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底书(1)模板采用钢模板,基础施工时打入钢管作为支撑,钢管打入深度不少于50cm采用人工进行安装,安装前要将模板清理干净,涂刷脱模剂,详见下图。
(2)基础模板必须支拉牢固,防止变形及跑模,侧模斜撑的底部应加设垫木。
(3)沉降缝的设置沉降缝应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设置,设置间距为4~6米,沉降缝必须贯穿整个涵台断面(包括基础、台帽),缝宽2cm缝内采用油浸软木和沥青麻絮填塞,沉降缝设置与板方向平行,表面贴一层橡胶止水带。
当涵洞盖板为预制盖板时,涵洞沉降缝的设置应考虑板的宽度。
① 明涵沉降缝设置在路线中心线。
②暗涵涵台台身沉降缝沿涵长方向每隔4~6m设置一道,设置时应考虑行车道板的宽度。
直径5cn禰管基础模板加固图纸222.7 浇筑基础砼模板验收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由罐车运至施工现场后,直接放入准备好的溜槽进行浇筑。
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最长间隔不得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当平截面过大,不能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次层混凝土时,要分块进行浇注。
砼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器移动间距不超过其作用半径的 1.5倍(作业半径为振捣棒型号的8〜9倍),并插入下层5〜10cm振捣要均匀,不得漏振。
不得触碰钢筋、模板等。
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
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墙(台)身为素砼结构,要预埋连接石隼或钢筋。
石隼:厚度大于20cm长30cm埋深15cm钢筋:12mm以上的螺纹钢;距边部20cm,间距1m检查基础模板加固是否牢固,稳固后再浇注基础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迅速覆盖土工布洒水养生,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2.5Mpa时拆除模板, 继续保水养生。
养生期不得少于7天。
222.8台身模板安装1)台身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现场拼装,拼装时要保证相邻模板连接处严密,牢固可靠,拼缝中设置双面胶条,防止出现错台和漏浆现象。
安装模板时新模板在外旧模板在内。
模板采用內撑外拉的方式进行加固。
拉杆纵横间距为50cm详见下图。
2)在底板混凝土强度不低于7.5MPa时,开始安装台身模板。
3)立内模前先弹出墙体位置线,然后搭设钢管扣件支撑。
4)由人工配合吊车安装外侧模板。
5)在墙体位置线外6〜10cm处用电钻打孔,外模支立后,在孔内插入钢筋,模板与钢筋之间用木楔子调整,固定模板底部。
6)模板内设置内支撑,待砼浇筑至此位置时,拆除此支撑,紧固穿墙螺栓。
7)模板整体安装完成后,检查模板的牢固性和几何尺寸。
8)以墙(台)身模板上口在同一水平面上控制墙(台)顶部标高,或在模板上弹出混凝土浇筑线,严防墙(台)顶部标高不一。
9)模板安装完成后,浇筑砼,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合,罐车运至现场,吊车吊装通过串筒入模浇筑。
2.2.2.9台身混凝土浇筑1)模板检验合格后,开始混凝土的浇筑。
2)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拌和,罐车运输,运至现场后,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温度。
混凝土入模坍落度控制在70~90mn之间,入模温度不低于5C也不高于32C。
3)混凝土通过串筒下落。
在串筒出料口下面,混凝土堆积高度不宜超过1m4)混凝土分层浇筑,最长间隔不得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在倾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应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层。
5)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随时注意观察模板、支架等支撑情况,设专人检查,如有变形, 移位或沉陷立即校正并加固。
222.12 涵洞盖板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预制和现场浇筑两种方法,预制盖板在预制场集中预制;现浇盖板在涵洞墙身浇筑完成后,强度达到70鸠上时方可施工。
2.2.2.13 现浇盖板(1)现浇盖板模板支撑采用满堂支架,用顶托调节底模高度,顶托上安放方木,盖板底模置于方木上,支撑杆采用钢管,底部连接底托置于垫木上,钢管间距通过受力验算确定。
一般采用© 48*3.5mm扣件式钢管支架,钢管纵横间距一般为0.6 x 0.6m,步距0.9〜1.2m,对于墙身高于2.5m的还要加设剪刀撑。
(2)盖板底模模板采用钢模板或竹胶板,其上安放PVC板或地板革,缝隙间贴双面胶条或用原子灰封闭,防止漏浆。
(3)底模铺设完成后,现场技术员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表面平整度进行检查。
(4)安放橡胶板:安放时要严格控制与台帽的密贴性。
(5)安装盖板钢筋:盖板钢筋由两层钢筋网片和箍筋组成,先铺装下层钢筋网片,铺装时要事先安放高强度砼垫块或高强度塑料垫块,呈梅花形布置,按钢筋位置线先铺下层钢筋网的下行钢筋,使用制作好的卡具或在其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上行钢筋间距线,然后铺设下层钢筋网的上行钢筋,并可选几个关键的点位电焊固定,上、下行钢筋应接触紧密,以便定位绑扎;然后每隔1m放置1个钢筋撑脚,安装上层钢筋网片及箍筋。
(6)浇筑混凝土:盖板宽度超过2m时,应搭设浇注走廊供混凝土浇筑工人行走,工人不得直接踩踏盖板钢筋骨架或网片。
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合,罐车运至现场,吊车吊装入模,斜面分层浇筑,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振捣时应快插慢拔,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型号的7〜8倍),要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
(7)浇筑结束后,要进行二次收浆,并及时用钢刷进行拉毛,清除表面浮浆。
2.2.2.14 盖板的预制预制盖板可利用空心板梁台座,参照“梁板预制施工工法”。
2.2.2.15 预制盖板安装(1)测量人员事先检查预制板的几何尺寸并编号标识,检测台帽相关尺寸,在台帽上放出盖板安装位置线,施工员据此在室内进行预制板安装的纸上作业设计,对预制板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
(2)安装盖板前应注意台帽顶上按照图纸设计要求铺设相应厚度的橡胶板。
(3)安装时施工员应要求预制场按预制板安装作业设计图装运预制板至现场,指挥工人应先按放沉降缝两侧的盖板,然后依次安放,加强安装过程检查,严禁盖住沉降缝、随意弯折锚栓钢筋,发现的应及时调整、改正。
(4)专人指挥吊车起吊、盖板就位。
起吊时,盖板两端应平衡上升,横移同步。
(5)盖板安装注意事项①起、运、吊盖板前,应对钢丝绳及卡扣等所用机具全面检查,要确保施工安全,在安装过程中,要加强对安装设备的安全检查,使之始终处于完好状态。
②盖板纵向移动过程中,设专职起重工统一指挥,统一信号,不允许在吊臂下站人。
③盖板在台帽顶横移过程中,两端的移动速度要保持一致。
(6)明涵绞缝处理(预制安装板):将直径2-3cmPVC t用铁丝固定在明涵板底板缝间,检查是否漏浆,如有用双面胶带处理,用盖板砼同标号的砂浆灌实明涵盖板间绞缝的企口缝(1cm宽、8cm高的企口缝),待其强度达到70% (—般气温在10°以上,2天左右时间)以上后,安装绞缝钢筋,检查合格后,按设计要求浇注绞缝混凝土。
(7)暗涵盖板板间缝处理:将直径2-3cmPVC t用铁丝固定在暗涵板底板缝间,检查是否漏浆,如有用双面胶带处理,用盖板砼同标号的砂浆灌实盖板间缝隙,待其强度达到70%一般气温在10°以上,2天左右时间)以上后,用盖板砼同标号的砂浆在盖板顶板间缝处做圆弧状砂浆抹带,宽5-10cm,后2cm板与台帽背墙的2-4cm间隙用盖板同标号砼填塞密实。
抹带砂浆达到100%虽度,在暗涵顶填土前,抹带处及板与台帽背墙处用热沥青做好防水处理。
222.16 回填土施工(1)台背回填执行台背回填施工工法。
详见《台背回填技术交底》。
(2)暗涵顶填土施工。
①暗涵顶填土在填土厚度大于50cm前须用小型压路设备进行压实,分层厚度不大于15cm,,在填土厚度大于50cm后方可采用大型机械进行压实。
②采用小型手扶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时,填土厚度不应大于20cm=采用大型机械进行压实时,按照路堤填筑施工方法进行施工。
③路基填土高度大于50cm后方可通过重型机械和汽车。
涵台实测项目外观鉴定:(1) 涵台线条顺直,表面平整。
(2) 蜂窝、麻面面积不得超过该面面积的0.5 %,深度超过1cm者必须处理(3) 砌缝匀称,勾缝平顺,无开裂和脱落现象。
盖板制作实测项目外观鉴定:(1)混凝土表面平整,棱线顺直,无严重啃边、掉角。
(2)蜂窝、麻面面积不得超过该面面积的0.5 %,深度超过1cm者必须处理。
(3)混凝土表面出现非受力裂缝,裂缝宽度超过设计规定或设计未规定时超过0.15mm必须处理。
盖板安装实测项目外观鉴定:板的填缝应平整密实。
三、进度保证措施合理调动人力、物力、机械设备。
合理安排各工序、各工种,施工要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做到平行施工,流水作业。
四、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安全施工,路基施工各机械安全操作规程要在施工现场醒目的地方悬挂,施工布局合理、有序,施工场地采用围护措施,隔断和禁止非施工人员和车辆进入施工现场。
(2)操作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无安全帽者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施工人员,必须按规定佩带防护用品。
(3)施工中加强对施工机具、电器设备、安全设施的检查和维修,各种施工机械和电器设备均设置漏电保护用电安全。
(4)施工机械必须由考试合格并持有合格证的司机上岗。
严禁非司机开机,禁止酒后开机。
(5)起重用的机械设备,必须制定检修计划,在使用前必须认真查看有无故障,达到相关的标准后才能使用。
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6)生活区切实做好防洪、防火、防中毒等工作。
杜绝事故发生。
被交底人意见:严格按交底内容执行被交底人签字:欢迎您的光临,Word文档下载后可修改编辑.双击可删除页眉页脚•谢谢!让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学无止境.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