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高职课堂教学的创新

浅谈高职课堂教学的创新

浅谈高职课堂教学的创新
发表时间:2009-03-25T15:52:17.373Z 来源:《教育探索与实践》2008年第12期供稿作者:李柏林[导读] 传统的课堂教学束缚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无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课堂教学束缚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无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得到创新.下面我将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育理念创新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第一线的技能性应用人才。

这样的人才,不仅要具有基本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过硬的、优于其他教育类型的专业技术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还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真正在基层第一线“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受欢迎”。

而要培养这样的学生,必须在正确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创新教育理念,把以培养学生能力,尤其是技术实践能力的教学观念落到实处。

二、教学方法创新
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就要敢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倡“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研究式”、“创新性”学习。

学习上要能举一反三,灵活应用,敢于质疑,勇于自创。

1.以学生为本
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关爱身边每一个学生。

教学过程是教师传递信息、学生接收信息的过程,同时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互动过程。

教师对学生的爱更多地应该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科内容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

2.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
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教会学生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及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从“学会”转向“会学”。

一个人只有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应把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潜能作为教学发展目标,把改变单一的讲授模式作为突破口,进行了课堂教学改革。

如果说,教学内容上应强调“用”,那么教学方法上就要讲究“活”。

⑴用“案例教学法”教学。

案例教学是教师组织学生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其优点是用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例,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四个步骤:布置课题、分析案例报告、课堂案例讨论、经验总结。

⑵用“引趣、激活、动情”的教学。

由于高职学生基础差,对深层次的课程感到力不从心,导致学习兴趣不大,失去进取心。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设问、启发、辩论等多种形式活跃课堂气氛。

我建议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①引趣法:富有趣味的东西,特别能引起学生的思维。

例如讲到醇的检验,可以联系到假酒事件,让他们自己动手检验假酒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另外一些生动有趣的实验往往能引起学生思考,力图去发现其中的奥妙。

②激活法:激化情绪,启发学生思维。

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的内容,结合生活实例提出有启发性、新颖有趣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情绪就会立即被激活,思维会很快进入最佳状态。

例如:学习酯化反应时,提出问题:厨师做鱼时常加入醋并加点酒,这样鱼的味道就变的香醇鲜美,为什么?学生听了这些问题后,情绪激昂,此时再引导他们去探求酯化反应的实质,介绍酯的性质,往往效果会更好。

③动情法:情感是学生认识活动的催化剂,以情感打动学生心灵,也可以引发学生思维。

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

教学的艺术性,首先是教师在教态上要给学生以亲切感和行为美,创造一个融洽的教学氛围,引起共鸣,使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活跃。

以上是我对课堂教学创新的一点粗浅认识,我深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去探索与实践,一定会把高职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使我们的学生走上社会就有自己用武之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