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综合治理工程施工安全措施1.工程概况()1云峰水利枢纽坐落于吉林省集安市境内鸭绿江界河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合资兴建、共同受益、中方管理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2云峰水利枢纽由大坝、引水系统、发电厂房和变电站等组成,主要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等综合效益。
根据地形和地址特征,采用了堤坝引水道混合开发方案。
大坝修建在河套之首,为混凝土宽缝重力坝,最大坝高113.75m,坝长828m由55个坝段组成。
厂房坐落在河套之尾,为引水式地面厂房。
3本工程共装设水轮发电机组4台,其中1、3号机组增容改造后单机容量为11.5万千瓦,为中方50Hz系统发电;2、4号机组单机容量为10万千瓦,为朝方60Hz系统发电,全厂总装机容量为43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15.23亿kW- h o4云峰水利枢纽工程于1959年9月破土动工,1965年9月9日第一台机组发电,1967年4月18日四台水轮发电机组全部投产发电。
5 全厂动力电缆分为20kV动力电缆、10kV动力电缆、1kV动力电缆。
20kV动力电缆主要用于发电机配电装置,10kV动力电缆主要用于厂用电和坝区供电,1kV动力电缆主要用于0.4kV厂用电系统和坝区配电系统。
6云峰发电厂动力电缆绝大部分为60年代初的产品,经过近五十年的运行, 电缆大多存在绝缘老化、外护层锈蚀破损等问题。
电缆在支架上摆放混乱,不同电压等级电缆同层敷设,交错穿插敷设。
7云峰发电厂控保、通信电缆经多年设备更新改造,一批又一批的老电缆被废掉,但大部分仍然留在电缆架上,电缆架上又敷设上新的电缆,不同电压等级、不同规格、不同用途的电缆在电缆架上交织在一起,并且和动力电缆存在混敷现象。
8云峰发电厂电缆支架均为由施工单位现场制作的组装式普通电缆支架,电缆弧形敷设在支架上。
新增敷设的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敷设在最上层的电缆支架上,造成动力、控保电缆同层敷设、上层电缆支架不堪重负。
2.安全施工措施1) 桥架部分;拆除施工安全措施:(1 )、所有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登高时系好安全带,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严禁穿拖鞋、非劳保鞋进入施工现场。
(2) 、焊接作业 (1)焊接作业面,尽量远离设备等,在焊接作业时,需要对设备外部进行绝缘、绝热、防电弧火花等措施,防止设 备外部收到损伤(3)、施工人员在进行焊接作业前必须检查焊机的性能,一旦发现焊机存在使用问题,应立刻切断电源,联系维修电工进行检修,不得 擅自使用,造成人员或物品的伤害(4)、施工人员在焊接时必须佩带好电焊手套、防护面罩等安全防护用品,防止电弧火花或强光对人身造成伤害、切割作业时,严禁周围有人员走动,防止被切割产生的火花灼伤、施工现场预留孔洞较多,施工时应特别注意孔洞的防护和标志牌,在未设置明显防护装置的临边、临洞处禁止进行施工作业。
(8) 、带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专用保护零件连接,做到一机一闸,所有现场用电设备必须设漏电保护开关。
电焊机严禁空载情况 下接线、拉线。
(9) )夜间施工必须有充足的照明,加班作业要增加防疲劳监督措施。
(10) 、加强成品、半成品保护工作,坚持谁施工谁负责谁保护的原则,重点部位派专人负责保护看管,防止损坏、被盗。
(11) 、使用人字梯必须坚固,距梯角 40〜60cm 处要设拉绳,防止劈开。
使用单梯 上端要绑牢,下端应有人扶持。
(12) 、在易燃易爆场所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工作票,采取防火措施,并做好监护。
(13) 、氧气瓶和乙炔瓶瓶盖、防震圈应齐全,并垂直固定放置,存放数量不超过《安规》规定。
(14) 、氧气瓶、乙炔瓶及其它易燃易爆物不得混装、混放,使用中的两个瓶距离不得小于8米,并与明火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15) 、电焊线要符合《安规》要求,严禁使用裸露电焊线,防止起(5) (6) 、人员在高空作业时必须配备安全带(11)、 禁止用管道、架构起吊或悬挂重物。
(⑵、 有栏杆, 在光滑的地面上搭设脚手架,必须铺设胶皮。
脚手架必须设 要有供工作人员使用的木梯或步道。
(13)、 揭开的盖板或打开的孔洞,必须设置围栏,并挂安全警示牌。
(14)、 平台、栏杆及楼梯扶手,严禁随意拆除。
确需拆除的,须向设备管理部门申请,经批准并采取可靠的防止摔跌的安全防护措施后,方可施工。
弧打断钢丝绳或损坏管材及零部件。
(16) 、施工现场要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易燃易爆物品要及时清理。
(17) 、焊接作业前要检查下方有无易燃物,并做好隔离措施,防止引起火灾。
2) 桥架部分;安装施工安全措施:(1) 、现场施工工作必须按照安规及工作票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办 理工作票,在禁火区域内进行动火作业时必须办理动火工作票。
(2) 、开工前工作许可人、工作负责人必须认真检查安全措施布置 无误,并按规定正确悬挂了安全标示牌后,方可开始施工工作。
(3) 、所有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安规培训并经安规考试合格,方可进入现场参加工作。
(4) 、在进行高空作业前,施工人员必须认真检查安全带是否检验合格、悬挂点牢固可靠。
施工前,所用的起吊设备必须检验合格,电气工器具必须由 校验部门出具校验报告给使用部门,所有工器具必须编号并附合格证。
(10)、一切设备起吊必须明确由一人指扌车,该指扌车人应由有起重经验的人员担任。
(5)、 任何人进入现场必须按规定正确佩带安全帽。
(6)、 施工用临时电源线一律使用胶皮电缆线,严禁使用花线或塑料线。
在特别潮湿或周围均为金属导体的地方工作时,行灯口电压不超过 12V,并加装漏电保护器。
(8)、 行灯变压器外壳应有良好的接地,并放在容器外面。
(9)、(15) 、电焊机要存放在固定地点,氧气瓶与乙炔瓶的存放、使用必须符合《安规》要求。
(16) 、电焊线要符合《安规》要求,严禁使用裸露电焊线,防止起弧打断钢丝绳或损坏管材及零部件。
(17) 、施工现场要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易燃易爆物品要及时清理。
(18) 、焊接作业前要检查下方有无易燃物,并做好隔离措施,防止引起火灾。
(19) 、在易燃易爆场所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工作票,采取防火措施,并做好监护。
(20) 、氧气瓶和乙炔瓶瓶盖、防震圈应齐全,并垂直固定放置,存放数量不超过《安规》规定。
(21) 、氧气瓶、乙炔瓶及其它易燃易爆物不得混装、混放,使用中的两个瓶距离不得小于8米,并与明火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电缆敷设;)应避免电缆遭受机械性外力、过热、腐蚀等危害。
2 )满足安全要求条件下,应保证电缆路径最短。
)应便于敷设、维护。
)宜避开将要挖掘施工的地方。
)充油电缆线路通过起伏地形时,应保证供油装置合理配置。
6)电缆在任何敷设方式及其全部路径条件的上下左右改变部位,均应满足电缆允许弯曲半径要求。
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应符合电缆绝缘及其构造特性要求。
对自容式铅包充油电缆,其允许弯曲半径可按电缆外径的20倍计算。
)应按电压等级由高至低的电力电缆、强电至弱电的控制和信号电缆、通讯电缆“由上而下”的顺序排列。
8)当水平通道中含有35kV以上高压电缆,或为满足引入柜盘的电缆符合允许弯曲半径要求时,宜按“由下而上”的顺序排列。
在同一工程中或电缆通道延伸于不同工程的情况,均应按相同的上下排列顺序配置。
9 )支架层数受通道空间限制时,35kV 及以下的相邻电压级电力电缆,可排列于同一层支架上,1kV 及以下电力电缆也可与强电控制和信号电缆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10)同一重要回路的工作与备用电缆实行耐火分隔时,应配置在不同层的支架上。
11)控制和信号电缆可紧靠或多层叠置。
⑵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同一回路可采取品字形(三叶形)配置外,对重要的同一回路多根电力电缆,不宜叠置。
13)除交流系统用单芯电缆情况外,电力电缆相互间宜有 1倍电缆外径的空隙。
14)交流系统用单芯电力电缆的相序配置及其相间距离,应同时满足电缆金属护层的正常感应电压不超过允许值,并宜保证按持续工作电流选择电缆截面小的原则确定。
未呈品字形配置的单芯电力电缆,有两回线及以上配置在同一通路时,应计入相互影响。
)使电缆支架形成电气通路,且计入其他并行电缆抑制因素的影响。
16 )对电缆隧道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实行钢筋网焊接连通。
17 )沿电缆线路适当附加并行的金属屏蔽线或罩盒等。
)明敷的电缆不宜平行敷设在热力管道的上部。
电缆与管道之间无隔板防护时的允许距离,除城市公共场所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执外,尚应符合表的规定。
500、250 其他管道平行150、100)与电力电缆并行敷设时相互间距, 在可能范围内宜远离;对电压高、电流大的电力电缆间距宜更远。
盒中。
15 18 19)电缆与管道之间无隔板防护时的允许距离( mm 电缆与管道之 间走向电力电缆控制和信号电缆热力管道平行 1000、500 交叉20 21 )敷设于配电装置内的控制和信号电缆,与耦合电容器或电容式电压 互感、避雷器或避雷针接地处的距离, 宜在可能范围内远离。
22)沿控制和信号电缆可平行敷设屏蔽线,也可将电缆敷设于钢制管或)在隧道、沟、浅槽、竖井、夹层等封闭式电缆通道中,不得布置热力管道,严禁有易燃气体或易燃液体的管道穿越。
24 )易燃气体比空气重时,电缆应埋地或在较高处架空敷设,且对非铠装电缆采取穿管或置于托盘、槽盒中等机械性保护。
)易燃气体比空气轻时,电缆应敷设在较低处的管、沟内,沟内非铠装电缆应埋砂。
)除架空绝缘型电缆外的非户外型电缆,户外使用时,宜采取罩、盖等遮阳措施。
35)在有行人通过的地坪、堤坝、桥面、地下商业设施的路面,以及通行的隧洞中,电缆不得敞露敷设于地坪或楼梯走道上。
36)在工厂的风道、建筑物的风道、煤矿里机械提升的除运输机通行的斜井通风巷道或木支架的竖井井筒中,严禁敷设敞露式电缆。
在爆炸性气体环境中,应敷设在同一路径的同一结构管、 沟或盒中。
电缆敷设路径地形等高差变化、伸缩节或迂回备用裕量。
终端或接头制作所需剥截电缆的预留段、电缆引至设备或装置所需的长度。
35kV 及以下电缆敷设度量时的附加长度,应符合本规范附 录G 的规定。
23 25 26)易燃气体比空气重时,电缆宜配置在管道上方。
27)易燃气体比空气轻时,电缆宜配置在管道下方。
28 )电缆及其管、沟穿过不同区域之间的墙、板孔洞处,应采用非燃性材料严密堵塞。
29)电缆线路中不应有接头;如采用接头时,必须具有防爆性。
30 )非电气人员经常活动场所的地坪以上 2m 内、地中引出的地坪以下0珈电缆区段。
31)可能有载重设备移经电缆上面的区段。
32 33)在支持电缆部位设置由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的衬垫。
34)使电缆敷设成波浪状且留有伸缩节。
37) 38) 除上述情况外,宜敷设在同一路径的同一构筑物中。
39)4035kV 及以上电缆蛇形敷设时的弯曲状影响增加量。