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帮扶措施
大学生通过就业帮扶措施,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切忌好高骛远。
下面是小编整理大学生就业帮扶措施的范文,欢迎阅读!
大学生就业帮扶措施篇一
敬爱的党组织:
今年暑假,学校实行了夏季小学期制度。
我利用这段时间进行了有价值的学习和实践。
我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在人民网、《国际商报》分别实习;二是参加学校的“大学生就业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并最终获得了中国传媒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一等奖;三是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参加国家人事部翻译专业资格(catti)三级口译培训。
这个暑假过得紧张而又充实,自己的思想认识也日趋提高。
暑假前,我送走了09级的师哥师姐们,她们的脸庞上流连着对校园的不舍,还有对未来的茫然与失措。
今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大学生们面临着“毕业就是失业”的危机。
“就业难”已经成为了普遍呼声。
师哥师姐们的毕业去向也是“几家欢乐几
家愁”。
窒息的就业压力、不同走向的毕业就业结果,启发的不仅仅是毕业生,同样也是我们这些在校学生。
那么作为在校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想结合自己的暑期实践,就这个问题写一篇思想汇报给党组织。
首先,必须夯实基础,学好专业知识。
作为在校大学生,我们应该认识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的关系。
理论知识是在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经历了无数次实践的检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把握好学习机会,认真系统地学习自己的专业课程,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拥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其他素质,为将来就业准备基础。
在《国际商报》实习期间我认识到,很多用人单位其实非常缺人,他们求贤若渴,他们缺少的是理论基础扎实、做事认真严谨的精英人才。
而现在很多的毕业生知识不够全面,专业不够精通,思想不够深刻,故造成了就业难的现状。
同时我们必须重视理论到实践的应用过程,在完成自己专业知识学习的前提下多利用空余时间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进行各种实践或者实习活动。
今年暑假的实习以及社会实践也使我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优劣势,对自己有了更加全面、清醒的认识,为自己确立一个正确的方向,从而在以后的学习中扬长避短,更好地深化与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
其次,必须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切忌好高骛远。
我在暑期“大学生就业现状调研”过程中,采访了北京惠灵智障人士服务机构的几名社工。
她们都是大学本科毕业,很多人不解为什么她们却要选择“社工”这样一个工资待遇差、社会地位低,同时还带有一定的风险的工作。
这恰恰反映了我们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就业。
“好工作”的标准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工资待遇、福利、社会地位、难易程度等等,还应该包括“它的社会价值、是否适合自己、能否满足当前的需要”等一系列因素。
或许“社工”这个职业被绝大多数人鄙视,但是在她们的心目中,服务他人,是自己最幸福的事情,最有价值的事情,有了这样的人生观、价值观,何乐而不为呢?我们要客观认识自己,不要好高骛远,不能妄自菲薄。
时代在变化,就业形势在变化,就业需求也在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大学生要积极培养自己的与时俱进和创新精神。
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条件,灵活应对利用客观条件。
大学生需要把自己当作一个农民、工人看待,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自己还是要从零开始。
要有敢于吃尽苦中苦的决心。
大学生就业帮扶措施篇二
敬爱的党支部:
不知不觉中,我已经是了,直接面对的就是就业,今年的就业压力其实也不小,最近学校有过好几个校园招聘会,参加招聘
会难免就会和上课发生冲突,而这个学期所有的课都是专业课,就这个问题,我在这里说说自己的看法。
第一,一定要保持一个平和心态。
算一算,每个大学生都已经苦读十多年,一些大学生对就业产生过高的期望,一是希望有高的薪水,二是希望有好的工作地。
其实,大学毕业生也是一个普通的人,如果在一个班里,都不是最优秀的,更别说走到外面去,那又怎么能把自己看得很高呢。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作为新一代大学生,我们要自觉改正不好的习惯,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还是从零开始,要吃苦耐劳,艰苦奋斗。
第二,要正确处理找工作和上课的关系。
就业不能太盲目,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所学专业来就业,这样才能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看清楚招聘单位招聘的要求是否有你所学的专业再去投简历,如果没有就不要去招聘现场投简历,因为既浪费时间又没有结果,还不如好好地上课学专业知识。
招聘单位首先看重的又是你扎实的专
业知识,当忙于找工作的时候绝对不能放松学习,要清楚认识到学业还没有成。
以上是我向党组织汇报的一些看法,希望给予批评和指导,恳请党组织加强对我的培养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