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和乳母的营养与膳食
(三)哺乳期的营养需求
乳母营养需要的特点是要能保证乳汁的正常分泌并维
持乳汁质量的恒定。 1.能量需要量增加 满足泌乳所消耗的能量和提供乳汁本身的能量。 人乳能量含量:670~770kcal/L,
约5%的能量来自蛋白质,38%来自乳糖,超过50%来自乳脂
。
2.保证足够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
最影响乳汁分泌的数量和质量。
尿钙排出量减少
4.消化系统
平滑肌松弛,肠蠕动减少,消化液分泌降低 (孕酮作用的结果),恶心、消化不良和便秘
对钙、铁、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素的吸收率增加 (雌激素与钙吸收率增加有正相关)
5.体重
孕期平均增重约12kg
其中:胎儿约3.4kg 胎盘及羊水约1.5kg 子宫和乳房增加约1.4kg 血液1.2kg,细胞外液增加1.5kg 脂肪组织增加约3kg
2100 kcal +5g 800gRE 5 g 14 mg 1.5 mg 1.7 mg 15 mg 1.9 mg 600 g 2.6 g 100 mg 800 mg 20 mg 11.5 mg 200 g
+200 kcal +15g 900gRE 10 g 14 mg 1.5 mg 1.7 mg 15 mg 1.9 mg 600 g 2.6 g 130 mg 1000 mg 25 mg 16.5 mg 200 g
3.母乳喂养的好处
1)母乳的营养成份最适合婴儿的需要; 2)含抗感染因子; 3)不易过敏; 4)经济、方便、卫生; 5)促进产后恢复、增进母婴交流。
(二)哺乳对母体健康的影响
1.近期影响 减少产后子宫出血的危险性,促进子宫恢复 避免发生乳房肿胀和乳腺炎 延长恢复排卵的时间间隔 2.远期影响 哺乳与肥胖的关系 哺乳与骨质疏松的关系 哺乳与乳腺癌的关系
汁中丢失的铁总量约为0.3~0.4mg
2)膳食中铁的吸收率:10%左右,从膳食中额外增加量应在 4mg以上。
3)DRIs:一般妇女20mg,乳母增至25mg。
6.水分
乳母每天摄入的水量与乳汁分泌量有密切关系 水分不足,乳汁分泌量减少;乳母每日摄入的水应该比一 般成年人多1L
孕期体重增长的适宜范围
2.充足的蛋白质
增加蛋白质供给的用途: 1)胎儿组织增长,大脑发育。 2)孕妇子宫、胎盘、乳房增长需要。 3)为补偿分娩消耗及产后失血所需。 4)贮存蛋白质刺激乳腺分泌,增加产后乳汁的分泌量。 整个孕期需要储留900g蛋白质,均需从妊娠期间不断从食 物中获得。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孕妇蛋白质推荐摄入量为孕早、中、晚 三期分别增加5g、15g、20g。妊娠期膳食中优质蛋白质至少占 蛋白质总量的1/3以上。
碘
孕妇碘需要量增加,缺乏易发生甲状腺肿大,影响胎儿发育 智力发育障碍,生长迟缓,神经及运动系统异常,常伴有聋 或聋哑,“呆小症”。 严重甲状腺功能低下者可导致黏液性水肿。
碘推荐摄入量(RNI):孕妇:增加50ug/d,为200ug/d。
维生素
孕妇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 母体的维生素可通过胎盘进入胎体, 母体的脂溶性维生素可储存在肝内,需要时可从肝释放出 来供给胎儿。 但母体摄入过量脂溶性维生素,也可导致胎儿中毒。 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不能储存,必须及时供给。另外,各 种维生素之间要注意保持平衡。
第一节 孕妇和乳母的营养与 膳食
第一节 孕妇和乳母的营养与膳食
一、孕妇
主要内容
(一)妊娠期的生理特点 (二)妊娠期的营养需要 (三)妊娠期营养对母体和胎儿的影响 (四)妊娠期的合理膳食原则
(一)妊娠期的生理特点
1.内分泌系统
人绒毛膜生长素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孕酮
雌激素
0
10
20
30
40 (周)
2.血液
②母体血钙浓度与婴儿出生体重正相关。 ③母体早期缺钙易发生高危妊娠及胎儿畸形。 孕中期胎儿仅含1g钙,至后期约增加到20g左右,在此期 间胎儿每日要积聚近300mg的钙,而孕妇本身在孕期最后5个
月也要每日存贮钙约200mg以备分娩后泌乳需要。
钙
怀孕妇女比一般妇女每日要多摄入500mg钙。
由于中国居民膳食中钙普遍不足,母体平时储存钙不多,故妊娠
60 50 40 30
(% )
血浆容量 血液容量
红细胞质量
20 10 0
0 10 20 30 40
红细胞比容
-10 -20
孕周
正常孕妇血浆某些营养素水平的变化(非孕水平为100%)
3.肾脏
肾功能出现明显的生理性调节
尿中葡萄糖(10倍)、叶酸(2倍)、其它水溶性维生素、
氨基酸排出量(2g/d)增加
2.妊娠中期(13~28周)
胎儿和母体变化明显。 胎儿各器官系统迅速增长发育, 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显著增加。 母体各器官系统也随之发生巨大的适应性变化:子宫逐 渐增大,宫腔随之扩张。 孕妇在妊娠中期对各种营养素需求量明显增加,表现为 食欲改善,饮食量增加。
妊娠中期膳食要点
补充充足的能量 注意铁的补充 保证充足的鱼、禽、瘦肉和奶的供给
二、乳母
(一)哺乳期的生理特点
泌乳生理 1.乳汁分泌主要受三个因素影响
(1) (2) 内分泌因素 营养状况
(3)
情绪状态
2.乳汁分泌量
产后第二天约分泌100ml, 第二周增加到500ml左右, 正常乳汁分泌量约为750~850ml。 泌乳量少是母亲营养不良的一个指征, 根据婴儿体重增长率作为奶量是否足够的指标。
3.脂类
需要脂肪贮备,来满足胎儿生长发育和母体自身需要。 胎儿脑及神经系统发育需要一定量的n-3和n-6多不饱和脂肪 酸,对婴幼儿视觉功能和大脑发育有重要作用。 脂肪可以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供给脂肪量过多,将使母体非生理性体重增加。
故:脂肪占总热量20%~30%。
4.矿物质 钙
①对于胎儿的骨骼和牙齿形成与发育至关重要。
少。
妊娠早期正处于胚胎组织的分化增殖和主要器官系统的 形成阶段,是胎儿发生、发育的最重要时期,任何不利因素
均可使胎儿发育不良或造成先天缺陷(畸形)。
早孕反应: 一般于妊娠12周以后逐渐消失。
妊娠早期膳食要点
选择促进食欲的食物 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 少食多餐 碳水化合物的补充 补充叶酸
人乳蛋白质平均含量为12g/L,850ml所含蛋白质量 =0.85Lx12g/L=10g膳食蛋白质转变为乳汁蛋白质的有效
率:70%,
故850ml乳汁需消耗膳食蛋白质/70%=14g。 乳母DRIs:+20g,达到85g/d,1/3以上为优质蛋白。
3.摄入足够的脂肪
脂类对婴儿脑的发育,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化尤其重要。 乳母摄入的脂肪量以占一日总能量的25%~27%为合适。 除每日烧菜的植物油外,可摄取适量动物性油脂。 乳母体重超重可适当降低脂肪的摄入量,占总能量的 20%~25%。
锌
从孕早期开始,胎儿锌的需要量就迅速增加 锌可使胎儿在宫内正常发育,使孕妇的代谢正常进行。 孕妇缺锌,胎儿核酸和蛋白质合成降低可导致胎儿发育不良、 体重减轻、畸形率增高(尤以神经管缺陷、性器官发育异常居 多)等,且易引起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智力低下。 RNI 孕早期11.5mg/d、孕中、后期16.5mg/d。
2. 对胎儿影响 (1)胎儿生长发育迟缓 (2)先天性畸形 (3)脑发育受损 (4)低出生体重(出生体重小于2500 g)
(5)巨大儿(出生体重大于4000 g )
(四)妊娠期的合理膳食原则
1.妊娠早期 怀孕的前3个月(1~12周)。
胚胎生长发育速度缓慢,胚盘及母体的有关组织增长变 化也不明显,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比妊娠中、后期相对要
妊娠晚期膳食特点
补充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
钙的需要量明显增加 保持适宜的体重增长
妊娠晚期的膳食构成
保证谷类、豆类、蔬菜、水果的摄入 鱼、禽、蛋、瘦肉合计每日250g 每周至少3次鱼类(其中至少1次海产鱼类) 每日1个鸡蛋 每周进食动物肝脏1次,动物血1次 每日饮奶至少250ml,同时补充钙300mg
3.妊娠晚期
(29~40周)
胎儿在妊娠7~9月时生长最快,胎儿体重的一半是在这 时期增加的,此时胎儿体内需贮存营养素最多。
如胎儿在妊娠6~8月便开始大量贮存钙,以满足迅速生 长的骨骼和牙齿的需要。 热量需要量每日与孕中期的相似 蛋白质在孕中期基础上再增加5g/日,尽可能使价值高的 动物蛋白占总蛋白质量的2/3为宜。 其他维生素也相应地增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钙的摄入量每天≥1200mg,也就是在孕中期基础上增加 200mg。
非孕妇女
孕早期
孕中期
孕晚期
能量(RNI) 蛋白质(RNI) VA(RNI) VD(RNI) VE(AI) VB1(RNI) VB2(RNI) 烟酸(RNI) VB6(AI) 叶酸(RNI) VB12(AI) VC(RNI) 钙(AI) 铁(AI) 锌(RNI) 碘(RNI)
2100kcal 65g(轻) 800gRE 5 g 14 mg 1.3 mg 1.2 mg 13 mg 1.2 mg 400 g 2.4 g 100 mg 800 mg 20 mg 11.5 mg 150 g
妊娠中期的膳食构成
谷类约350~450g 大豆制品50~100g 鱼、禽、蛋、瘦肉交替选用约150g 鸡蛋每日1个 蔬菜500g(其中绿叶菜300克) 水果150~200g 牛奶或酸奶250g 每周进食1次海产食品 — 补充碘、锌等微量元素 每周进食1次(约25g)鸡肝 — 补充维生素A和铁 每周进食1次鸡或鸭血 — 补充铁
4.钙
人乳钙含量较稳定,一般含340mg/L。
当膳食摄入钙不足时不会影响乳汁的分泌量,但可能消耗 母体的钙贮存。每日泌乳850ml,通过乳汁排出钙 340mg/Lx0.85L=300mg。 DRIs:1200mg。 最好食物来源: 牛奶和奶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