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改革要理性

教育改革要理性

教育改革要理性
中国教育问题的严重有目共睹,因此也无人否认教育应当改革,但目前的“教改”却出现某种“乱象”令人担忧。

教育是“百年
树人”之大计教改的“实验品”实际是千百万学生稍有不慎便会
影响一代人的“素质”和命运。

因此与其有关的改革应当理性思考、尽可能全面筹划要“谋定而后动”而不是“轻举妄动”。


然一些问题只有在改革的实践中才能暴露出来难以事先预料但现
在应引起关注的是不少“改革措施”明显脱离中国的现实引发的
问题本就显而易见。

由于没有或不愿正视这些问题这些措施实行
之后引发了种种“乱象”。

中国教育体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所有公立学校无论大、中、小学并不“独立”实际是各教育主管部门
领导下的一个行政单位。

在这种权力架构中实行扩大校方的招生
权力的改革一定会使“招生腐败”更加严重(不是说原体制就没
有腐败现象但原体制的制度原因使腐败相对不易范围较小)因为
校方实际很难顶住来自各方的压力。

不仅有对本校子弟、各种
“熟人”、上级领导无法摆脱的照顾而且还不能不考虑对税收、
工商、水电等“权力部门”的照顾。

此点在已取消考试入学的初
中招生中尤为明显许多好学校都有“照顾”方方面面权力部门的
专门名额。

随着大学招生权力的渐渐扩大这种现象在大学也日益
严重近日曝光的上海交大一份题为“机动指标讨论材料”的特招
生名单“因那么清晰地记录下了百余名考生背后的六十几位社会
的‘大人物’的‘影响力’——上至市长、部长下至干部病房主任而触动了无数人的神经。

”(李玮等:《上海交大的灰色论坛》《三联生活周刊》20__年第35期)各方对上海交大的批评、遣责当然是应该的仅此远远不够更应该分析其中原因何在百年名校上海交大何以至此?其实这只是“冰山”的一角每到招生时各校有关人员早已为来自各方的电话、“条子”所苦感到难以招架如果再扩大校方的招生权限其后果可想而知。

其实上海交大这方面并非最严重的进一步说以上海交大的地位之尊尚不得不照顾一些区干部、干部病房住院部主任之类而远无上海交大之“尊位”的那些大学面对的压力更大这方面情况更加严重。

因此在没有从体制上解决大学的定位问题、如何“非行政化”(能否或如何独立于行政部门)、管理方式问题(校园民主、教授治校、校长制、党委领导等)而扩大大学招生权是教育产生“乱象”的原因之一将严重冲击教育的“公正”原则使腐败更加严重。

废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是一些人主张的“教改”内容之一。

统一考试当然有不小的弊病但现在在这种高度集中、严格监管的情况下仍时有“泄题”丑闻发生如果考试权下放此类事必当更多。

现在甚至有人主张某些大学可以自己出题考试一旦如此其弊病必将更加严重理由如前所述。

而且中国的高等教育的资源分配基本实行计划体制统考而不统一录取分数线将这种资源的分配不公凸现出来暴露出高教资源分配中的“大城市中心”倾向。

如果取消统一考试人们将无从提出批评无法形成压力改变这种分配不公甚至会使教育
资源的分布偏差更大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教育更加发达而偏远地方更加落后教育的公平性受到严重损害。

近年人们对北京批评较多而对同样受到“过度照顾”的上海则批评较少盖因北京参加了全国高考而上海是自行命题。

鉴于此北京已决定在20__年自选出题考试。

废除统一考试如何测评这种资源分配是否公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