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开道岔检查专题培训课件

单开道岔检查专题培训课件


警冲标顶面 高于轨枕顶 面300-350mm, 两红一白。 白边面向道 岔方向。
(十五) 标志及警冲标 检查:
标志的式样及尺寸应符合标准图的 规定,时刻保持线路标志整齐、清 晰、美观。 警冲标,设在两会合线路线间距离 为4 m的中间;线间距离不足4 m时, 设在两线路中心线最大间距的起点 处。在线路曲线部分所设道岔附近 的警冲标与线路中心线间的距离, 应按限界的加宽增加。
首先在前顺终点接头与尖轨尖中间用方尺任取一垂直 点,然后用钢卷尺量取两尖轨尖端到所取点距离,即 为尖轨的相错量,同理,用钢卷尺量取两尖基轨轨端 到所取点距离即为两尖基轨的相错量。直股辙叉后接 头相错量也使用同样方法量取(大于20毫米需要进行 调整)。
(五)检查动程、尖轨轮缘槽:
P43 -1/9道岔第一拉杆 处最小动程:直尖轨142mm, 曲尖轨为152㎜。
(二)检查轨距水平
道岔检查的17点:
用道尺按上图顺序检查道岔各部尺寸,如下表所示:
(三)支距检查:
(三)检查支 距:
检查支距 要注意 支距尺移动读数卡位应 该与钢轨点号在一直线 上,读数仔细,记录清 楚.记录时要先把原始 数据写上,再写误差值。 例: 144(+2)
201(-1)
(四)爬行量取方法:
(三)上道前执行防护三确认,确认防护设置好方可 上道检查。严禁脚踏轨面,轨距尺不能长时间放置在尖轨 部分,使用钢卷尺检查框架尺寸时注意不要联电。
(四)上道后,道尺调头检查道尺水平误差是否在正 负1mm范围内(可用石笔)。
三、道岔检查
(一)检查高低、轨 向:
目视高低和轨向(20—50米 外)检查人跨站线路一侧钢 轨上目测线路轨向,(再用 弦线测量线路轨向);俯身 于钢轨上看轨头下颚纵向水 平延长线上的凸凹,目测线 路高低。并在《道岔检查记 录本》上的“轨向、高低及 其他”栏内的对应位置作好 记录。
尖轨与基本轨,尖轨与滑床板应该经常保持密贴状态,误 差不得大于1mm。
(八)心轨轮缘槽检查:
心轨轮缘槽宽度:46mm,误差+3-1。 心轨轮缘槽深度:48mm。 辙叉咽喉宽68mm。
(九)护轨轮缘槽宽检查:
平直段42mm误差+3,-1;护轨开口段80-90mm; 间隔150mm宽68mm(缓冲段150-300mm)。
一、P43-1/9道岔概述
(一)道岔结构特点:
9型道岔全长:28.848m、前长:13.839m、后长: 15.009m、尖轨长度:6.25m。道岔轨距加宽15mm,轨距 按6‰递减、辙叉长:3.588m,尖轨跟两内股钢轨接头有 6mm水平堆高和4mm的轨距加宽。
(二)道岔各部分名称:
二、检查注意事项
(十六)外观检查
道床应保持饱满、均匀和整齐, 并应根据道床不洁程度有计划地 进行清筛,保持道床弹性和排水 良好,无杂草;应按规定保持密 实,防止轨枕空吊、道床翻浆。
道床顶面宽度无缝线路不得小于3.4m,碴肩堆高0.15m,坡 度正线不得小于1:1.75,站线不得小于1:1.5。
(十七)圈划
圈划按照规定执行,圈划时注意三角坑直线对直 线,曲线对曲线延长在18m范围内。
(十)失效轨枕鉴定
参照修规规定执行
(十一)连接零件检查
防爬器应与枕木靠贴,防爬销无松动,拉杆应紧靠一侧枕木且无 松动,轨撑无二道缝;接头螺栓、地脚螺栓、尖轨补强板螺栓、 基本轨穿心螺栓、护轨螺栓无松动缺少;道钉浮离不得超8%。
(十二)尖轨顶铁的检查:
使用塞尺检查,离缝不大于1mm,超过时需调整。
尖轨跟轮缘槽宽度 74mm ,尖轨非工作边与基 本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距离 65mm(允许误差-2,+不 限) 。
(六)框架量取:
框架尺寸在尖轨刨切终点 部分两基本轨工作边量取, 9#岔的框架尺寸为 1515mm,依据下式计算 而得:
S=(尖轨尖规矩+尖轨跟规矩)/2+轨头宽度
(七)尖轨密贴检查:
谢谢大家
(十三)钢轨接头检查:
接头错牙分左右错牙和高低错牙,正线、到发线不得大于 1mm,其他线不得大于2mm。
普通线路钢轨接头,应根据钢轨长度与钢轨温度பைடு நூலகம்留轨缝。 不得大于构造轨缝18 mm ,绝缘接头不得小于6mm,不得 有瞎缝。
(十四)钢轨检查
使用钢直尺量出伤损长度、 宽度、深度,伤损标准按修规 标准执行。
(一)(道下)检查工具备品是否齐全。(道尺、支 距尺,石笔,钢卷尺,直尺,索线,检查记录本,双色笔, 检查小锤,黄马褂,安全帽,手套)除道尺、支距尺和检 查小锤可分别使用,其他备品随身携带。
(二)看道尺和支距尺是否在合格期范围内(道尺有 效期范围3个月,支距尺有效期范围6个月)用钢卷尺检查 道尺轨距误差在±1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