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评报告书编制要求汇总.docx

环评报告书编制要求汇总.docx

-/环评报告书编制要求一、章节设置及要求前言简要说明建设项目的特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

1、总则1.1 编制依据:包括建设项目应执行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及规划、相关导则及技术规范、有关技术文件和工作文件,以及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中引用的资料等。

1.2 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分现状评价因子和预测评价因子,环境质量标准、排放标准、其他标准及具体限值1.3 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重点:各专项评价工作等级,重点评价内容1.4 评价范围及环境敏感区:以图表形式说明评价范围和各环境要素的环境功能类别或级别,各环境要素环境敏感区和功能及其与建设项目的相对位置关系等1.5 相关规划及环境功能区划:附图列表说明建设项目所在城镇、区域或流域发展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或保护区规划等2、建设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环境质量、区域污染源(最新信息)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预测时段、预测内容、预测范围、预测方法及预测结果,根据环境质量标准或评价指标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5、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包括征地拆迁、移民安置、人文景观、人群健康、文物古迹、基础设施(如交通、水利、通讯)等方面的影响评价6、环境风险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识别、分析情况,给出环境风险评价后果、环境风险的可接受程度,从环境风险角度论证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提出具体可行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7、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明确建设项目拟采取的具体环境保护措施。

结合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论证建设项目拟采取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并按技术先进、适用、有效的原则,进行多方案比选,推荐最佳方案按工程实施不同时段,分别列出其环境保护投资额,并分析其合理性。

给出各项措施及投资估算一览表。

8、清洁生产分析和循环经济9、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根据国家和地方总量控制要求、区域总量控制的实际情况及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分析情况,提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提标建议和满足指标要求的环境保护措施。

10、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与效益分析结果,提出补偿措施与建议11、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情况,提出设计、施工期、运营期的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要求,包括环境管理制度、机构、人员、监测点位、监测时间、监测频次、监测因子等12、公众意见调查给出采取的调查方式、调查对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信息,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公众对环境保护的主要意见、公众意见的采纳情况等告知信息:建设项目概况、主要的环境影响、影响范围和程度、预计的环境风险和后果、拟采取的主要对策措施和效果等。

13、方案比选(厂址论证)建设项目的选址、选线和规模,应从是否与规划相协调、是否符合法规要求、是否满足环境功能区要求、是否影响环境敏感区或造成重大资源经济和社会文化损失等方面进行环境合理性论证。

14、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在概括全部评价工作的基础上,简洁、准确、客观地总结建设项目实施过程各阶段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与当地环境的关系,明确一般情况下和特定情况下的环境影响,规定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得出建设项目是否可行的结论。

一般应包括建设项目的建设概况、环境现状与主要环境问题、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论、建设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结论与建议等内容。

环境可行性结论应从与法规政策及相关规划一致性、清洁生产和污染物排放水平、环境保护措施可靠性和合理性、达标排放稳定性、公众参与接受性等方面分析得出。

附录和附件-/***有限公司年产 **** 新建 / 技改 / 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建设单位: *** 有限公司评价单位: ***年月-/证书项目负责人资质-/目录层次序号、标题名称、圆点省略号、页码附图1、地理位置图:项目位置、区域污染源(包括热电厂、污水厂、固废处置中心)、环境空气敏感目标、大气评价范围、风险评价范围、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点、风玫瑰图、比例尺2、水系概化图:项目位置、主要河流名称及水流方向、重要水工设施(闸、水文站等)、饮用水源取水口及各级保护区范围、水质监测断面、区域污水厂及其排口、风玫瑰图 /指北针、比例尺3、区域规划图:项目位置、功能分区范围、风玫瑰图、比例尺4、厂区平面布置图/分层布置图:主要构筑物名称、环保设施、排气筒位置及编号、消防水池、事故池、危废暂贮场、空桶区、污水排口、雨水排口、面源排放点、高噪声排放点、冷却塔、风玫瑰图、比例尺5、周围 500m 环境状况图:周围企业名称、居民/医院 /学校(户数、人数、床位数、最近距离)、空地规划的用地性质、噪声监测布点、风玫瑰图、比例尺、大气防护距离、卫防距6、开发区用地现状图:已建、在建、拟建项目,本项目位置、风玫瑰图、比例尺、区域基础设施(水、电、气、热、污水厂、固废处置 / 贮存场)7、区域供热管网图、区域污水收集管网图等附件1、经济部门立项文件:开展前期工作的函/备案通知书-/2、规划部门批文:开发区规划批文3、环保部门立项文件:建设项目申报表、申报表预审意见4、新增用地证明:土地证 /选址意见书 /购地合同、红线图、规划设计要点(房产项目)5、现有项目环评批复6、现有项目排污许可证 /总量核批表7、现有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批文8、区域环评 /后评价 /规划环评批复9、接管污水厂环评批复及验收批文10、供汽协议11、污水接管/委托处理协议12、危废处置协议及处置单位资质13、危废运输协议及运输单位资质(危废经营单位)14、副产/特殊物料销售协议15、环境现状监测质保单16、评审会会议纪要17、建设项目登记表-/前言简要说明建设项目的特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二、编制要求1、文字: Times New Romar、四号字、行距24;2、表格:表小四号字、加粗;表格内五号字、居中、行距16、行高 0.6;表格框两不封,上下 1.5 磅、内格 0.5 磅3、片:居中,名小四号字、加粗4、表号:表 3.1-1、表 3.1-2⋯⋯, 3.1-1、 3.1-2⋯⋯5、染物号:气: G1-1、 G1-2⋯⋯, G2-1、 G2-2⋯⋯水: W1-1、 W1-2⋯⋯,W2-1 、 W2-2⋯⋯液: L1-1、L1-2⋯⋯,L2-1、L2-2⋯⋯固: S1-1、 S1-2⋯⋯, S2-1、S2-2⋯⋯噪声: N1-1、 N1-2⋯⋯, N2-1、 N2-2⋯⋯公: G0-1、 G0-2⋯, W0-1、 W0-2⋯, L0-1、 L0-2⋯, S0-1、 S0-2⋯N0-1、 N0-2⋯6、特殊表工流程:流程主粗、、物料回用虚;加料点、及号(注明主要染物)、物料(包括回用物料)走向;溶回收(脱溶)一般至冷凝工序水平衡:水源、用水、治理施三段式布局;蒸汽、循水、回用水三种条表示;物料入水、反生成水、循/ 梯利用水都要体;用水量、排水量、回用量与相表格(公工程表、物料平衡表、水染源表)中的信息一致物料平衡 / 表:包括物料平衡 / 表、特殊元素( N、P、重金属、毒性物元素等)平衡 / 表、全厂溶平衡 / 表;物料按反步 / 主要工序列表(混合物料要有具体成),按各工序物料量;特殊元素按使用工序列出具体物料入元素量,至治理施,明确入气(按理施和排气筒列出有、无排放量)、水、固的量;溶平衡按品或工序列出具体入量,至(冷凝回收、)治理施,明确入气、水、固的量-/工艺流程与产污节点图图例及其绘图各部分的确定工艺流程主线工艺流程辅线Wi废水Gi废气Ni 噪声Si 固废生产设备流程生产原理流程字体:( 2 磅的实线,末端式样:选第 2个;末端大小:选第 6个)(0.75 磅的实线,末端式样:选第 2个;末端大小:选第 6个)(0.75 磅的实线,末端式样:选第 3个;末端大小:选第 1个)(0.75 磅的虚线,末端式样:选第 2个;末端大小:选第 3个)(0.75 磅的虚线,末端式样:选第 3个;末端大小:选第 1个)(0.75 磅的实线,末端式样:选第 6个;末端大小:选第 1个)(用长方形表示)(用椭圆形表示)标题仿宋 -GB231212号内容楷体 -GB231310号7、标准选取(1)选取顺序:行业优先综合,地方优先国家,国内优先国外(2)选取因子:质量因子包括现状监测因子、污染物源强因子(大气预测时占标率计算要用到质量标准);排放因子包括现有、改扩项目污染源强因子(3)标准制定:a环境质量标准依车间容许浓度计算(参见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第二章P26)lnCm=0.607 lnC生-3.166(无机化合物)lnCm=0.470 lnC生-3.595(有机化合物)lnCm=0.0426 lnC生 -0.28(脂肪族和芳香烃)lnCm=0.702 lnC生-1.933(氯烃类)b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附录 B 内插法、外推法;排气筒高度满足表列排放速率外,应高出周围 200m 半径范围内的建筑 5m 以上(《锅炉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排气筒高度除满足标准要求外,还应高出 200m 范围内最高最高建筑物 3m),否则排放速率严格 50%执行;新污源源排气筒低于 15m 时,外推法计算结果再严格 50%执行;等效排气筒(排放相同污染物、两排气筒间距离小于高度之和),执行排气筒等效高度对应的速率(因为综合排放标准制订前提是,假定一定范围内只有单根排气筒,当排放相同污染物有多根排气筒存在时,应考虑叠加效果)-/依《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3840-91)计算排放速率: Q=Cm*R*Ke计算,注意 Ke 取 0.5;R 是排放系数c 美国 EPA多介质环境目标值估算方法计算环境质量标准/ 排放标准 (参见农药导则附录 C)8、大气环境预测(1)等级确定用估算模式计算正常排放时有组织(按排气筒列表)、无组织地面最大浓度、占标率、最远影响范围,依导则判据确定等级。

在确定项目评价等级过程中,对于物理意义上分离的单个点源,不需要进行排气筒的等效,仍然按单个污染源的最高评价等级及最远影响范围判定项目的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但对于多个低矮源集中成片排放,且单个污染源估算的最大浓度占标率接近 10%的项目,建议参考导则 5.3.2.3.2 及 5.3.2.3.7 的相关规定,考虑提级或采用进一步预测模式考虑多源叠加后对区域及各敏感点的影响。

按导则5.3.2.3.5 规定:“对于以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等城市道路为主的新建、扩建项目,应考虑交通线源对道路两侧的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评价等级应不低于二级。

”根据相关规范定义:城市道路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具有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