处人类大陆西部大洲人口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人口密度居各大洲之首②老龄化问题严重③城市化水平高,农村劳动力过剩④死亡率较高⑤城市化速度减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⑥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过渡型A.①④⑥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⑤⑥1 . D 2. B 3. C [第1题,结合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及图示可以分别判断出,A西部大洲为欧洲,B为南亚,C为东亚和东南亚,D为亚欧大陆内部。
故本图没有出现北美东部地区。
第2题,据图可知,D处地处亚欧大陆内部,降水较少,不适宜人类居住,环境承载力小;但在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的绿洲地区,水源条件较好,适宜人类居住,故只形成了一个孤岛。
第3题,据图可知,A处人类大陆西部大洲为欧洲,其老年人口所占比重比其他大洲要高,死亡率较高;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青壮年所占比重较低,劳动力不足,人口再生产类型为现代型。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